管理学读后感7篇(管理学:智慧管理的钥匙)
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个公文网站编辑,我深感阅读管理学相关书籍对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读后感的方式,我将和读者分享心得体会以及对于管理学的思考,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学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第1篇
一夜,确切的说是彻夜,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知道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小说,一夜看完有点走马观花之嫌。但是不论怎样不负责任的阅读方式都会给读者一个基本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对于我来说是很深很深的,所以我将这个印象写出来,同时写一下我的观感。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
我不想详细的叙述小说的内容,实际上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遥显然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都栩栩如生的人物我随口都能数出好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最好的辅助教材。
显然,我无法做小说评论,这当然是因为水平的原因。但是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曾经过的日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实际上笔者本人也不曾有过真正的了解和认知。如果要有这种水平的想法恐怕必须经历过农村生活。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这就是《许三关卖血记》。这些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我想,《平凡的世界》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了人的命运、家庭命运、社会命运维系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尊重规律,变革制度,建设和谐社会才是中国农村、中国希望所在!
第2篇
曾经,有这样一条沟,又脏又臭,蚊蝇成群;沟附近住的人过着这般生活,住在将要倒塌的房屋里,传染病在此肆虐,下雨天,臭水携着大尾巴蛆和一些尸体冲进屋中。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共产党没有先修达官贵人们的住处,而是先挖这条臭水沟,男女老少一心向党,轮番上阵,终于疏通了新沟,堵上了旧沟。
从此,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无可比拟的改善,日子蒸蒸日上。
不错,这正是老舍的著名话剧作品《龙须沟》,它生动再现了中国解放前的黑暗生活以及解放后的幸福生活,令人惊叹、欣喜。
许多低保户都得到了党和zf的关心和帮助,一些党员主动为他们送米面,捐钱财。
中华大地沐浴着共产党神圣的光辉,在党的阳光下正一天天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富足,更加强盛。
我很同情那个极为不幸,失足淹死在龙须沟里的小女孩——小妞,她若是有幸能看到当今国泰民安的状况,一定会感慨万千。
激动不已,这些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创造,现在的孩子恰是生活在好时代;每天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接受着免费的教育,在宽敞平整的操场上愉快地玩耍。
我们的住处也在改变,由漏雨的茅草屋,到灰砖的瓦房,再到混凝土的小平房,直至我们现在住的高楼大厦。
这些情景一定会使解放前的人们羡慕不已——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到了这个新时代,竟然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时代在变迁,物质生活也在逐步改变,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改变。
但是,党徽依旧闪耀,党旗仍然鲜艳,党员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奉献。
父辈人拥戴起的共产党,用烈士的躯干为我们铺垫了一条平坦的大路,他指引我们走向幸福、成功,而我们只需要怀揣着一颗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心,在党的阳光下健康地长。
第3篇
这本书不是我自己选的,是学校的任务。虽然如此,我还是很喜欢这篇文章的。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本书意在提示人们: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诚然,一个人有远大的崇高的理想,这是很好的。但是,光有“扫天下”的理想,而不去做许许多多切实细致的工作,那么,他的理想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由微而著的,按一般规律而言,一个不肯干“小事”者,很难设想他肯干“大事”,只有平时乐于干“小事”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陈蕃“不扫一室,要扫天下”的“壮志”只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我们绝不应再走前人的老路上去。鉴于此,我们切要引以为戒,应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从而实现我们的理想。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丰田公司第一次进军美国市场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自那以后,丰田潜下心来,研究和生产适合美国市场的轿车。一方面调查研究丰田公司在美国的代理商及顾客需要什么,以及他们无法得到成功的原因进行彻底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外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的业务活动,以便找到缺口,从而制定出更好的销售和服务战略,5年以后,丰田公司成功了。
显然丰田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善于从失利中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其次要永远向竞争对手学习,学习每一个先进的“细节”。
二、“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一个计划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设计,要在于执行”。这两句话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实施环节比计划更重要,计划再好,没有落实下去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三、“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而教育留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这三句话中得到启示:在学校里学的不是生搬硬套的管理模式,而是一种思考方法。人的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学校教育留给学生的就是:思维方法和良好的习惯。而这良好的习惯是指学校的规范教育。
做小事能使你成功,同样,做小事也能时刻敲响你的警钟。不要忽视了你自己的心态,更不要因为心态而使你成为失败者。同一件事情,抱有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细节做事的人结果却截然相反,心态的细节能左右你的一切,包括成败,要想改变世界就得改变我自己心态,细节左右你的一切,请牢记这句话吧!
我们是命运的主人,我们要主宰自己的心灵。让我们的心态变得积极而健康,摆脱不良心态的纠缠和束缚,挣脱心灵的枷锁,打开心窗,去迎接那美丽而迷人的人生风景吧!
第4篇
我细细品位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后,感触颇深。我深刻地领悟到了细节的重要性。此书里面有好多的实例告诉我们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只有重视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提倡“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的精神,教育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比别人多思索一点细节,比别人眼里“多做一点活”;否则,任何忽视细节的行为,就会有“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的惨痛教训。我作为一名老师,在读完这本书后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点肤浅的想法。作者所强调的注重细节的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一理念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使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呢?
从对老师自身的要求来看,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做,花大力气做,把小事做细、做全面、做到位,真正做到细致严谨。比如备课中的问题设计,问什么问题?怎样问?何时问?甚至问题的遣词造句都要进行慎重的考虑和选择,争取使每个问题都问得有价值,有针对性。其次,老师也要十分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第三,老师自身既要做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要教育好下一代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各自将来的事业。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的,小小的房间都不会整理,谈何去“整理”一个天下啊!那么,就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反观自身,有时工作一忙,东西就随手乱放,抽屉也是越堆越乱,一旦有急需就翻箱倒柜,一顿忙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如果说这些还都是关于教师自身成长的方面,那么对待学生的教育则是任重而道远。如果教师批作业缺乏认真严谨关注每个细节的态度,就可能忽略一些智慧的火花和一些微小的错误,时间一长,“一个个牛顿”可能从你的笔下滑过,一个个小错误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想,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表率。“教育无小事”,孩子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能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做一个教育生活中的有心人,不然会在不经意之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后,老师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教育管理学生。只有了解自己教育的对象,才能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注意一个细节——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了解他们各自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的工作决不能等同于工厂制造产品,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针对人的教育如果失败了,损失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这是我读了《细节决定失败》最大的感受,这也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把目光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目光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首先关注的应是身边小事,学生成长的环节就是由这些小事构成的,学生发展的任何事都要求教师用心对待,千万不可小视之。
从对学生的要求来看,我觉得老师也十分有必要将注重细节的理念传达给学生。作者在第四部分第二节中谈到,“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谈到日积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习惯,因为人的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所以我们应该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抓起,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注意细节,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因为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我认为,我们细心的工作决定的是教育的成败,学生的成败。相信只要我们每个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把自己该做的小事都做好,做细,做透,把细节处理好了,教育才能取得全局性的成功。我决定从细处着手,小事做起,把教育工作做细,做透,做到位,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
第5篇
近日拜读了汪中球先生写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感触颇多。内心深处牢牢记住了这样一句话:“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有很多人,也包括我在内,总是会厌倦现在的生活。在学校里,生活枯燥的就像三点一线“食堂、教室、寝室。”走出学校,踏上社会后,生活就变的两点一线了“家与单位”。每天都会被繁重的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来,这时就会觉得生活好累,心情更累。后来,在看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后,我才领悟到,为什么会觉得这么累呢?是因为我太忽略身边的事情了,而且每天也都在抱怨中度过,没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去接受外面的世界。
其实生活每一天都在精彩着,许多美妙的瞬间足够给予人类心灵的享受。对于一个有心人,对于一个善于发掘美并发扬美的人而言,生活时刻充满着意想之外的乐事。而由于我们人的疏忽大意,生活之中存在许多的细节,常常被我们所忽略。许多美妙的瞬间就这样逝去了,然后我们会感到生活之乏味,生活之淡薄。因为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笼子里,除非他自己禁锢自己,我们生活在一个偌大的社会里,如果希望生活变得多彩多姿,我们首先就要学会以微笑对待生活,以爱关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你去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同时也是是在享受快乐。生活中冒冒失失,不顾忌别人感受的人,往往是不受欢迎的,而细致入微的人是最受欢迎的,这一类人大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他们懂得去帮助人,去安慰人、鼓励人,他们不会让家人担心,他们懂得如何赢得朋友。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试着去做一个有心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吧!因为生活有它太多的细节需要我们去把握、去观察,既要发现生活中的美,予以发扬,也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丑陋,大胆屏弃,因为生活中的细节往往会衬托出很多的东西。譬如细致与耐心,温柔与善良,亦或文明与丑恶。生活是一部无字天书,需要我们去细心研读,用心去诠释他的含义。做一个有心人,需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细节往往是具体的。一样的事情,两个不同的人做来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纸屑,有的人随地乱扔,有的人却将它丢在垃圾箱内。例如,檫黑板,有的人会视而不见,只是静等老师的到来,有的人却能径直上前檫去上边的尘埃。不一样的举动折射出不一样的心境,有很多事可以要求我们不拘小节,但要更好地生活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有心者往往很坦诚,懂得如何去把握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懂得如何抓住情感的脉络去理性地看待世界。
同时,不仅生活中的细节需要我们去把握,而且工作中的细节也不能忽略。一个细节的忽略往往可以铸成人生大错,可以造成事业颠峰之危,而一个细节的讲究,可以让企业咸鱼翻身,可以在谈判中力挽狂澜于既倒。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所说的,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俗话说:幼儿教师是一份非常平凡的职业,那么我们该怎样把这份平凡的职业做的不平凡呢?那就需要我们做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换句话说就是该具有责任心、爱心、耐心三者于一体。
一、责任心,要对孩子、家长负责,因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早上的太阳,我们要让他在幼儿园健康、幸福、快乐的成长,成为今后的国之栋梁;同时也对自己负责,要清楚自己的工作本质、目的、任务是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的任务完成了没有,目的达到了没有?二、爱心。俗话说:“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群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孩子的父母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应该把一颗爱心奉献给他们。并尝试以一个母亲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因为母亲的眼光有关注,有欣赏,有爱,也有宽容。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关注和欣赏,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宽容。所以我的座右铭是:“爱孩子、尊重孩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对幼儿关心、体贴、信赖、严格,使他们感受到严中有爱,让他们健康地成长。三、耐心。幼儿对陌生环境有一种恐惧感。刚入园的孩子,成天哭着要妈妈、婆婆。记得刚开学时,很多幼儿是整天的哭,哭得眼圈都肿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应当有极好的耐性去安慰他们,迁就他们,使他们早日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和周围的小朋友们。
通过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后,不仅让我认为在工作中必须保持责任心、爱心、耐心三者于一体,以身作则带领幼儿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而且在生活中也要做个“有心人”,才会用心去发现、寻求生活中的新、磬、欣,才能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快乐,无心插柳只是现实的偶然,实现必然只能有心,让拥有阳光心情的朋友们都做一个“有心人”,让我们在这里都拥有一个新鲜的感觉和温馨的心情!用心去迎接明天的挑战。
第6篇
本书共有六个部分,第一篇,绪论,主要是讲管理和管理者及迄今为止的管理理论;第二篇,没有题目,因为主要讲现今环境下管理的一些影响要素,包括组织文化,全球化环境,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后四篇,按照管理过程论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顺序,分别讲解。每一篇后面都要插入一个创业单元,也按照职能顺序分析;每一章后面的习题部分都有一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这样一个思考单元。书里讲了很多理论,但让读者思考的东西更多,比如道德和责任的问题,就像小标签一样,时不时出现提醒你,电子商务也是,现在的新趋势嘛,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而创业单元,就像一步步手把手教你创业一样,循序渐进,这让我想起另一本书的名字,《从优秀到卓越》,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学到了点东西。书的结构安排合理,写的好不枯燥,让人有兴趣读下去。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案例,无论是对教的还是对学的,都是不完整的。
说到这里,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虽然扯的有些远,但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十分重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介绍书的结构?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材没有这么好的?为什么在很多领域,比如计算机还有这个管理学,经典的教材都是外国的?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文化的影响问题。
中国的管理学学术方面一直没什么成果,一来是因为天生的劣势,二来,最重要的是,一缺态度,二没方法。缺乏做学问的基本态度,据说有一个中国某大学的教授一年出了13本书,乐得不得了,觉得自己很行,可在外国呢,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个教授可能13年才出一本书,人家出的书里有多少价值是不言自明的吧。现在中国的社会整体都处在一种十分浮躁的心态下,有写枪手,计算机的书最好看外国原版的,翻译的有的说的根本不是人话,不如不看。国内的书都是互相抄,抄点字,截个图就出书了,没有半点自己经验的总结。
大学里也是如此,实在不应该。论文互相抄袭,而教材竟也是这样。某大学的管理学教材,以为还不错,是自己学校编的出版的,翻开看里面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照这本《管理学》扒下来的,当然话是讲的更本土一点,但实质内容没有什么差别,这样怎么教书育人啊!你可能水平差一点,但你能研究出什么就写多少,这样一个理论体系才能慢慢的构建起来。
中国现在确实没有管理实践很好的企业,但毕竟都在慢慢探索改进,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管理理论。中国企业的实践在不断的印证这些经典理论,但缺乏足够的论据,有太多说不清的东西。关系了,人情了,这些在中国社会远比法和理更好使。没有法制观念,这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影响,不是几本书几个人就能改变的,可这种文化及其严重的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学术领域就是没有使用定性定量研究的习惯,还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总是在读别人的书,学别人的经验,没有创新。
所以,结论就是——我们写不出这样的书来。很难看的一个答案,但事实就是如此,以上的话可能说的重了点,也夸张了点,但,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尤其是对于管理学这样一个实践性学科,没有态度没有方法,你研究什么啊?扯远了,打住不说了。
管理当然要从管理的定义和管理者讲起。这本书对管理的定义是:一个协调工作的活动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这个定义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第二,管理要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有人说管理过程的核心是领导而领导的核心是激励)。
第三,管理既要有效率又要有效果(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第四,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什么是组织和怎样实现目标就是决策及战略管理等)。
这个定义是高度概括和总结性的,包括了最重点的理论。但定义这个事嘛,很有意思,因为,尤其是管理学,全世界恐怕有不下100种不同的定义,西方也没有定论,所以,定义这种东西是不宜深究的,理解他真正要说的就可以了,因为每一个定义都有它的侧重点,罗宾斯强调的,或者说看重的,是上面说的第二点——别人,他强调组织,领导,激励的作用,强调协作,团队。这一部分是中国的企业最缺乏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团队意识,文化上还很喜欢窝里斗,正所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啊。还有一些概念,管理者,组织等等就不想抄写在这里了,没什么太大意思,因为这些概念都大同小异。
罗宾斯写的这本书,一是对前人概念的总结,其次就是他自己对这些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他很多自己的观点,这些我觉得有创建值得拿出来说说。
第7篇
?管人的真理》是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所撰写的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作品。
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是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世界顶极管理畅销书作者。他的书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册,在美国的100多所大学和世界数百所大学及许多企业中被广泛采用,读者遍及全球。除本书以外,罗宾斯博士的《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文版在中国管理学界教师、mba和企业管理者及公司白领中也是有口皆碑,且多年畅销不衰。
罗宾斯博士的实践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并非一般象牙塔中研究管理学的教授可以比拟。他曾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他先后在布拉斯加大学、协和大学、巴尔的摩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和圣迭戈大学任教,并在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中担任咨询顾问。
罗宾斯博士酷爱体育运动,自1993年以来,他曾4次获全美室内同龄组50米短跑冠军,并创造了360米和200米两项世界纪录。他被选为1993年和1994年度同龄组田径先生。
这样一位经历丰富的作者写出的这样一部著作,我在拜读后立即感觉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些真理,而且选用的都是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对工作实践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
从结构上讲,本书基本上是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阐述的,从招聘开始,到激励、领导能力、绩效管理、沟通方式等,一一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组织的过程、行为、意义进行了超越一般见解的论述。而且,本书还纠正了一些在在许多流行的管理书籍中未经证实的观点,以实践证据他们做了反驳。
我认为,本书的特点就是从行为而不是从管理理论上讨论人力资源管理,就像本书一开头汤姆斯g卡明斯(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主任、教授)所评论的那样,“管理实践和行为研究之间的鸿沟终于被跨越了”。
所以,我对本书的观点就是,本书更多的从实践操作层面对我的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和已经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教材的理论向配合,能在理论和实践双重范围发挥更好的作用。
就招聘而言,本书所介绍的是如何在实际面试中寻找到符合组织需求的合适人才。按照教材上的说法,主要是招聘的概念和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并介绍可能从外部获得人才信息的渠道,以及相关优缺点的比较,但并没有介绍面试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往往造成实践中收集到人才资料,却不知道如何通过面试这段短短的时间了解他除了技能以外的其他情况。而实际上就像本书真理1所说的那样“忘掉人格特质,行为才算数”,只有从面试人员以前的行为出发,才能考量他今后在新的组织里面可能会发生的行为,及对新组织的适应性。
此外,本书也对传统招聘理论做了验证。如传统招聘理论也提到面试时要做好“工作真实情况介绍(realisticjobpreview)”,应当向应聘人员介绍本组织不利的一面外,否则易使求职者产生过高的期望。本书就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详细举例说明,他列举了电信科技公司首席运营官特意说明加班很多的情况,从而保留下忠心耿耿、愿意做工作中任何事情的员工。而且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对我更有启发的是,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面试提问的方法,关键是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问题,避免引导性问题,并对应聘统一职位的人提出相同的问题,这样可以有一个公平的考量。而在现实工作中,面试有时往往有点随心所欲,面试人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应试人的第一印象等,提出不同的、不系统的问题,这样往往不能真正选择适合的人才。
有了合格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就足够了么?事实上远远不是这样,对员工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是人力资源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没有绩效考评和激励措施,员工就不可能高效工作,也不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绩效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中经常提到的,在本书中也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阐述。教材上对绩效和激励讲述,重点在于绩效考评的内容、指标体系、考核方法、结果运用等理论问题,本书则是对绩效考评与反馈的手段、其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说明。作者首先论证“为什么当今许多员工没有被激励起来”(真理12),对此提出了三个浅显的现象,关键还是员工对绩效考评的信任度,和员工报酬是否可以在绩效考评中得到切实反映。因此,作者提出,只有加强努力和绩效的关系、绩效与报酬的关系和报酬与实际想要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绩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作者还提出了他对员工满意度对提高员工绩效的看法,他推翻了传统观念上所认为的快乐的员工就有好的业绩的看法,反而从自己写作体验的角度提出提供员工工作效率、增加员工工作成就感才能提高员工绩效的观点。这也是一般教材所罕见的经验。
就我的实践而言,上述论述对调整绩效考核体系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意义。在一般的企业里,往往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阐述或者领导的要求,为考核而考核,甚至干脆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评,即使有也往往是走过场,并没有使用公开公平的标准对员工的努力程度进行表彰;即使有表彰,也不一定是员工内心所期望的。因此,真正要让绩效评估要起到实际效果,一是要制定统一考评标准,二是进行多级、跨级别考核,三是探究不同年龄、资历层次员工的不同需求,将考评结果与其需求向结合。如此可以较好的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此外,作者提出的真理17“专业工作者追求流畅的生活体验”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也为激励体制提出一个很好的设计方向。作者认为,管理者应将流畅看成一种激励专业员工的有效方式,因为工作本身有许多特性可以激发“流畅”的状态,工作可以带来挑战,让人精力集中,所以管理者可以把工作设计的更富有挑战性、创造性,让人全神贯注,员工能充分施展才能。
这条真理对我的另一个实践意义在于,将能帮助我更加理性、深入的对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我在实践中常常看到,员工并非仅仅以金钱就可以达到激励效果的,除了金钱、升职、精神奖励等激励手段外,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在工作环境中感到人际关系的友好也是挽留员工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身边经常有朋友表示不愿意离开现有单位,即使新单位的收入更高,他也不愿意去,重要原因就是现有工作富挑战性、从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以及与同时交往的愉悦。作者的上述论述从理论高度总结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也给我指出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道路。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以浅白的方式说明了“领导的真理”,而这是书本、教材上几乎不会提到的。一般教材上都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理论介绍,对领导的艺术是不会做正面阐述的;而领导能力在到达一定职位级别后,又是必须的。经常有例子,说是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工作的非常好,一旦提拔到领导岗位就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承担管理多人的职责、与下属、上级、平级之间的关系紧张等等。因此,领导能力是必须的。很多人认为,领导能力是天生的,我以前也经常由此想法,但拜读了本书后,我改变了这种观点。作者认为,领导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连一般人认为最难获得的“领导人格魅力”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就像真理31所描述的“魅力是可以学会的”,作者描绘出有魅力的气质与行为,并针对魅力行为设计培养方法与步骤。而一个有魅力的领导是能让下属心甘情愿追随的。
1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7篇
本文将分享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该方案包含了学前教育阶段的社会实践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规划...
查看剩余 85% 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7篇
2成长励志演讲稿7篇
“成长”是人生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历了无数失败与挫折的磨炼,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成长为精英...
查看剩余 76% 成长励志演讲稿7篇
3一周工作总结7篇
本周,我们的团队在公文撰写、编辑与审核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规范化的公文服务,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质...
查看剩余 87% 一周工作总结7篇
4广告公司实习报告7篇
这篇实习报告是某广告公司的实习生所撰写,主要记录了他在该公司的实习经历和所参与的项目。通过实习,他深入了解了广告行业的运...
查看剩余 77% 广告公司实习报告7篇
5商场营业员工作总结7篇
本文旨在总结商场营业员一年来的工作表现和经验,包括业务能力、服务态度、销售业绩等方面的评估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分享一些...
查看剩余 84% 商场营业员工作总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