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真学而教读书心得体会2篇(真学不止,为“读书”而教:教师心得体会)

本文将分享教师在阅读一本经典文学作品时的心得体会,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提升教学效果与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读书成为真正的学习过程。

教师为真学而教读书心得体会2篇

第1篇

冯卫东老师提出为“真学”而教,学生学习是怎样发生的,这一问题他切换到教的视角来看它,看教师如何促成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读了他提出的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收获颇多,整理如下:

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说,不了解儿童时代的成人是不能理解孩子的。冯卫东老师认为光了解还不够,还要尊重自己的“了解”,从此出发“想验”(想象性体验)儿童心理,才能在他们“山不过来”之时,自觉自愿的做到“我就过去”。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自己刚工作的时候,还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想的更多的是今天教学内容是什么,却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只是一味的给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提醒自己,不时的回到儿童时代,启用自己作为学生时的经验,以己“度”人。就像冯老师所说的适当稚化自我,才能立于智化儿童,有利于儿童的智化。

明天的事情今天做,这种现象会经常发生,尤其到了初三,上学期会为了赶进度,把下学期的内容提前到上学期来讲,为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可是,我经常会发现,赶着教的这一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很不好,还经常容易忘记。读到冯卫东老师的建议二——真学,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教学中我们往往追求高效的课堂,高效的活动,常常奔着数量、速度的目标使劲了,但是质量如何就没太在关注之中,才认识到自己只顾赶进度,而忽略了质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冯老师反对过快的教学,赶进度。质量优先的前提下,再讲究效率。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如果一味贪多求快,效率看似上去了,质量则往往朝下走。当质量与效率失衡,天平应向质量一方倾斜,不能只看到“高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多多未必善,过多则一定不善。“中国式课堂”普遍教的多,我也经常是认为多讲点更好,万一考到了,我还没提过,就是“我”的所以很多时候,会犯贪多求全的错误。冯卫东老师指出,“明师”教学,内容多少则要合宜、得体。多到什么范围,少到什么地步,不能一概而论,要考量多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恰当判断,进而有效预设,妥善实施。

正如冯老师所说:“教得过多,必然是出多入少,予多而得少,学多而化少,学多而终少,因多而致少;还会冲淡乃至湮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啊,教学若是如蜻蜓点水,学生不入心的学习也就没有知识的真正生成。因而,教学就更加需要艺术性和科学性,也更需要教师以少胜多地教。冯老师给我们的有力指导便是“少是浓缩的少,少是有力的少,少是“引人”的少,教师要学会做“减法”,教学也要努力让学生“精于道”,“精于道”者必能习少悟多,实现“聚划算”,教其实不是交给,而是引出,就像过去农村抽水泵灌溉,先往水泵里倒一桶水,是为了引出一川水。一桶水很少,一川水很多,理想的教学亦如此。”

为学而教,为真学而教,为真学而真教。我们一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二要放慢脚步,三要学会做减法,为学而教,这是教学行为的原点,是教学哲学的真义。回到这里,假教就将遁形,假学也将匿迹,质朴的教风和学风就会弥散开来,传导开去

教师为真学而教读书心得体会3篇

第2篇

读完冯卫东院长的《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思考很多:作为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从儿童的本身的角度去看待学习,教师要不时回到儿童时代,用那时的心与理来“度”孩子的内心感受、学习体验,不能以为自己懂的东西学生也该懂。做到回归“童我”,以己“度”人。

听、看得来的知识虽然来得快,但通过“做”、思考、感悟才会久远的影响、润泽孩子的心智成长和精神发育。重视教育质量才是真正的实效教育,重视教育质量也必然派生出真正的教育效率。

衡量教师教学的标准最主要的三标即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课堂评价标准。而学生的“获得”则指学生的增值,这个增值不仅仅指知识,还包括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增长,学习到的方法,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意义收获。

有“真学”理念的提出,必有“假学”情形的存在——带得走的错教有存在合理性吗?“多多”就能“益善”吗?碎问而闪存的能不是惰性知识吗?立竿见影能有续航力吗?行云流水能打开思维的通道吗?圆满真是一种教学功德吗?

这些问题我从来没有反问或检讨过自我,甚至成为许多人共同的追求:追求在最短时间里给学生最多知识,追求最高正确率,追求课堂零缺陷、零遗憾、零阻碍……冯老师带领我们回到教育原点,回到儿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和辨析多与少、好与坏、快与慢、流畅与阻碍、圆满与缺憾……

我们可以看到贯穿其间的一个执着信念:不剥夺儿童真实学习的权利,还儿童完整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在挑战中获得思维的发展,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而所谓立竿见影、行云流水的课堂,正背离了这样的初衷——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部分学生的学代替全体学生的学,以一种思维运作代替另一种思维运作,以外在的显学代替思维的潜学,以“机显”代替“人思”,以结果代替过程,以告诉代替体验,以示范代替试错……于是,儿童缺席了,真学离场了。

书的下篇提出九种“改课”举措:激发情意,充满想学的能量;培植自觉,共建会学的良方;引导倾听,凝聚静学的内力;发生经历,展开“让学”的旅程;改造问题,渐入深学的幽境;设置障碍,撩拨“强学”的欲望;用好错误,鼓舞敢学的信心;变组结构,放大活学的功效;卷入“玩—动”,走向乐学的胜地。涵盖了学习动机、教与学策略、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高视点地勾勒出“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愿景。

在这篇里,“挑战”“难度”“深度”“错误”等是“出镜率”较高的词,它们组成真学课堂的共同特征:课程规定要讲的不直接讲,学生已会的不重复讲,学生能自知的不抢先讲,学生力有不逮、无法独立发现或解决的不着急讲;让学生充分试错和暴露错误,适当地让他们碰壁、胶着、纠结和摸索;当有学生发现了自我的错误,只轻轻一点,又把临门一脚的机会还给学生,更多由他们自力破门。引导学生悟理明道,将有质量的时间更多花在长效的核心知识上

读到这里,你是否会联想起那则著名的寓言?好心人不忍心看着毛毛虫在蛹中苦苦挣扎,帮它破茧而出,结果这只早出的蝴蝶永远失去飞翔的力量。

所以,要“抵抗住告诉学生任何应该知道的东西的冲动”(澳大利亚课程专家约翰•特纳语),因为“泄露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这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一种罪恶”(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语)。至此,“真学”课堂的蓝图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它开放、多元,富于变化和启迪,充满挑战与成长,有时则是学生“批判思维的温床,质疑精神的沃土”。

为真学而教,说难也易,那就是要做到尊重学习:尊重儿童的学习愿望,并将其引领到核心价值、核心素养的方向;尊重儿童的学习能力,科学地干预和指导;尊重儿童的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

我们需要真学的理念,真正好的理念会转化成教育的动力,提升教育行为,但好的理念更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展示和表现出来,化思想为行动力!

★其他类似内容

1农业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2篇

农业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2篇

本文主要是一位农业技术员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经验与收获的总结。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吸取前人经验,并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

查看剩余 90% 农业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2篇

2会计实习心得体会4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4篇

会计实习是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环节。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会计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查看剩余 90%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4篇

3会计实习心得体会5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5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是本站一个旨在为刚入行的会计实习生或即将开始实习的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的专题文章。本篇文章将分享实习生...

查看剩余 86%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5篇

4酒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8篇

酒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8篇

本文主要围绕着酒店社会实践所带来的心得体会展开,探讨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感悟和收获。通过对酒店实践的实际观察、深入...

查看剩余 81% 酒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8篇

5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篇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篇

在假期里,许多人都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还能锻炼个人能力。在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

查看剩余 81%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