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教案9篇("精彩创新!二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份针对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教案。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案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计数和加减法等关键知识点,并通过趣味的活动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旨在帮助他们打下牢固的数学基础。

二年级数学教学教案9篇

第1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目标分析】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并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正确解决问题。

教师:老师要给同学们颁发奖品。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好多卡通橡皮。

(3)想一想:这里求一共多少块橡皮,就是求几个几相加呢?(5个4相加)

求几个几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说说每种文具的价钱,如:一盒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一个文具盒8元,一本日记本4元。

学生明确:要求买文具盒的总钱数,必须选取什么信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

(1)画一画: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文具盒标上8元,然后由每组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如:

(2)说一说:一个文具盒8元,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就是求几个几元呢?(3个8元)

(3)算一算:如果有学生列加法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解答,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4)练一练:如果想买5个这样的文具盒要多少钱呢?6个呢?7个呢?小组内算一算。

(6)小结方法:求买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来计算。

要求: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如:6本日记本多少元?

②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出求购买物品总钱数的方法:可以用物品的单价乘买的数量。

一套《童话故事》共有8本,每本7元。小亮买一套,要多少元?

学生列式前可以先画一画,再说一说是求几个几相加,然后独立解答。

小红和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一起到平安公园游玩,门票价钱:成人8元/人,儿童4元/人。门票一共要花多少钱?

引导学生挖掘隐含信息,同时理解成人8元/人,儿童4元/人的意思。

二年级数学教学教案10篇

第2篇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启发谈话、尝试指导法。

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车的情境图)

出示问题:玩碰碰车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几次?

太棒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创设玩滑梯这一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对解决问题的复习中来。)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与复习,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对本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重点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回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学生在整理中让旧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图画,并说出从图画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和问题?

让学生根据从题目中了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独立列算式解答出来。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钱,怎样求呢?使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再让学生列算式解答出来。

先跟据图画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学生明确:一位客人一个碗、两根筷子。

再引导学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学一组,可以分几组?要先知道什么?怎样解决呢?

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通过比较三种袜子每一双的价钱,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再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的机会。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来的知识,才能挖掘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初步归纳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铅笔3角钱一支,要买3支,给售货员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体育课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几人?

3.从家里到学校需要8分钟,每天上学共要走多少分钟?

4.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页,她还剩多少页没看?

(2)你有30元钱,你准备怎样买呢?应找回你多少钱?

6.冰激凌零售价每个7元,批发每箱6个,共30元。算一算按箱买每个比零售价便宜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最满意?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很多了知识,还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分享所学到的知识,老师真高兴呀!通过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有又学到了很多的,希望你们能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正确的评价他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通过复习,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些学生无处下手,比如126页的11题,学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给几个人?课本上这几道题不全面,课下还需要补充。

第3篇

(1)结合具体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场吗?你们跟爸爸妈妈到公园去玩过吗?你们参加过哪些娱乐活动?

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飞机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容易看出来,但班内还有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所以,任何问题都要从易到难。

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火车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师:我们以前学过加号、减号,这个左斜右斜的x就叫乘号。

提出要求:谁能把上面的几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谁来挑战?

师总结:“2”表示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4”表示相同加数的和。7个2相加可以写成2x7=14,也可以写成7x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

讨论:如果更多的2相加,例如8个、12个……又该怎么写呢?

师:同学们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数字叫什么名字吗?

把48页做一做独立完成,然会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更正。

c第一个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第二个乘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相同加数的和。如:2x7=14,7个2相加可以写成2x7=14,也可以写成7x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

第4篇

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长度单位及角的初步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情实际,本节课的复习主要是结合教材习题有序地进行。

1.复习长度单位知识时,首先结合习题引导学生复习长度单位,然后通过举例、示范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最后通过猜测、测量线段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对线段的含义的掌握和理解。

2.复习角的知识时,有效地利用教材呈现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情境图进行复习,使学生对角的含义、角的分类、画角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①课件出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较长的距离时,用()作单位。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一端,将铅笔紧靠尺子放置,看铅笔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对着刻度几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①课件出示: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

(估计第一条线段长3厘米,实际长4厘米;估计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实际长8厘米)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沿着尺子,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刻度几的地方)

(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第一个角是锐角,第二个角是直角,第三个角是钝角。生活中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同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课件出示:以下面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5篇

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的),会正确口算两位数中两位数。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老师:学校组织二年级学生去鸟岛。看,他们多高兴啊!(边说边展示主题图)

老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小组交流,并展示。

小组讨论:二年级有四个班,怎样坐船合适?请你帮忙设计出乘船方案。

老师:同学们正高兴地上船呢!现在上船的是二(1)班和二(2)班的学生,

大家想一想,二(1)班和二(2)班能坐下吗?请小组讨论一下。 老师:要想知道二(1)班、二(2)班能不能坐下,应该怎么想?怎样算?请各小组讨论并交流展示。。汇报

3、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计算,这四个班怎样搭配两条船就够了?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75= 37+24= 81+11=

2、买一个玩具汽车29元,买一个玩具熊35元,各买一个共需多少钱?

第6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6、想想算算,练习十三第5~8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连续退位减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进一步巩固用差加减数验算减法的方法。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笔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的地方。

生说一说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计算的。讲解完后学生集体说说计算过程。

4、提问: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指出:像这样从个位起,每一位上的数都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后再减的计算,叫做连续退位减。计算连续退位减,要按照笔算减法的法则,细心计算。还要特别注意,某一位上退了1,到这一位计算时不能忘记已经退了的1。

1、做想想算算第1题第2题,板演,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和验算过程。

2、做练习十三第7题,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然后改正。

指出:笔算减法,有时要连续退位,有时不要连续退位。计算时要注意退位一般要在前一位上记退位点,防止忘记已经退去的1,哪一位上计算不够减,就该从前一位退1。还要注意,够减时就不需要从前一位退1。

第7篇

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 75-36+24 25-20÷5 6×8-5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 (1)10-5+3= (2)7+(7-6)= 10-(5+3)= 7+7-6=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例3) 7×(7-5) (77-42)÷7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比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进行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1、76-(12+25)(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3.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独立完成,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书综合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3.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要求可以买几个笔袋,必须要求出剩下的钱。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学生也可引导他们直接求第二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与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第8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1、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9篇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上这节课,你们高兴吗?

首先老师想邀请大家到智力加油站为我们的大脑加加油。一起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吧。

看来同学们以前都学的很认真,老师希望这节课也能像以前一样认真。

(设计思考:通过对连加的复习,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同学们,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了森林里采集松果,准备过冬,它们采了很多的松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同学们,你知道有几堆松果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你知道每堆有几个吗?

师:请同学们帮小松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松果?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师:五个五个的数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五个五个的数一数吧。

师:第一排和第二排一共是10个松果,是2个5,怎样列算式呢?3排、4排、5排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小组赶紧动笔试一试吧。

★其他类似内容

1摇篮教案中班7篇

摇篮教案中班7篇

摇篮教案中班是一种针对0-2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理念,通过亲子互动、身体感觉和语言启蒙等方式,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本文将结合...

查看剩余 70% 摇篮教案中班7篇

2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3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3篇

本文汇总了多个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这些教案旨在为幼儿园大班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体验,锻...

查看剩余 8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3篇

3手指点画教案8篇

手指点画教案8篇

“手指点画教案”是一种适用于儿童学习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手指点画、模仿绘画、语言描述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习写字、数学等基...

查看剩余 76% 手指点画教案8篇

4玩得真开心教案2篇

玩得真开心教案2篇

本次教案以“玩得真开心”为主题,力图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查看剩余 89% 玩得真开心教案2篇

5摇篮教案中班8篇

摇篮教案中班8篇

《摇篮教案中班》是一本面向0-3岁儿童的亲子教育指南,旨在帮助父母早期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本书涵盖了情感...

查看剩余 74% 摇篮教案中班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