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8篇(文化遗产的珍真体悟)

本文以“关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为主题,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引导人们尊重传统、传承传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寄托。

关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8篇

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五千年总结下来的文化,个人的金钱欲望和享受的生活状态占据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传统的优良的东西,渐渐被大家觉得稀奇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有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儿行千里,母担忧,记得怀揣着入学通知书的离家时候,母亲很早在起床为我煮饺子,之后母亲流着泪和父亲把我送到车站,一直到现在每次离家的时候父母还以一样的为送行,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要嘱咐一句,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什么事情多想一想,我叩首,再道一声:“感恩的父母!”

在我们的人生中,处处都充满了抉择,从择食、择言、择业、择偶、择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要有判断力,要有智慧,而这些都归于我们是否学明白了,不能因为我们自己退却的心,消极的心,坏习气而打败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会有大得。通过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内容,用来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实现它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心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束了。杨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束了。在这学期的日子里,杨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这段中国传统文化的日子,让我们有点依依不舍,不愿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说再见。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杨老师的讲解下,讲的非常生动有趣。特别是杨老师的渊博知识、诲人不倦的态度,非凡的谈吐,征服了我们。向我们传授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习得了传统文化的精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全面介绍,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史学、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这和我所认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以前只是认为精神方面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现在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止表现在这方面,还包括更多的东西: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艺术、文学等等众多的东西。比如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饮食文化、衣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成就和特点,使《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设置更加有必要。它使我们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它有助于我们青年大学生认识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我们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具于以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和总要意义,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设置,应该让更多的院校专业设置,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在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下,在西方思想的泛滥下,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是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立于民族之林,才能在现代中生存。

特别是在近年来,兴起的中国热,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当西方的发展进行到死胡同的时候,他们开始向这个东方,东方的中国寻求解决的道路。原因就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他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知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治世不一道,变过不必法古”的变革精神;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有奋发图强的锲而不舍精神;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总之向我们传授了太多的中国最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关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8篇

第2篇

现代人如果不上网,好象显得有点落伍了。但现代的网络时代好象也显得有点落伍了,这种想法好象很矛盾。其实,这就是《易经》的道理,任何事物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害的一面,关键是如何面对?最近的二年,我将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上,从中医养生,易经的研究,佛法的学习和体验等,这二年的变化不但影响了我的工作,还影响了我的健康和家人。当然,这些影响是积极的。而且,二年的学习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的心态,使自己的人生有了主见,智慧的源泉从此打开了。

回想过去的四十年,我感觉自己象一颗野草,被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长。我们小时候正是xx快结束的年代,看到过父辈兄弟相殘,忍受过饥饿,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小时候的磨砺,我哪来这种“野草”的生命力?

我现在对自己的儿子说,“我的命运不如你好,但反过来说我有幸运有这么丰富的'人生,你可能没有机会经受这种磨砺了”,儿子还太小,虽经常听我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似懂非懂。说到天资,我的二位姐姐是极力夸张我的,说我小时候就很聪明,我自己却感觉不到。虽说从小学到大学,我是那种不太想读书但又很顺利的人,但面对出生在农村的命运,我又不得不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大学毕业后,我却分配在县城的一个小单位,对于那时我认为“懂事”的我来说,感觉根本没有人生的机会。无意中我看到一本《深圳青年》,我和同学借了400元钱闯荡深圳,也许我出生农村的淳朴和责任感,加上我自己天生的领悟力,我在深圳虽没有发财,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家,也算是真正的深圳人了。深圳的创新精神激励着我不满足于现状,加上在日本公司的那种压抑感觉,虽说日本老总很重视我,但还是无法使我对公司产生归属感,放弃了很好的条件去和同学一起创业,结果命运给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将我从天上打到了地下,那种感觉正如南怀瑾老师所说的“要想人不死,除非死一人”,我确实感觉到“死过一回了”,当然那只是精神上的感觉,生活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也许正如一位法师所说,我这个人和佛有缘,佛为了使我接受佛法,在我命运最痛苦的时候让我接触到了佛法。人生的道理正是如此,没有经历磨难,哪能懂得人生真正的道理呢?正如中国一样,没有近代百年的灾难,可能还不知道中国龙要沉睡到什么年代?

中国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你就能吸引有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通过有道德修养的行为,改变周围的有良知潜力的人。一个社会的改变,是通过一少部分人群的改变再到一个大人群的改变,最后到整个社会的改变。我们佛法修行的人在一起谈论道德时,感觉到很快乐,那些有钱的人在谈论物质享受时可能会很快乐,但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到底谁最快乐呢?

第3篇

通过我院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离我们很远,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是指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呢?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因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如今许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追求特立独行,在人生进程中已迷失了自己。哈韩、哈日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我们现在有些年轻人能够流利讲出国外的服饰历史以及饮食文化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甚至不能流利的朗诵一篇孝经。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该得到继承的。

有段时间,我学习了关于《孝经》的知识,父母在最初的时候给予了我们生命,然后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我们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我们洗脸,等教我们学会了所有东西时候,我们首先回报给他们的是顽皮和顶嘴,我们忘记了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那些日子,我们忘记了父母是怎样把毕生的心血一点一点的传输给我们。所以我很庆幸能在这个时候学习到传统文化让我学会了感恩。

我们需要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得到

大家的肯定和认可,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出有利的贡献,才能是个有精神有信仰的有灵魂的人……

第4篇

通过这几天在学校崇德楼听老师们讲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老师们讲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意义的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

在我4岁那年,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不停地咳嗽,爸爸妈妈担心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匆匆忙忙地带我去医院。一路上,街道静悄悄的,人们都沉浸在睡梦中,爸爸妈妈不管自己有多困,只是在担心我。到了医院,爸爸妈妈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医生检查之后说:“发高烧了,40度,必须打一针,然后吃药,多注意喝水和休息,过几天就好了。”听了医生的话,爸爸妈妈才松了一口气,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我们按医生开的方子去药店抓药。回到家里,妈妈照顾我,爸爸去熬药。他们已经忙得汗流浃背却不辞辛苦,看着爸爸妈妈一副憔悴的样子,我非常心痛,也非常感动,因为我有这么关心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要学会感恩父母,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长大,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他们告诉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是他们耐心地交道我们,给我们分析。他们不求一丝回报,从无怨言,默默奉献。难道我们不应该孝敬父母吗?难道我们不该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吗?

我们不但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老师,老师为了我们,无私奉献,每当进入深夜时,我们已经走进了甜美的梦乡,可是老师却在窗前为我们批改作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千古绝唱的诗句用来赞美老师是最适合不过了。

我们要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好好落实,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礼貌仁爱的人,将来为社会共享我们的一份小力量,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传承下去。

第5篇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拥有无穷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美如山河,拥有高尚的精神品质。悠悠漫漫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风骨犹存,源远流长,独树一帜,而又熠熠生辉,深深念念中华悠久历史古迹,风韵犹存,博大精深,而又清新自然。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化气质,还可以开阔我们的人生境界,启悟生命的智慧。学习诵读名家经典,领悟传统道德的魅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是仁爱精神的象征,“色思温,貌思恭,居处恭,执事敬”那是礼法的遵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是和的终极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是内圣外王的思想,“上善若水”那是道的境界。接触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解道家,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感悟佛教,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古圣先贤以己之思明我之智哉,明心见性,睿智笃行。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洞察体悟人生,开阔心胸。也许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但是人心却在逐渐的泯灭,高贵的道德修养又有几人能拥有。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悟方能感知,感知方能做到。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学习感悟与行动。人的处世之法其实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也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世之道更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风雨无阻,彩虹依旧。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不去做到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如今的你应该倍加珍惜与运用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有生命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在学习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我们的学习也许会是一件和谐惬意的事,至于学,而乐在其中已矣。

感悟了,知晓了,学习了,懂得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领神会方可。

第6篇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第7篇

我们的信息来源太广泛了,大多数人不会轻易相信朋友圈的一条微信,但是我却选择了简单的相信,一个陌生朋友在朋友群里转发了一条现代化家庭文化建设公益课广告,我把这条信息转发给了几个朋友和好友群,希望更多的人能前去聆听。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无意中朋友圈的一条微信让我自觉报名,参加了10月14日在桃花庄园举办的一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免费盛宴,课后内心充满的唯有感恩和感动。对于热爱学习的我来说,这堂课对我来说是千金不换的课程。虽然是免费的课程和免费的素食午餐,但对我来说是十分珍贵的一堂课程,它能改变我很多对事物的看法,更能让我坦然地面对一切。

主讲授课老师羽珊,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现代家庭文化教育基金发起人,本次课程的目标是:连接爱的源泉,连根养根;学会恰当给予爱;如何找回真爱;父母关系和解;婚姻两性和解;亲子关系改善;身心健康调整;转化不良性格;创造事业与唤醒使命;学会情商管理,福慧增长。

原计划报名150人左右,可是入场人员达200多人,致使后面不得不添加许多凳子。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和十岁左右的少年;有外地的朋友,本地的朋友;有媳妇带公婆来听课的,还有女儿带父母来听课的,更有父母带着儿女来听课的。上午八点五十分,我们全体起立奏起国歌,之后三行朝拜圣人孔子,在主持人三柔老师的引导下齐行90度鞠躬礼,课程在主持人的活跃气氛中开始。三柔是她的艺名,这是一个八零后的女孩,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四年来,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女儿听话,事业如日中天,她讲述了自己学习前后的惊人变化,由一个人人对她有距离感且和公婆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女人蜕变成柔情似水的好媳妇,且为人见人爱、心灵与外表俱美的女子。因此她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因从中受益颇丰,从此下决心尽自己所能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之后,由当天的主讲老师羽珊女士闪亮登场,这是一位大家期待已久的人物,宣传中她是一位神秘的人物,我们大家都想一睹她的风采。她的登场引来了全场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她很亲和,却想象不出她之前是从事销售工作的,且当年因高考落第,但因销售成名,曾狂妄扬言要成为中国女首富,后来虽然未成为女首富,但在21周岁时却也赚得了几百万元的财富,的确也是个传奇式的女强人。后来她所在的公司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行,她所从事的销售业绩也每况愈下,但她的狂妄和目中无人却有增无减。她歧视经济条件不如自己的人,同样歧视自己的先生,连一个在她心目中差她很远的一个朋友好意免费送她的光盘也随手丢弃,直至有一天她去聆听一堂价值不菲的课程时,金牌老师推荐的光盘与之前朋友送她的光盘同名且售价不低时,她才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如此的傲慢和目中无人,原来自己做错了。后来因机缘巧合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她开始忏悔,然而奇迹却发生了,她开始宣扬传统文化后,一切都来得那么让她始料不及,下属15个分公司虽然她没有时间去打理,却日进斗金,做得顺风顺水,家庭关系变得和睦了,她自称是诸葛亮,尊称她的先生是司马懿,这些全都得益于她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了老祖宗的智慧,机缘巧合她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书写美国修蓝博士的反思信愿行,她最崇敬的净空老法师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在不断的学习和力行的过程中让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完成了她人生的华丽转身,由销售能手转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并且在各地免费办班,和她的丈夫凯墨先生一起共同修行弘扬传统文化,在大连开办了一个道场,让大家学习传统文化,每期为期九天,学习食宿等完全公益免费,在自己的家乡也计划筹建一所能容纳200老人的养老院,免费收养鳏寡老人,目的是让星星之火,在中国大地上广阔燎原,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这是何等的博爱,何等的质扑,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中,象一盏灯塔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羽珊老师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在讲述着四句真言和清理方式,协助我们穿越困境,找到内在最深的平安,就是“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即忏悔、宽恕、感恩与责任,最终让拥塞的能量流动起来,重新与神性连接。这四句话连小孩子也会讲,但老师赋予了它鲜活和深层次的含义。在场的听众时而流下感动的眼泪,我也两次取出了纸巾,一是为了承办方老师无私的奉献,二是为了老师讲得娓娓动听与真感情。之前我听说过零极限,这次又深层次的体会到心灵深处的`清理是如此有效,我们要对所有经历到的负100%责任,通往零极限的车票就是“我爱你”。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此高深的理论,只有用心去体会,细心去体验。只要有时间 ,我就会用心去清理内心深处的垃圾,让心放空,让心清静,让世界上一切与我有缘份和无缘份的人都一切安好!

在大家的三行膜拜孔子之礼毕后,结束了当天的课程,大家依依不舍地向羽珊老师挥手告别,毕竟她每天忙碌、日夜兼程飞行于全国各地间大爱地授课,三年才到洛阳来一次,机会太难得。下次我也一定不会错过,让自己的能量再次升华。

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每天的能量朗读:我很健康,我很快乐,我很富足,我是圆满喜悦的,我是因,世界是果,我是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人!我有资格拥有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天!每天都有好事在我身上发生!我对一切的发生负100%的责任。我会吸引比我能力、福分更强大的人!我会遇见更多的贵人!我会帮助更多的人!我会做一个更有价值的人!我敞开自己,接受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和幸运!我愿意改变,我愿意丢弃过去的信条!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坚持每天选读,把这些话融入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不管工作中,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烦恼,不去埋怨别人,先从自身找毛病,改变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这个美好的世界!

第8篇

大家好,我是来自国学讲师团道德经小组的xxx,目前在集团董办室督察科工作,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初学传统文化的一点心得体会,因为学习时间尚短,内心十分惶恐,如果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下面,我分两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段时间学习的感悟: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传统文化很深奥,读起来晦涩难懂,上学时学校还未曾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我对这些书籍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翻阅上,没有用心领悟书中的道理。刚来公司上班时,对于每天学习传统文化也有点困惑,把这些时间用到工作上不是更好吗?随着不断的学习,每天早课听各位老师结合自身分享学习感悟,让我明白,传统文化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文化,正如滨河训言所说:“欲成其事,先学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把事情做好。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我萌生了加入讲师团的想法,又担心自己学习的基础薄弱,跟不上老师们学习的步伐。在董事长的号召及其他老师的鼓励下,我加入了讲师团,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和系统的学习,带给了我很大的改变,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看完这个视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羡慕小尚容,博学多文,对传统文化领悟这么深,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尚容一样,那尚容的优秀,背后必然离不开她父母的言传身教。想让孩子优秀,前提是我们自己要先变得优秀,只有我们自己学好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才能以身作则教育好孩子。

进入公司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熟背《弟子规》,并能解释每句话的涵义,然后才能入职。在背诵的过程中,觉得《弟子规》通俗易懂,讲的都是我们日常起居、接人待物,很容易做到,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转变了我的想法。

周末我经常带着孩子回家看望父母,和母亲一起择菜做饭,吃完饭收拾好后和父母一起说说话,聊聊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我儿子吃饭有点偏食,如果是喜欢的饭吃的多一些,不喜欢的吃的就少一些,母亲时常念叨怎么吃这么少,都瘦了,我说不用管他,饿了自然就吃了。那次周末带孩子回家,和母亲正聊着天,母亲突然又说到了孩子身上,说孩子小时候白白胖胖的,看你现在把孩子带的,这么瘦,不能让他吃饭挑食!我觉得母亲又叨唠这个事,语气便有些不耐烦的说:“吃那么胖干什么,到时候跑步都费劲。”当时母亲没说我什么,只是把话题岔开了,我也有些后悔自己不应该这样说。周一上班看到本月《弟子规》践行主题: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我反反复复的默念着这句话,想到对母亲说话态度不好,内心充满了后悔和愧疚。孝悌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为人子女,不管母亲重复几遍,都不应该态度不好出言顶撞,母亲也是关心孩子,怕孩子不好好吃饭影响长身体。对于父母的叨唠,里面饱含着父母的关心和牵挂,当父母叨唠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的倾听,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父母责备时,我们应该及时改正,真正从行动上做到孝。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反思:《弟子规》已经背的很熟很熟,每周一还会再一同背诵温习,除了《弟子规》,还学习了《论语》《大学》等经典,为什么在生活中却没能按照学习的传统文化去做?因为以前仅仅是把它当任务一样机械的背过了,没有发自内心的去领悟、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践行。

?道德经》说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学习是将知识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每天从学到的知识中有所收获,那么日积月累,学识素养也就越来越高。

按道行事的人,每天减少一点私欲,减损并改正那些错误言行,剔除自身的错误意识。这样减损再减损,把道融入到他们的思维以及行为中,内心与举止协调统一,非常自然。虽然不刻意按道的言行举止标准去行事,但做的每一件事都自然而然的合乎于道。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利用暑假时间在一家复印店打工,老板家是沙河的,还做着其他的生意,那时候他和他的朋友在店里谈论最多的就是,学习有什么用,能挣钱就行了。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物质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物质很难再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在这个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充实感。从物质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学习的知识和践行的经历,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董事长早课上讲到:学习就是将所学的.知识收敛、收藏并进行实践。我们不仅要认真学,更要用所学的知识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通过学习积累知识,我们慢慢有意识的改掉这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和林占权同事周二分享《论语》时的情况一样,孩子写作业,我在旁边玩手机看淘宝,有时孩子就会不自觉的看过来,孩子一分心作业写的就慢了。张教授时常教导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后来我把这部分时间利用起来,等孩子学习的时候,我就抄写经典原文、抄写注释,阅读国学经典及其他有益于工作的书,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带动了孩子一起学习。刚好《弟子规》里讲道:“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我有一段时间追一部电视剧,常常看到很晚才睡,知道晚睡不好,却又不去改正这个习惯,晚上不睡,早晨起来就没精神。这就是没将所学的道去践行,为了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每天临睡前,我把手机放到桌子上,不拿不看,其实不看手机心很快就静下来,自然而然的便早睡了。讲师团试讲的时候,徐晶的老师分享让我也颇有收获:学习不仅仅是阅读,更需要思考,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对于有收益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悟,便于日后的温习和总结,将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和工作,进行实际的运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通过各种形式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学习经典,我们不能只是听了、读了就过去了,认真学,做到有学有思有悟,并将所学的经典融入到自己的思想,端正心态,通过学习解决生活和工作面对的问题,才能将经典学深、学活。

?论语·宪问》中说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抱怨别人,通过学习理解其中的哲理,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是对不知道的东西接纳的过程,是知新;“习”是不断重复,是温故。所以“学习”是一个人持续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其实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事情虽然不大,却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状态。其实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并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这些事情的心态。只要我们端正心态去面对,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佛祖面前说:“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佛祖听了,微笑地问:“但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你似乎被什么事情困扰着!”狮子轻轻叹了一口气,说:“佛祖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会被鸡鸣声给吓醒吧!”佛祖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到:“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佛祖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其实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好运,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问题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

每年孩子开学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里,经常会有一项手抄报的作业,因为手抄报制作起来难度比较大,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今年秋天开学后,老师照例又留了一幅手抄报的作业,按照老师布置的主题,我和孩子确定好画画的内容,正面以天安门和国旗为主,其他空白地方配上相应的文字。忙活了一个晚上,只剩下把颜色涂上就好了,偏偏孩子在涂颜色的时候,没拿好笔,不小心把黑色水彩笔掉到上面划了一道,特别显眼,孩子一幅不知所措的样子反复问着我:“妈妈,怎么办?”这个时候已经快十点了,再重新画肯定来不及了,明天还要交,如果是换作以前,同样是这件事情,我肯定会生气的训斥和埋怨孩子,孩子哭大人着急,事情也不会解决。孩子并不是故意的,笔已经掉上去了划了一道,无论我生气还是抱怨,都不能改变这个已经发生的事实,现在需要做的是想办法解决,通过引导,启发孩子的思维,把这个问题快速有效的解决我引导孩子,我们想想这道黑可以变成什么图案,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放什么?孩子想了想说:“放烟花”,我说对,你看,把它变成了一个烟花,这个画还是一样的好看,我们也不需要重新画,孩子开心的在上面补画了两个烟花,顺利的完成了作业。

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我有所感悟:遇到问题不要先想着是谁的责任,也不要怨天尤人,把发生的问题都归咎于他人,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心态不端正,反而影响我们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要正视和面对,积极的想办法去解决。人与人之间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心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做同样的事情,心态不一样,感悟就不一样,收获也就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人生将来会有所不同。大学里讲到:“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心不正则行为必然偏狭。人生就是一个“正心”、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智慧,激发我们勇气,为了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怎么做到“正心”呢?端正心态,坚持学习传统文化,做到日日反思,时时纠正其中的错误,改正不足,当生活、工作遇到的问题时,就能做到不急、不躁、不偏、不倚。

对于经典我们不能只是听了、读了就过去了,要做到有学有思有悟,践行所学的经典,改正自身的不足

保持正确、良好的心态。在生活、工作遇到问题时,做到不急、不躁、不偏、不倚,积极面对和解决。

★其他类似内容

1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篇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篇

在假期里,许多人都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还能锻炼个人能力。在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

查看剩余 89%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篇

2寒假社会实践打工心得体会集合7篇

寒假社会实践打工心得体会集合7篇

寒假社会实践打工是许多大学生的选择。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赚取佣金,还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培养实践能力...

查看剩余 80% 寒假社会实践打工心得体会集合7篇

3酒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篇

酒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篇

进行酒店社会实践,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酒店行业,积累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了自我意识和能力。在这个...

查看剩余 83% 酒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篇

4商业银行实习心得体会5篇

商业银行实习心得体会5篇

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前往商业银行实习,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在实习期间...

查看剩余 79% 商业银行实习心得体会5篇

5中班下教案8篇

中班下教案8篇

本篇文章提供一份针对中班下学期的教案,包括语言、数学、美术、体育和游戏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细致、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中...

查看剩余 90% 中班下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