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欣赏教案8篇(《小班“听”着成长:音乐欣赏教案》)

本教案是针对小班幼儿开展的音乐欣赏课程,内容包括歌曲欣赏、舞蹈活动、乐器认识等,在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是一份实用性强的教育资源。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8篇

第1篇

2、尝试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ⅹⅹ ⅹⅹ |ⅹ-|。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一)、初步感受乐曲(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条纱巾听音乐进活动室)。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师幼一同欣赏音乐,并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好吗?当我们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和它招招手吧!(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

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呢,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小朋友,我们再竖起小耳朵听听。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四小节)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吧。当听到第一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一起来拍拍手,听到第二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就一起跺跺脚;小朋友,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想拍拍手、跺跺脚,还想干什么呢?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一至二遍音乐,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可是它们没有小木匠,你们愿意当它们的小木匠吗?(幼:愿意)师:小木匠用什么来锯木头呢?(幼:锯子)师:对,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老师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了(教师将纱巾拿下来拉直,幼儿模仿)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吧,要注意听音乐,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喔!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注意聆听音乐,在固定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师:本领练好了,哟,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来和老师试试锯木头?"(配课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肌体当大树)(教师与一位幼儿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锯木头呢?(幼:想)师:好,那就请拿绿纱巾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拿粉色纱巾的小朋友来当神气的小木匠,一起来锯木头吧。(幼儿寻找合作的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师幼一起玩锯木头的游戏,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用肌体动作表现出来)。

师: 哦!树倒啰!扮演大树的小朋友都蹲下。"锯木头很辛苦,流了许多汗,回位置坐下擦擦汗吧。"(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师:"休息好了,小朋友还想玩锯木头的游戏吗?"幼:"想。"师:"好,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其他的小朋友当小木匠吧。"(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三)、结束游戏师:木头锯好了,小朋友又流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师幼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洗澡盆,大家站在盆边准备洗澡)师:拿好你的洗澡沐浴球,一起来搓搓挫oooooo(师幼将手中纱巾团成小浴球,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师:小朋友,拿好小木头,一起去给动物们造房子吧。

餐前活动: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活动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手指游戏,这个手指游戏叫做石头剪刀布,你们玩过石头剪刀布吗?(请幼儿示范做石头剪刀布)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左摆一下)做什么(右摆一下)?

左手是石头,右手是石头,胖胖脸胖胖脸(握拳贴小脸两边)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剪刀右手是剪刀,小白免小白免,(做小免)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布右手是布,小螃蟹小螃蟹(手心对前胸两大拇指靠一起、另外的四个指头只是前面弯曲一下)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石头右手是剪刀,小蜗牛小蜗牛 (石头放剪刀上面)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8篇

第2篇

②请幼儿欣赏音乐《这是小兵》,教师引导幼儿随乐曲有节奏地拍手,熟悉旋律。提问:听了这音乐曲,你们想干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解放军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如:很有精神地踏步走)解放军叔叔是怎样打敌人?(如:开枪、打炮)等,并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本课的导入,我考虑到小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的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播放乐曲《这是小兵》让幼儿来模仿解放军叔叔,让其充分表现自我,通过身心愉悦的活动,引出音乐课内容《这是小兵》,为本课的音乐欣赏和表演做好铺垫,这一环节的效果还不错。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音乐艺术时间重要的过程。我认为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必须设计“听”的环节,分层次,有目的的让幼儿听,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的美,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弥散性”让孩子们学会歌曲,因此,我让他们听“歌词内容”、听“情绪”边听边创编动作,但是有些失败,因为他们虽然很多都听过《这是小兵》,但歌词记得并不熟,而毕竟小班的孩子能力还是有限的,缺少老师的引导他们也很难再有更深一步的进度,因此,我觉得在我的思维目标中给他们的定位过高了一点,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多考虑一下孩子们的`实际水平和掌握程度,应先让孩子们在非常熟悉歌曲后再进行下一步要求。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想,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修改,才会不断地进步。

新《纲要》中强调: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

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深感到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严格遵循《纲要》的教学理念,将音乐活动渗透于一日生活,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音乐。

第3篇

我一直都想尝试在小班上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偶然间,我在给孩子们上舞蹈课时,不经意地放了《梁祝》,让他们练功,孩子们说:“真好听!”有的孩子还跟着曲子翩翩起舞,于是,我便设计了此节音乐欣赏课。旨在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理解美、表现美。

1、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让孩子在玩中感受音乐的美。

1、孩子们,告诉你们个好消息,今天呀,我们带上我们的好朋友蝴蝶一起到花园里玩。

3、我们累了,小蝴蝶也累了,那该怎么办呢?(孩子想办法),那好,就让我们的.小蝴蝶在客人老师那里休息一会儿。

听完提问:你们好象看到蝴蝶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请你学学。

1、我们都来扮演蝴蝶,东西都在旁边放着,看看谁把自己打扮的最漂亮。(孩子自选道具)

2、教师强调:如果谁需要帮忙,就去找客人老师,对她说一句好听的话。

此活动设计合理,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自然的融合了表情、语言、身体动作,表达了自身的感受。环境布置得很美,孩子们在美中不知不觉的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第4篇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师:夏天呀,有一种特别令人讨厌的小虫子,它会在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嗡嗡嗡地在你耳边乱飞,还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咚地叮你一下,猜一猜是什么小虫子呀?

师:会做捞痒痒的动作是吧?那现在———看杨老师这里就有一只蚊子,它要来蚊子来叮你们了

师:好,那我们一起把蚊子拍死。那杨老师想问一问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么拍蚊子的?

师:现在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了。把这些讨厌的蚊子都赶走好不好?

(随着音乐做拍手动作,嗡嗡嗡的时候提醒幼儿蚊子在不同的地方,比如额头上、胳膊上……增加趣味性)

师:这一次蚊子妈妈要出来了(提示幼儿睡着了,拿着蚊子去咬幼儿,并说会要谁呢?叮不同的幼儿的不同身体部位,幼儿做拍蚊子动作)

师:这一次呀,蚊子妈妈要把蚊子宝宝一起带出来了。请做好

师:现在杨老师要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来做我的蚊子宝宝。

师:你们要听音乐哦(对请上来的幼儿说)小朋友也要听音乐,听到嗡嗡后,才拍哦。没有听到嗡嗡的声音能拍吗?(对坐着的小朋友说)小朋友拍你们的时候要怎么样呀?

(播放音乐,教师带着4个小朋友去叮坐着的小朋友)

师:小朋友真棒!蚊子都被我们打完了,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地做其他的事了,去解便吧!

本次活动,我上的是小班音乐游戏《拍蚊子》。活动中,主要引导孩子学会拍蚊子、挠痒痒、擦药以及睡觉的动作。活动以完整欣赏音乐导入,老师在幼儿感知音乐的同时,配上了动作提示。活动中,我还借助儿歌帮助孩子记忆动作顺序,孩子们都能跟着音乐作出动作。但是活动中还是出现许多不足,以下是我作出的反思:

1、活动目标一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动感,比较没有表现出来。活动的目标二:体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其中,合作的环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放在中班。

2、活动的导入环节花费的.时间较长。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详细的提示。活动中老师的语言及问题都比较多,让孩子说的机会比较少,抛出的问题也比较范,缺乏启发性的提问。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语言的简化,并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提问。

3、活动缺少让孩子安静、完整倾听音乐的机会。应该先让孩子完整倾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再以动作提示。分段感受音乐时,蚊子的不同方位和节奏要重点体现出来,才不会导致幼儿乱拍。游戏后,缺乏有效性的评价。

第5篇

2、幼儿扮演歌曲中不同的角色,学会四散表演的方法。

3、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4小节:小碎步往左右移动两手做小花状经上举落下,半蹲。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第6篇

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单纯地学习唱歌,记住歌词,已经是没有难度的学习。因此在设计之初,我就萌发了设计一堂通过节奏感受音乐的音乐欣赏课程。

本课由故事引入,再引导幼儿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了解到森林之王——狮子在森林中漫步的节奏感。第二步由教师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打出音乐中的不同节奏。第三步分小组分发不同的乐器,让各小组通过乐器,跟着音乐,来表现教师刚才所画出的图形节奏。最后再合着音乐,所有幼儿跟着音乐节拍一起来演奏。

本节音乐欣赏课适合年龄为幼儿园大班幼儿。所选奥尔夫音乐一共分为四段。第一段为缓慢旋律中夹杂着有节奏的沙沙声,音效似串铃,表示森林中树叶被风摆动。第二段是一段类似进行曲的有节奏的旋律,音效是手鼓,表示大狮子稳重的进场脚步。第三段是与第二段相似,节奏稍快的旋律,音效是小木鱼,表示紧跟大狮子身后的小狮子进场。最后三段一起地合奏。由于现代的音乐教育已经多样化。所以单纯的节拍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一节好的音乐课必须是复合型的。因此我设计了故事——聆听——幼儿自由想象——图形引导——节拍掌握——分组表演节奏——乐器表演节奏——合奏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通过对这样一段奥尔夫音乐的欣赏,将音乐与故事结合,与乐器演奏结合。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对音乐的敏感,拓展幼儿的想象力。还可以幼儿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在分辨不同的声音时,还能

感受节奏的不同、节拍的长短,从而作出应变,表现出音乐中所呈现的节拍。

1、通过奥尔夫音乐中不同乐段的旋律长短快慢,能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不同。

2、能够使用乐器串铃、手鼓、小木鱼,来表现不同乐段的节奏。

5、让幼儿能感受到合声之美,培养其稳定的节奏感。

听着音乐《小火车》,带领幼儿在欢快的节奏中跳着进场,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座位事先已围成半圆形状,黑板在圆心。)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跟着跳的音乐好听吗?听到那‘呜呜呜’的声音,小朋友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教师:“对啦。现在,我们正跟着小火车,一起开进了一座大森林。”稍停顿。继续说:“热闹的大森林里,平时都会有许多小动物,它们一起玩游戏,可开心了。只不过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树叶在沙沙作响。小动物们全都躲起来了。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嗯,大家的回答都很有道理。可是让小动物躲起来的真正原因啊,是因为今天,我们的森林之王——狮子,带着他们的孩子,小狮子们,来森林里巡视啦!所以我们的小动物们,全都害怕得躲了起来。”教师作大狮子要吃人的姿态扑幼儿。

教师:“可不是么~不过老师可不是真的大狮子。真的大狮子呀,在接下来给小朋友们放的一段音乐里。小朋友们仔细听听,感受一下。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从音乐里你听到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些什么,好不好?”

教师:“嘘 ——我们要保持安静哦,不要让大狮子发现我们。仔细听好了。”

同时作音乐图谱。播放第一段,树叶沙沙作响的二分音符节奏时,教师开始跟着音乐在黑板上第一行用蓝粉笔画竖波浪线。播放到第二段,大狮子入场时,老师作出吓一跳的表情,开始慎重地用红色粉笔在黑板第二行画下四分音符,表示大狮子走路节奏的大波浪线。等到第三段出现时,老师露出喜悦表情,用黄色粉笔在第三行画下八分音符,表示小狮子走路节奏的小波浪线。在第四段合声乐段出现时,用白色粉笔画圈圈表示。

幼儿举手回答问题。“狮子”“有沙沙声”“有小动物出来”“突然很快的”“有很大狮子。狮子又走了”等等。

教师:“刚才老师,也和小朋友们一起很认真地听了一遍。老师把自己听到的都画出来了。小朋友们看。”

指着第一行蓝色竖线:“一开始啊,老师听到了沙沙沙沙的声音。像不像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呢?”幼儿回答像或不像。教师接着说:“嗯,因为这个沙沙的声音很慢,它是这样‘沙——沙——’地在响。这时候的森林很安全,所以我们用蓝色的竖线,代表树叶在响。跟老师一起,把手放在你的头顶,轻轻转一转——沙——沙——”教师手放头顶,示意幼儿一起做。

接着,指着第二行红色大波浪线:“大家正在奇怪为什么只有树叶在响呢。接着呀,原来有一群,大狮子,‘吼’!来了。”幼儿惊慌。

教师接着说:“看看他们的步伐,是怎样的?谁来模仿模仿?”

教师:“实在是太像了。大狮子就是这样‘咚、咚’地走。让我们用脚来模仿大狮子咚咚走好不好?”教师示范幼儿跟其一起,用脚踏地板,踏出四分音符。

教师:“因为大狮子太危险了。所以我们用红色的大波浪来代表它。接着呢,让我们看看有谁来了。紧紧跟在大狮子后面的,大家来猜一猜?”

教师指着第三行黄色小波浪:“没错。紧紧跟着大狮子的,是一群聪明健康的小狮子。他们个子小,所以脚步也比大狮子们要快。谁能来模仿一下小狮子怎么走的?”

教师:“真棒。小狮子走路就是这样‘哒哒哒哒’。让我们用双手拍腿,模仿小狮子走路的声音好不好?”教师领幼儿一起拍腿,拍出八分音符。

教师:“那有哪个聪明的小朋友知道,这白色的圈圈,老师在画的是什么呀?”

教师:“是的。最后这个白色的圈圈呀——”教师手在空中画圈,“就是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所以树叶啊,大狮子啊,还有小狮子,一起发出声音,就变成了我们刚才听到的,好听的音乐了。我们就来再听一次音乐,看看是不是黑板上的这样。”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着图。用我们的手,来一起把树、大狮子、和小狮子都表演一遍好不好?我们再复习一下。树——(把手放在头顶转动,嘴里发出‘沙——沙——’的声音);大狮子——(用脚‘咚、咚’踏地板);小狮子——

(用手‘哒哒哒哒’拍大腿)。太棒了。那我们现在分成三组,请一些小朋友当树,一些小朋友当大狮子,还有一些小朋友,当小狮子,好不好?”教师给幼儿平均分成三组,分别是树组,大狮子组和小狮子组。

教师:“好了。那我们现在,就跟着音乐,一起把我们刚才画出来的`图形用动作表示出来吧。记住咯,第一段的时候是树组,第二段是大狮子组,第三段,才是我们跟着大狮子的小狮子们,最后大家一起来。千万不要弄错顺序哦。”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一起用双手表现出音乐。先是二分音符的“沙——沙——”再是四分音符的“咚,咚”。接着是八分音符的“哒哒哒哒”。最后教师在空中画圈,引导幼儿一起有节奏地用手表现出来。

教师:“好的。刚才大家表现太好了。不过还有一样东西是不能缺少的。看。” 出示串铃。

教师:“大家听听——沙——沙——这个像什么声音?”

教师:“对了。那我们把串铃分给树组。等一下呀,我们就用串铃发出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这个——”出示手鼓。教师轻击手鼓,发出“咚,咚”声。“这个像什么?”

“对了。那我们的手鼓,就交给大狮子组,一会儿啊就不用跺脚了,我们直接用手鼓表示大狮子的走路声。还有这个——”出示小木鱼,“哒哒哒哒”轻击。“这个是谁呀?”

教师:“好了,大家手里现在都有了乐器。那让我们用乐器,来听音乐演奏吧。”

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演奏两遍。第二遍的时候,教师说:“接下来,我们可以交换你们手里的乐器,大狮子组的小朋友,可以去当树或者小狮子,小狮子组的小朋友呢,可以去和树组和大狮子组的小朋友交换乐器。现在我们换一换,来变一下身份。”

教师:“现在我们都交换过身份了。再跟着音乐来一次吧。看看哪个小朋友完全不会被身边的小朋友带跑,还是坚持自己的角色。老师放音乐咯!”

教师:“大家都表演得太好了。不知不觉,我们在森林里呆了一个下午,现在,又要开着小火车离开森林了。请小朋友们,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回篮筐。” 幼儿将乐器放好。

教师:“好了。现在我们要开着小火车走咯。请小朋友们跟着小火车的音乐,排好队,去洗手或者喝水。”

第7篇

1、在熟悉故事《獾的美餐》的基础上分辨音乐,感知音乐的节奏,随音乐做角色的'动作,并表演出各角色上下场的顺序。

3、体验随音乐做童话剧《獾的美餐》角色表演的乐趣。

师:它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呀?请小朋友和身边的同伴讲一讲。

二、欣赏童话剧音乐,进行讨论、创编角色动作来表现音乐。

师:这里有一段童话剧音乐请我们小朋友来欣赏,欣赏时请分辨出哪段音乐分别是表现什么角色的?

第8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来表演歌曲的内容。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1、幼儿经验准备:课前引导幼儿认识各种茶壶、茶杯,知道茶壶、茶杯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教学准备:与歌曲有关的茶壶图片四幅,歌曲伴奏。

(一)通过游戏“变变变”进入宝宝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变变变”的游戏好不好?

想玩的宝宝站起来,找一个空地方站好。你们的小手在哪里?挥一挥。噢,我看到了,真漂亮。现在我们藏起来。游戏就要开始罗,听!

(变成小兔,跳一跳)(变成鸭子,走一走)(变成袋鼠,跳一跳)(变成飞机,听音乐飞进场地)

1、教师完整的示范演唱一遍我们开飞机开累了,来!宝宝们,找一个空地方坐好,休息一会儿。

累不累啊?(幼儿回答)累我都想喝水了。宝宝们,快看,这是谁呀?(茶壶)

(1)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它的肚子是圆圆的,身体矮矮的`”)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我是茶壶圆又圆,我是茶壶圆又圆

(2)我们再来看看,这是茶壶的什么呀?(壶柄,壶柄是用来提茶壶的)茶柄长在什么地方?你们来学学?那这个呢?(壶嘴,水就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这是壶嘴这是柄

(3)触摸第三幅图片,问问幼儿:“壶里的水怎样拉?”(水烧开拉,都冒烟啦,水都在壶里翻滚啦)

(4)那这个壶嘴怎样啦?(冲茶啦)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水开了!泡茶了。

1、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小朋友赶快准备。

2、我们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啊?(又肥又矮)来!我们来做一做。

那壶柄长在哪呢?壶嘴长在这儿。(动作示意)再来一次。

3、提问:宝宝们,刚才我们的壶柄都长在这儿,动脑筋想想,壶柄还可以长在哪儿?(幼儿创编)那壶嘴呢?(幼儿创编)那我们再来一次,这一次看看谁跟我的不一样。

4、刚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壶柄和壶嘴长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错!我再来看看,来,宝宝们准备!(教师不示范)

5、宝宝们,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咕噜咕噜”

6、哦!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喝茶,老师都倒不过来了,这样吧,我们再来冲一次茶,和你旁边的好朋友,相互的倒倒茶,好吗?来!大家赶快准备好。(把你们的茶也倒给我喝喝)

(四)请客人老师喝茶宝宝们,刚才我们都喝了茶,你们看看周围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喝,好吗?

(五)结束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也想喝茶了,来!宝宝们,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去!

作为一个日常的集体歌唱教学,本活动我在多次参与工作室歌唱教学,观摩名师的课堂实践后,对名师歌唱教学模式进行了模仿与尝试。主要通过导入激趣—感受理解—学唱巩固三个环节来实施本次教学。

活动的环节设计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过渡比较自然。整个环节的设置符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感受环节,教师安排的倾听欣赏歌曲都是在无伴奏的情况下,注重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习惯和喜爱音乐的情感。通过教师的表演以及茶壶图片的展示,抓住茶壶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尝试用动作表示“小茶壶”。为之后的表演环节奠定基础,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唱歌曲及表演环节中,我把学习歌曲与动作表演进行了整合,给予孩子比较自由的表现空间,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进行了肢体的模仿。因为孩子们是好动的,而通过肢体模仿也是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时,也解决了动作表演,可谓一举两得。最后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游戏快乐。先是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茶壶和茶杯,然后是个别幼儿与其他幼儿分角色扮演,最后让幼儿自己找伙伴两两合作分演角色。这一系列的表演歌曲中,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参与演唱表演,尽情体验活动的乐趣。

但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幼儿小班的孩子在互动表演的时候,往往只记得表演而忘了演唱歌曲,我想是否可以在的活动中,先从独立的个体表演出发,再延伸到与他人的合作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些。

★其他类似内容

1手指点画教案7篇

手指点画教案7篇

“手指点画教案”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手指点画、模仿画法等方式,让幼儿通过触摸...

查看剩余 85% 手指点画教案7篇

2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4篇

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4篇

本文汇总了多篇幼儿园教案范文,为幼教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这些教案内容详尽,方案实用,涵盖了多个年龄段的幼儿教学...

查看剩余 71% 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4篇

3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3篇

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3篇

本文汇集了多篇幼儿园教案范文,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幼儿园各年龄段的教学内容。这些范文旨在为广大老...

查看剩余 70% 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3篇

4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2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2篇

本文为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的汇总,旨在为幼师们提供丰富的语言活动教案,帮助他们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查看剩余 7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2篇

5玩得真开心教案3篇

玩得真开心教案3篇

本文将分享一份名为“玩得真开心”的教案,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获得知识。该教案独具创意,将游...

查看剩余 84% 玩得真开心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