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随笔15篇(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是指读者在阅读书籍时的个人感悟、体会和思考。它不同于书评或读书笔记,更注重读者的感性体验和主观感受。通过写作记录自己的读书历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知识,提高阅读的品质和水平。随着电子阅读的兴起,读书随笔也成为一种分享和交流阅读心得的方式。

关于读书随笔15篇

第1篇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手斧男孩》整套书,分别有《手斧男孩》、《冒险河》、《一个人的冬天》、《寻找鹿精灵》和《猎杀布莱恩》五个故事。当我拿起第一本《手斧男孩》时,我发现它竟有如此强大的魅力,让我爱不释手。于是,我就如饥似渴地看了下去。

?手斧男孩》这套书是盖瑞。伯森写的,他于1939年出生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他先后当过卡车司机、猎手、弓箭手、导演、演员、歌手、水手、工程师、农夫和教师,多种职业经历造就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

?手斧男孩》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一个只凭一把手斧在丛林中挣扎着度过54天的勇敢男孩的故事。

这个名叫布莱恩。罗伯逊的13岁男孩,因为父母离异,所以他平时跟妈妈住,每逢寒暑假就坐小型飞机去爸爸那儿。但有一次发生了意外,飞行员突发心脏病去世,布莱恩只能独自驾驶飞机,被迫坠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大森林里,而此时布莱恩身上唯一的武器就是临走前妈妈给他的一把手斧。

在这里,布莱恩饥寒交迫,不得不以野果当食物,还要提防“吸血鬼”蚊子的进攻。但是,他用手斧制作出了打猎用的弓、箭,制作出了捕鱼用的鱼叉,找到了临时的“家”——石屋,成功地用手斧、燧石、桦树皮生起了火,甚至只凭一己之力学会了打猎。

在这里,布莱恩先后被满身刚毛的豪猪偷袭,被有强大鹿角的驼鹿的袭击,被臭气熏天的臭鼬屁熏到,被横扫一切的龙卷风卷走好多“家当”……但是,这一切他都挺过来了!布莱恩真正成长了,他明白了两个道理:自怜自哀毫无用处,对任何生物来说进食是最重要的生存方式。

和其它冒险小说一样,主人公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最终获救了,布莱恩获救的情节设计得十分巧妙。

当布莱恩在森林中生存的第54天,他突然想起坠毁的飞机中有个急救包,于是他冒着危险潜入坠毁的飞机里,找到了急救包。打开一看,里面竟有那么多好东西!有食物、果汁,有杯子、锅、勺子,有钓鱼用的鱼线、鱼饵,还有打火机、枪。突然,他发现包里竟有一个应急无线电发报机!布莱恩按了一下,没有反应,估计是摔坏了。这时,一驾小型飞机忽然降落,驾驶员对布莱恩说:“我收到了你发的无线电,我是来接你的。”布莱恩看了看飞行员,清了清嗓子说:“我叫布莱恩。罗伯逊。”于是,他获救了。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敬佩布莱恩。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孤身一人在森林中度过了54天,换做是我,恐怕连5。4天都无法度过。我佩服他的勇气、信心、沉着,佩服他的顽强、机智、聪明,还佩服他超强的生存能力。我经常想,如果我是布莱恩,我能像他一样化险为夷吗?

困境之中,一把手斧可以化险为夷。但是,即使没有手斧,还是要有勇气!

关于读书随笔15篇

第2篇

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传奇动人的小说,美丽优雅的诗歌,引人入胜的童话,发人省醒的寓言那美丽的图书会让你爱不释手,那美丽的图书会让你为它而着迷。记得学校图书室第一次对同学们开放的时侯,我走进崭新的图书室看到成千上万套的,各种类型的图书,我惊呆了。我选了选,每本书的内容都风趣动人,各有特色,让我目不暇接。我该选哪一本书看好呢?就在我为这烦恼时,十本《世界童话名著》映入我的眼帘,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连忙拿下了一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书里面有调皮、可爱的匹诺曹和他的伙伴经历的种种遭遇;能在空中飞行、机智勇敢的救助伙伴们的彼?得潘;六次航海历经坎坷的辛伯达历险记;爱丽丝奇妙的梦境游记都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到了快放学时,哥哥和妈妈来叫我,我才慢慢地从童话美妙的世界中苏醒过来。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家呆闷了,就找了一本科普读物来看。这本书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呀!咦!书里面ufo的事件让我停止了往下看的脚步。

ufo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带着这个难解之谜继续看着。突然妈妈叫我:“快去弹琴,琴弹好了才准看书。”“我正看到精彩之处呢?”我心里嘀咕着去练琴了。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琴弹好了,终于又可以去看书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书房。咦?我的书怎么不见了?突然我看见哥哥手里捧着一本书。我仔细一看,这不是我的书吗?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有了!我又拿了一本童话书说:“哥哥,快来看呀!”哥哥连忙跑过来,我一把抓住我的书抢了过来。哈哈,哥哥上当了!我拿着书马上又看了起来书就像财富一样,只要日积月累,越看越多;知识在我们心中就会越来越多!

第3篇

本文的题目我引用了《史典》中的句子“乐至无如读书”,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如果能养成读书的习惯,那实在是一件快乐无比并且受益无穷的事情。

我有两个非常好的网友,一位是声望很高的部队转业干部,一位是一家工厂的高级钳工,大概五十多岁吧。每天晚上都坚持读书到深夜,令我敬佩,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是我学习的楷模。

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读书是贯穿一生的事。但是,我想在我们一生中究竟有多少时间能用来读书呢?据统计学家计算,假定一个人的寿命为100岁的话,那他吃饭、睡觉、工作、娱乐、生病、做家务等会花去92。5年,剩下的7年半,即2737。5天,才是用来读书的时间,而这一点点时间还有事实防备“临时外出、紧急意外事件、没有计划与目标的瞎忙乎”……由此看来,人的一生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而这很少的时间如果不是用来读书学习,而是像阔少乱花钱一样随便的掷掉。岂不是很可惜吗?钱用去了还可以再赚取,可是时间糟蹋了却不能重新找回。

这样的体会可谓至深,那就是——通过长期的读书能够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充实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成为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无论一生中遇到什么样的风浪坎坷,都能够保持一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平常心态。这样的人却时在物质生活上清贫寒酸,但绝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名声地位上也许并不显赫,但在精神上却属于“打不倒的巨人”孔子生前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贤者安贫守道,其心志系于精神世界,根本无闲暇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和官场得意的快感,这样的人被孔子连连称贤,很是了不起,让人倾慕。其实,孔夫子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据说他晚年酷好读《易》,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以至韦编三绝(连接竹筒的皮绳子磨断三次)。除此之外,还真没听说过孔子在物质享受方面有何特别的欲望和奢求。

一个人通过自学的读书可以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书中有奉劝、慰藉、理解,有大师陪伴你在思想、探索。在孤独的雨夜独自打开典籍,就像叩开先哲圣贤的大门,屋内春意盎然,阳光盘桓。老庄的棒喝,惠特曼的诚挚解怀,鲁迅的投枪匕首从你脸边搜搜掠过……我们与大师们超越了时空的阻隔,都成了好朋友,且一呼即来,从不反目,不亦乐乎。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能真正踏下心来读书的人并不多。因为我们所受的诱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稠密,我们的虚荣往往使我们更在乎那些外在的亮眼的东西,而对于读书这种费时却健心的事往往不屑一顾……是的,我们喧嚣的心灵已经难静下来与读书默默地相对,即使也还有一些痴情的读书者在为书籍作最后的守望,但书在很多时候不是被附庸风雅当成了饰品,就是在“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的托辞声中蒙上了岁月的风尘。

一千七百多年前,曹操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书,可使我们回到过去的时光,更可以使未来的时光延长或缩短,可以使人们的生命获得更大的价值。

书到用时方恨少,今天我写此文章,也是对自己的一大指责,人生中的遗憾。开头提到的两位网友朋友,文化底蕴很深,出口成章,满腹经纶,这和平时读书是分不开的,我非常赏识他们。在今天的精神领域里,还能执着的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第4篇

我非常喜欢读书,每次读书时,书笔记总是要写在书签上,把书里的意思,经过读,变成感想,抄在书签上。

还记的高尔基讲过的一句名言: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见,高尔基也是一为爱读书的人。

我读过一本叫《想变成人的猴子》的书,作者是杨红樱,这本书里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这只猴子异想天开,一心想变成人。笑猫再三劝告,可猴子不听劝言,闹出接二连三的笑话。第三层含义就是,杨红樱作为童心的儿童读物编辑和儿童刊物主编。这本书中她把笑猫比喻成家长,把猴子比喻成我们自己,就像无知的猴子一样,我们如果异想天开,不好好学习一心想着怎样长大以后有一番大作为。而家长不断地劝我们走出幻想,可我们不听,反而越陷越深。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犹太人那里,每当孩子过周岁生日时,犹太人家庭就会举行这样的仪式:母亲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

书是甜的,当你聚精会神地读书时,你就会感到知识像蜜糖一样流进你的心怀。合上书,你会无比满足地回味刚才流进你心中的那些知识。

书是甜的,快翻开你的书,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去尝一尝书的蜜糖吧。

第5篇

看过了《暮鼓晨钟》,再看《慈禧前传》,大清朝的历史,就是一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剧本。也许,哪个朝代都是如此,就算是在当下,亦不例外。想起一句话: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孝庄也好,慈禧也罢,不过都是踩在了多而滚和恭亲王肩上得到那万人之上的地位。孝庄是个太不平凡的有大智慧的女人,注定了不能寂寞。二十多岁的皇太后,用尽了多少心血耗尽了多少心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算计着先后将顺治和康熙送上帝位的宝座。还要让一个可唾手可得大清江山的男人多尔衮心甘情愿放弃帝位,辅佐自己的儿子做皇帝,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即便是她与多尔衮有旧情,这期间也失去太多,值得与否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深切。与孝庄的不能寂寞相比,慈禧则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从“天地一家春”到垂帘听政,也是机关算尽。如果文宗与恭亲王之间兄弟失和,慈禧是不会有可趁之机。假设顾命大臣中有恭亲王,能够和肃顺相互牵制,祖宗的法制不会变,大清末期的历史恐怕也会改写了。女人和男人同台演出,演绎了一场历史的戏。只是,荣华富贵一手遮天的权利亦不能帮助她们多活一天。不幸生在帝王家啊。成天算计着别人,又提防着别人算计,生亦无欢。

那日,看了香港电视台的《金枝玉孽》,剧情早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可谁又能说那深深的帝王之家中,不是最能藏污纳垢的地方?不知道生活在帝王家中,面对那么多的你争我斗是怎样的心情?不知道那时候的女子,怎么去容忍男人的三妻四妾七十二嫔妃?有得宽容才叫贤淑,能够容忍才叫有德。我想,就是现在的男人,也都希望自己是古时候的九五之尊,能够坐享齐人之福的。现在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如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各自心怀鬼胎,机关算尽。男人和女人,都有着不同的贪婪欲望,不过是有些人的欲望没有被现实所勾起罢了。

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越大,却越是不明白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名为利,到了也就只能占个一身之地。人分三六九等。男人大多数一生都在追求地位名利,就像马原所说的那样,不过是为了得到权利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征服的欲望。他们需要别人用敬仰的眼神去看待他们,他们需要那种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成就感,到最后,就是为了征服他们所要征服的人,和一切!得到了,还得要更加费心地巩固地位,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这令人炫目的权利地位。做人真的很累很累,有几个人是真正为自己而活呢?有时候会想,若是我出生在古时候官宦家庭,会不会也有很大的野心呢?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他们居然说都我一定是有野心的女人,而且武断刚愎自用。有些道理吧,毕竟他们旁观者清。只是有一点,我倒觉得没有女人天生野心大,大多是生活的经历逼得她们不得不如此。十五年前的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象今天这样。看着以前的照片和录像,真的做梦想不到自己那时候单纯得近似于蛋白质。可能是我的脾气越来越不好,才会让他们有这样的感受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便有心想再回到从前的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我能做的,是要好好再多读点书,让自己变得充实一些。我既不要做孝庄,更不要做慈禧,我只想做一个普通平凡的小女人,就连做好这点,都不太容易呢。收回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幻想,务实一些,回到自己的轨道上。

不能改变什么,但可以倒空忧伤,让自己快乐生活。不为凡尘俗世的事情浪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该来的让他来,该走的让他走。巴尔扎克说:“生活本来就是一场烦恼,我们还在不停地制造灾难”。多么尖锐啊!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应该知足了。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下去吧。至少,衣食无忧。其他的,少想或者不想为妙。闲得无聊的时候,想想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吧,比起他们,我简直就是在天堂里生活,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写下如此文字,仅以自勉!

第6篇

一本书的智慧并不在书内,而是在书外,通过过读一些书,使我们了解并掌握了平日里我们不知的大悟大彻,从而能够结合自身灵活运用在生活中,才读懂一本书。

就说写作吧!它就来源于我们平时的积累。“一口吃不成哦胖子”的确如此。写作文就是例子。在平时我们要积累了。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能利用上,自己积累的词语、成语、名人名言等,就会使白开水似的作文变得栩栩如生。但是只积累是不行的,要学以致用。但是只学习不思考也是不行的。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虽然知道读书,但不如懂书的人。人虽然懂读,但是不如以书为乐的人。这也是孔子曾经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温故而知新”我们不要像狗熊掰梆子那样,捡一个丢一个,我们要把这些知识,放在我们的脑海里,把他锁住,不要让他“飞”走了等到再用的时候,打开那把锁,取出知识。你读的书多了,在写作的时候,就会轻而易举的写出非常完美的一篇作文,不会绞尽脑汁的想。

这才是读书的真正含义。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识,是生命的守护神;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在母亲膝下,津津有味地听母亲讲《白雪公主》,《灰姑娘》,《阿拉丁》等驰名中外的童话故事,我不厌其烦地听着,自己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置身于童话世界。那些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它们善良,它们淳朴,它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撒下了一颗颗善良的种子……

稍大一点,我就开始自己借助拼音阅读一些较为浅显的童话了,如《狮子王》,《丑小鸭》等等。我看了以后感触颇深。

再大一点,母亲便给我买来许多深刻的文学等方面的书。我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我从中知道了简爱悲惨的人生;知道了成吉思汗这位一代天骄……我似乎看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驰骋沙场的壮观场面;看到李世民南征北战,创立大唐这个泱泱大国。我尽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些书,使我了解了辉煌灿烂的悠久历史,丰富了我的知识,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迷茫。我坚信:知识,可以创造金钱,可以创造财富,可以塑造出一个有用的人才。

正因为我博览群书,我的考试阅读只扣了1、2分,有时甚至1分也不扣。是书帮我理解了短文中深邃的意思,我成了读书的受益人。

不错,阅读和看电视同样能获得知识,读小说是所得到的是细致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不可磨灭的感情,但影片和卡通,虽然也能使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

第7篇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

近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的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显然,我离理想的教师还有一大截,我还不是一个用心去教学的老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现在的孩子读的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学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的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我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理想的教师是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师,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第8篇

所谓的读书无用,不过是你在漫长而又枯燥的求学中,没有获得多少实践的机会,便以为来不及施展的,是真的无用。就像你在做生意的起步阶段,总是入不敷出,所以你便以为那些付出全是白费。事实上,营业额在不断增长,只是还未突破盈利的点。一切学过的东西都是所得,只是你忽略了自己在不经意间到达的境界。

一加一等于二是所得,你姓甚名谁如何写是所得,人遇到强者,生物的本能会让自己产生惧怕,但拥有了知识与思想,你便会思考如何避其锋芒,甚至逆势而起,这些都是所得,只是这些成就已在冥冥中获得,你尚未发觉。

人在少年的时候,总以为读书辛苦,这经历就像你抱怨自己年值芳华时,忽然生出了丑陋的青春痘。你以为它无端占用了你的生命,于是在思想里,痛苦的煎熬与美好的想象激烈冲突。其实它们都是你人生必不可少的阶段。唯一不同的是,青春痘你保养的再好,终会留下疤痕,但书哪怕你只读一本,都会把美融入自己的灵魂。

多年后,在他乡的某个夜晚,你会不由自主吟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遇到爱人的某个时刻,你会突然想起“此情可待成追忆”;在人老珠黄的某个午后,你会黯然神伤“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蔡康永说过:“读书,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那些看似无用的经历,正是我们区别于别人的意义。

第9篇

今天下午,我偶然间读到这样一句话“世间美好的事物都是有美好的频率的,只要我们能保持这个频率,它带给你的轻松会让你惊喜不已。”

频率究竟是什么呢?在物理上,对“频率”一词做出了解释,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

在我个人的生活里,我把频率理解为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同时给自己设定好合理的时间。

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背15个英语单词,看一篇英语文章。以前是因为高考的需要,现在反倒成了我自己的一个固定习惯。有时,频率就是在这种对小事的坚持中慢慢产生的。所以,现在的自己认识比较多的单词,看英语文章时都极少查阅字典。于我而言,这就是一件美好的小事。

我每天早上起来,都坚持用清水洗脸,再用常用的八杯水洗面奶,可能这个牌子并不著名,但是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用清水洗好脸后,我用干毛巾轻轻地把脸擦干净,然后再涂爽服水和护肤乳,做好简单的护肤工作。

每当有人问起我的皮肤为什么这么好时,我只是笑着告诉她们:“每天坚持把脸洗好就行了,然后做简单的护理工作就好了。”

可是基本上都没有几个人会这样去做,因为它只是我自己一个人的频率而已。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频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期待遇见的小美好。

所以,由频率带来的这件美好的小事,需要你自己慢慢坚持才能有所体会。

第10篇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14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在罗马的青年旅馆遇见作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表现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的怎么样”和她很自然地回答我的问题时,我感到乌塔很有礼貌,对人热情,善于交朋友。而我却恰恰相反,不要说见陌生人了,就是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个招呼,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不礼貌,冷冰冰的。

从乌塔14岁就能一个人游欧洲这件事,我联想到中外父母爱孩子的不同方式。外国的父母会比中国父母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比如: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外国的家长会只说几句鼓励的话,就各忙各的去了。而中国的家长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抱起孩子,亲亲搂搂。

我又想起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三年级的时候,腾钰含约我到新华书店,我向爸爸妈妈说明情况准备走的时候,却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没有一个大人的陪同,万一出了事咋办?”爷爷也急着说:“就是就是,万一出了事,我就见不到我孙子了,别去了,宝贝!”

不就是新华书店嘛,红绿灯都不过,哪有多远啊!后来,我使出独家绝门秘籍:哭,拼命地哭!但无济于事,书店之行就这样泡汤了。

哎,我和大胆、独立性强的乌塔差的有十万八千里呀!真希望我的爸爸妈妈,所有中国的爸爸妈妈也都好好读读《乌塔》这篇文章。

?乌塔》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很深,首先我想对家长说:“给孩子多一些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吧!”其次,我想对和我一样大的中国孩子说:“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要像雏鹰一样在风雨中成长!”最后,我还要对乌塔说:“我一定要向你学习,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把自己培养成自立、自强的人。”

第11篇

我们常说言多必失。我在《总结》中曾经写过,经常有一些年轻人问我该读什么书,那时我无法预知自己的回答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自此以后,有许多读者给我寄来各种信件,他们想知道我究竟给出了什么样的建议。我竭尽全力写信回复他们,可是,一封短小的信不可能完全说明我的想法。太多读者想知道我的择书建议,鉴于这种情况,我索性根据自身经验归纳总结写成文章,以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享受,并且有所增益。

阅读理当成为一种享受,这是我首先要强调的。当然,也有许多书是我们必须要读的,因为某些时候,读书只是为了考试过关,或者得到想要的资料。我们阅读这类书的目的是接受教育,读了全书没有枯燥的感觉,就已经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我们读这些书,不是为了从阅读中获得享受,而是迫不得已。我要谈及的“阅读”要把这些书排斥在外。我下面谈到的书,给不了你学位和谋生技巧,也给不了你船舶驾驶技术和故障机车的维修方法。但是,如果你能够享受这些书,就能把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有些好书不容错过,否则就是一种损失。一些业余时间比较充足的成年人可以读一读这样的书。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我所说的“你”。书虫不包含在“你”之中,因为他们容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寻无人问津的孤僻小路,从找寻那些早被束之高阁的好书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我在这里要说的书,是那些真正的好书,是那些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被认为是经典的好书。这些书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读的,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些书。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书不仅受到许多权威评论家的推崇,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普通人读这些书会感觉枯燥,但学生们却会把它奉为必读经典。

我们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然而,使一些人快乐的东西一定也会使另一些人快乐吗?谁能够向我们保证呢?追寻乐趣并非是不道德的行为。乐趣本身有什么不好呢?聪明人之所以放弃对一些乐趣的追求,不是因为讨厌乐趣,只能在感官享受层面停留下来,而是因为追求乐趣有时候也会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在一个时代中,最聪明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发现了最大最长久的满足是汲取知识。想要不断受益的人,可以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很少有什么运动可以带来持续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一般在我们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同时代的诗人也有可能把丰厚的宝藏留给我们,所以一样值得我们铭记。有一本诗歌选集我不想提它的名字,因为写得确实不怎么好,它可是我所知道的当代唯一一本了,真的很不走运。莎士比亚既是英国最卓越的诗人,又是民族的骄傲,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把他的悲剧拿来读一读。如果有谁对莎士比亚的剧本比较了解,有着优雅的品味,有着深厚的知识,并且判断严谨慎重,我希望他能够编出一本莎士比亚的选集,节选他剧本和诗歌中一些经典章节、段落,就算把单独的句子收集起来都行,如此这般我就可以随时读一读身上带的书,以满足诗歌滋养心灵的需要。

第12篇

以前断断续续读过一些龙应台的短文和语录,知道她是台湾人,做过台湾的文化部长。偶尔看到家里一本《目送》,好像是儿子的老师推荐儿子读的,于是取来读读。也许是和作者年龄相仿的缘故,这一读,引起了一点小共鸣,于是断断续续坚持读完了。读完每章每节,然后整体回顾,这是我读书的习惯。这一回顾,有几点感触,记录如下。

全书三个部分,1、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2、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3、满山遍野茶树开花。第一部分,主要讲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有事业,三者如何兼顾,一路前行。第二部分,主要讲自己的游学生活,日常生活,其中的感悟。第三部分,主要讲父亲的晚年生活,以及为人儿女,怎样送别父亲最后一程。全书溢满温婉之气,柔情蜜意,雍容,恬淡,而又有挥之不去的无奈和哀伤,是真实人生的真实记录。

诚如古人言: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乐窝。做儿女的,必须为父母养老送终,陪父母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方是尽到本分;为父母的,把儿女育到自立,即当放手,交还社会,不可把他(她)当作私有财产,方可心态平和,少些烦恼;至于自己,须得尽量安身立命,尽量独立自主,不要有依靠儿女之念想,虽显无奈,但可得很多意外之喜。

人生就是:目送儿女渐渐地,渐渐地离开自己,远去,远去,头也不回。无奈。目送父母渐渐地,渐渐地,老去,老去,怎么也拉他不住。悲哀。

第13篇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前时,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着这句话,我就又想起了在两天前读过的《简·爱》。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简。爱的小姑娘,从小就父母双亡。她从七八岁开始就在他的舅妈——里德太太家居住。但是舅妈并没有善待她。她天天把简关在“红屋子”里。她的哥哥姐姐也都对她不好,天天都打她,骂她。而后来,她去了一所“慈爱”学校。所谓的慈善学校其实就是折磨女孩子的地方。天天的饭只有臭肉片和坏土豆,好的时候,只有一片面包。而在这里,是一种打着慈善口号去打压女孩子的地方。从这里,我体会得到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后来,简去了一个地方当女家庭教师,从而认识了这所房子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并爱上了他。最后,在经历了种种变故后,简。爱成功地与罗切斯特先生结了婚,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禁产生出一种对简。爱无尽的敬佩和尊重。她的性格是不屈服的,是清高的。当她受不了舅妈对她的嫌恶时,就奋起反抗,第一次赢了她舅妈,用一种反抗激烈的语调,憎恨着她的舅妈,使舅妈头一次去躲避她。当她在慈善学校,认识的一个叫作海伦的朋友,在受到了老师的羞辱后,是沉默的,也去承受那些本不怪她的错误。而简,往往在老师背后去批评她们,用愤慨的语调去为海伦分辩。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简在离开罗切斯特家后,曾经向别人乞讨,要饭。但在被人误会后仍会为自己申雪。在这件事中,体现了她也有自己的尊严。

我要象简。爱学习,学习她不屈服的精神,那样才会得到美好的结果。

第14篇

“布里丹选择”的故事很有趣:有一个外国人叫布里丹,听到驴子饿得咕咕叫,就牵着它到野外去找草吃。看到左边的草青,便把驴子带到左边;看到右边的草更青,又带驴子跑到右边。放眼一望,远处的草又青又嫩,便连忙牵着驴子跑向远方……就这样反复折腾,始终拿不定主意,结果驴子就饿死在寻找更好草料的途中。

就像人无完人一样,决策永远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永远没有最佳的方案。不能为了追求决策的绝对正确,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犹豫不定,让绝好的机遇失之交臂。

校长要拓展决策的视野,就必须力求做到:放眼全局、全盘考虑、设想后果、抛弃偏见、多谋善断。

校长的主要职能是决策,其决策要正确科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多谋善断。要体现“多谋”,要求校长一方面要广泛收集信息,另一方面要集思广益。在体现“善断”上,要突出重点、把握时机、敢于独断(不是“独断专行”,而是更高境界的决断。),还要按照严密的决策程序,即判明问题、明确目标、拟订方案、权衡选择、有效执行、追踪反馈六个程序。

在日常学校管理中,自我感觉有时很果断,有时就犹豫不决。记得三年前,我刚到学校时,发现每到放学,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又像是百米冲刺般的奔向学校大门口。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学生不排队放学呢?经过调查,以前学生少,每个班只有20多个人,教室离学校门口也近,还有个别学生会被留在教室值日,所以一直也没要求学生排队放学。当时我想提出让学生排队放学的要求,试着随口说了一下,老师们都不愿意,觉得太耽误事。我又观察了一个星期,发现:随着学生的增加,这种学生离校方式很不安全,低年级的学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万一有一个学生跌倒,摔得痛不说,就怕后面的学生再次摔倒。于是,我在办公室放了放学时学生离校的照片和视频,指出这样存在的问题,在会上提出排队放学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方案:学生在班级门口整队,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负责护送学生到大门口,班子成员亲自带领护路队的教师在校门口疏散交通,做好监督。并在校门外的路边为每个班划定接送范围,以利于交通的畅通。经过长期的坚持,排队放学已经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样做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也受到家长的好评。从这件事上,我感觉在进行决策时,校长不能求得意见完全一致,只要对学校的发展有好处,校长就要当机做出决断。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反思、去领悟、去分析,用书中的理论对照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15篇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过瘾的书了!那天从网上买了毛姆的两本小说,当时看到有这一本,看到评论中好评居多,便加买了这本《毛姆读书随笔》。前几天终于忙里偷闲,先看了这本书,结果是一开篇便被吸引住了,不忍释手,以至于前两晚熬夜把它给看完了。

很认同毛姆的看法,读书是一种享受与娱乐,当然这种娱乐是精神上的娱乐。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喜欢的书才会用心读,如果文字可憎,读之无味,那远不如花时间去散散步好了。

毛姆是个读书人,所读的书涉猎甚广,在这本随笔中,他主要记述了自己对文学名著及哲学书藉的体会。我觉得他像个文化导游,带领读者去拜访欧美文学名家,像狄更斯、简·奥斯汀、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一批十九世纪的大师。

毛姆以说故事的方式,将作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和作品成就一一展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品背后的一系列的奇闻趣事,而且难得的是毛姆并没有给文学大师们作任何粉饰,树立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向读者揭示其真面目,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故事,这对于读者去理解原文学原著大有帮助,而且他对作品的评析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说出其主要的精神内核,风格特点,然后点到即止。

由于毛姆的文笔生动风趣,情感真切,叙述又逼真传神,所以真是好看!所以读他的随笔,不仅能获知很多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是一次愉快的精神畅游,虽然他介绍的很多文学作品我并未读过,但是却生出兴趣想去一读了。

译者刘文荣的译笔特别好,晓畅通达,意韵俱全,难得!好读书的人不读这本书,遗憾。读书是一种享受,读这本书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好读书、爱读书的人是幸福的。

★其他类似内容

12023护理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5篇

2023护理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5篇

在2023年,护理工作得到了新的变革和突破,各地区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为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查看剩余 83% 2023护理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5篇

2工厂实习总结3篇

工厂实习总结3篇

这是一篇关于工厂实习总结的文章,通过实习中的经历和反思,分享关于工作、团队协作以及个人成长的体验与感悟。...

查看剩余 86% 工厂实习总结3篇

3中班下教案7篇

中班下教案7篇

本篇文章介绍了中班下教案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等。这些教案将帮助中班教师们更好地教学,提高幼儿的...

查看剩余 84% 中班下教案7篇

4实习个人总结14篇

实习个人总结14篇

本文主题为实习个人总结,探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通过总结与反思,希望对读者有所启...

查看剩余 74% 实习个人总结14篇

5教育实习总结26篇

教育实习总结26篇

以下是一篇关于教育实习总结的文章,总结者通过实习经验,探索了课堂教学和学生关系的有效方法、技巧和策略,同时也发现其中一些...

查看剩余 89% 教育实习总结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