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建议7篇(孔子拜师:教学建议)
本文主要围绕《孔子拜师》这一经典教材,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该篇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材的解读、知识的传授和情境的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思想精髓,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第1篇
回顾《孔子拜师》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
教学伊始,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高山流水,探访圣人的意境,了解孔子,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但是在设计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点什么?有些不妥,这毕竟局限了学生的认识,若能让学生谈谈你对孔子还有哪些了解,想必学生一定会积极交流,也将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更加全面,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接下来检查预习,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列出了本课16个词语,量比较大,检查的遍数比较多,对于“风尘仆仆”等易读错的词语,朗读落实的还不够,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能读好的,一带而过。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二段对话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再读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
同时,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只顾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例如对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绍,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不够生动,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再如,对于曲阜的介绍,我只考虑,通过介绍曲阜引出孔子文化节向本单元主题*拢,因而影响了教学的主旋律。节外生枝的教学,并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益处。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第2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主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并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地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1)、同学们,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捧竹简,齐诵论语的宏壮场面大家还记忆犹新吧?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人所叹。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诵上几句孔子的名言呢?
(2)、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打开课后的资料袋,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3)、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写一写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我会悟。(学生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展示个性谈感受。(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2、孔子、老子是我的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课后多搜集他们的一些故事,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吧。
第3篇
曲阜(fù) 洛(luò)阳 老聃(dān) 孔丘(qiū) 仲尼(zhòngní)
3、读了课文,我认为孔子是个 的人,老子是个 的人。
1、读了曲阜何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想象一下孔子会遇到什么困难
3、阅读完书69页的资料袋,我知道了孔子的一些资料:
四、演一演:文中第2自然段中,孔子和老子见面的对话情境很有意思。请按要求完成各题
1、自己感情朗读这段话。2、在书上写写句子体会。3、自备道具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情境。
★★ 做题完毕后,请你读一读以上题目和答案,检查错漏,及时改正,为提高成绩给力!
第4篇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习根据具体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
3.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揭示课题。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这本书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我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直奔中心,提炼问题。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孔子和老子有什么品质得到人们的敬重?在学习完二、三两自然段,学生通过品读感悟了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后,再次让学生读这一句中心句,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我想这样会使教学显得清晰、连贯。
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围绕中心、品读感悟。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让学生找出能表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再通过读一读这些词语,播放风雨雷电声让学生感受孔子拜师路上遇到的恶劣天气,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同样,在教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人来理解就变得容易多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进一步感悟孔子的学习态度,这样,既符合重视句子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
课文中有一段描写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充满哲理,又生动有趣,读好了,老子与孔子的形象、老子的诲人不倦和孔子的学而不厌的精神自然而然地进入孩子视界、进入孩子的心灵。于是,我就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同桌读,指名读,全体学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感悟。
我的第四个教学环节是紧扣中心,谈孔子和老子。这一环节由“孔子和老子拜师的场面真感人,难怪成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师后,师徒二人的举动还让人佩服吗?” 这一问题引入,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读孔子有关学习的名言,谈老子是怎么教学的,进一步认识孔子和老子,使他们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丰满。
我的第五个教学环节是拓展延伸,语言实践。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对孔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写话与古人进行交流,激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我的第六个教学环节是以诗做结,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第5篇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先来相互认识一下。(指大屏幕)这是我的姓名,谁认识我姓什么?
我们姓鄢的人不多,但是我们家族历史上可是有过名人的。如:明末遁迹深山的高士鄢正畿,还有为民请命,志行卓越的鄢鼎臣。每当提起他们,我自豪极了!同学们,你姓什么?你们家族历史上有过哪些名人、伟人呢?
师:真羡慕你。你家有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还有皇帝,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
师:哦。唐代大诗人,人称“诗圣”,与刚才说的李白诗人,合称“李杜”。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历史人物还不少。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闻名世界的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出示孔子像)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古时候,人们把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男人成为“子”。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很敬重他,他去世以后,人们在他的家乡山东曲阜修建了孔府,孔庙,孔林(同时大屏幕出示三孔图片)来纪念他。每到孔子诞辰,人们就在这里举行孔子文化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参加祭孔活动。同学们,就这么一位学识渊博,影响巨大的人物,你们说他还需要拜师求学吗?
师: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学无止境”。(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生1:我想知道,孔子已经这么有名气了,他为什么还要去拜师求学呢?
生2:我想知道,孔子学问这么渊博,那么他拜的老师一定比他的学问还渊博,那么他拜的老师是谁呢?
师: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答案就在课文里。请打开书67页,仔细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词语。
生2:课文讲的是孔子觉得自己的学问不够渊博,就去很远的地方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老师刚才读书时,找出了几个生字(出示生字)你认识哪个?是怎么认识的呢?
生1:我认识“兼”,“道歉”的“歉”去掉“欠”就是“兼”。
生2:我也认识“兼”,刚才读书时有个词语“日夜兼程”。
生3:我认识“仆”,“仆人”的“仆”,有个单人旁。
师:“仆人”是指旧社会里被雇到家里当下人的人,所以是单人旁。
生5:我也认识“丘”。“乒乓球”的“乒乓”分别去掉“撇或点”就是“丘”。
生6:我也认识“丘”动画片中比卡丘的“丘”。(生笑)
师:我也说说吧。一堆堆的小土包,叫“土丘”,那么一座座小上叫什么?
生4:我给大家猜个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一根秃毛。(众笑)
师:“佩”除了有戴的意思,还表示心悦诚服,如佩服,敬佩等。
生1:我还认识“纳”。纳米是高科技,妈妈买的衣服是用线织成的,所以是绞丝旁,穿在里面所以加上一个“内”字。
生3:我认为师傅传授徒弟手艺得用到手,所以用提手旁,加上一个“感受”的“授”。
师:所以,提手旁表义,“受”表音,这是个什么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可以学汉字。下面,轻松一下,我们玩个游戏吧!
师:请两名同学。一人指字,一人猜字,我们大家当裁判。
生2:(指着“仆”刚要问,众笑。于是指着“授”问)是不是“传授”的“授”?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能掐会算。好,有机会在玩吧!
师:那么,这些字在课文里都组成什么词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划下来。
师:(出示词语)谁都认识这些词语,到前面领同学们读一读?
师:现在男生读一个词,女生读一个词,比比谁读得好!
众生:男生先读一个,女生在读一个,如此交替读词语。
师:下面开火车读。谁当火车头?(指名)你的火车往哪儿开?
师:看来几个词语是难不倒大家的。看看谁能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得更好呢?(出示带有“日夜兼程”的句子。)
生2:有感情地读。(将最后的“学生”读成“徒弟”)众笑
师:(板书“渊博”)“渊”指深,“博”指广。这里是说孔子和老子的知识深而且广。
师:古人兄弟排行,老大称为伯,老二称为仲,老三称为叔,老四称为季。孔子叫“仲尼”,你们猜孔子排行第几?
师:再比如说,一年又四个季节,第二个季节为夏季,所以又叫“仲夏”。
师:“曲”是多音字,读三声时,指的是“歌曲”。读一声时,有弯弯曲曲的意思。“阜”指土山。“曲阜”是个地名,古时候,曲阜城内有弯弯曲曲的土山,因此得名“曲阜”。
师:我这儿有几个词语,看看你能读准吗?(板书“老聃”指名读)
师: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示“品行”指名读)
师:同学们,我们和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做了朋友,现在,你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吗?
师:自己读一读。遇到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就顺了。
师:看读出来,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我们学习语文,不但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下面,打开书69页,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我们会写, 我们先来读一读。
师:如果这些字按结构分类,哪些字应该归为一类呢?
师:“品”字应单为一种结构,叫“品字结构”,那么还有那些字是品字结构的字呢?
师:好,同学们,在这些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生1: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迎”字里面不要多加一点或是撇。
生2:我想提醒同学们,“境”字右面中间是日,不是口。
生3: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尘”字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
师:那么,在这一类字中,哪个字你认为最不好写,想要老师跟你一起写?
师: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两边要怎么样呢?生3:左右两边一样宽。
师:写时注意中间三横之间的距离和长短。仔细看看老师怎么写。
师:谁把你写好的那个同学们看?(投影展示学生的生字)
师:同学们写得都很认真,只要我们经常临摹,经常练习,我们的字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还对孔子很老子两位大思想家有了一些了解。课下,请同学们通过读书,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孔子和老子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近他们。
第6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称老子为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邸宅。占地16公顷,各式建筑463间,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来,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占地21.6公顷,各式建筑466间。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二百多公顷,古木参天,碑揭林立。
曲阜“三孔” 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而著称,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第7篇
?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我进行了两次教学,第一次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最感动?说说你的体会。”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寻找感动自己的句子,相互说着受感动的原因。尽管课堂很热闹,但学生交流散乱,无法将对话引向深入。孔子和老子的形象并没有在交流中饱满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课后我反复思索:怎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走得更近,在深入思考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于是我改进设计,有了这第二次教学。
课件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看来同学们对“人们”这个词理解很到位?带着这份理解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自评:理解由浅入深,为后面问题的提出做了铺垫。]
生2:孔子和老子什么样的品行受到人们的佩服、敬重?
师:真是提问题的高手,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用书中的话回答。
[自评: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冒出了什么问题”这一启发诱导,营造了浓浓的问题情境,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
生:“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用心把“远近闻名的老师”念上两遍,怎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远近闻名?
师:(课件出示孔子简介)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师:可就是这样一位很有学问,看过很多书,学生很喜欢、很佩服,有很多人想拜他为师的远近闻名的老师却总觉得——(生接读)“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自评:通过推想形成前后反差,为学生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能感受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品行,请用课文中孔子说的一句话来回答。
师:所以,课文的结尾写道(课件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生:“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架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师:孩子,我听明白了,你把“七十多岁”、“头发胡子全白了”读得特别重,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老子年龄那么大,连头发胡子都白了,还亲自来迎候他的学生,我很佩服。
师:老师迎候学生让你很佩服,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师可能在这儿等候了一个小时,也可能等候了——
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亲自迎候远道而来的学生。所以,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课件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赶到了洛阳。”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让你体会到孔子去洛阳拜师的艰难。
师: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最能表达孔子去洛阳拜师艰难的词,你会选择哪个词?
师:整整几个月,一百多天呀,他可能在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师:是呀,日夜兼程地赶路为的就是早日见到老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理解,再来读读这段文字,相信这次你一定有更好的表达。
师:为了拜师求学,孔子克服了重重困难,所以,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自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想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教师要琢磨如何创设一种与文本相和谐的情境,建构一个以情动人的阅读话题,以动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传达作者的情思,使学生受到感染。]
生:“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
师:哪些词让你感到孔子和老子特别令人佩服、敬重?
师: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孔子、老子什么样的品行?
师:所以,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在课堂中能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关键在于老师是否为他们构建了一个精彩的阅读话题。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张口就答,教师零碎地问,学生简单地答,实为低效乃至无效的教学。适时提出具思考价值的问题,是沟通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为了让课堂真正成为对话的平台,教师在设计阅读话题时,要找到一个能辐射全文、思考度大,情趣浓的主问题,由此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其最近发展区,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对话。
在第二次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我以文章最后一句“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为支点,引导学生质疑,为全文的学习构建了一个主问题——孔子和老子什么样的品行受到人们的敬重?使学生的探究有了明确的指向,而且得以深入。
1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7篇
本文将分享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该方案包含了学前教育阶段的社会实践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规划...
查看剩余 85% 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7篇
2成长励志演讲稿7篇
“成长”是人生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历了无数失败与挫折的磨炼,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成长为精英...
查看剩余 73% 成长励志演讲稿7篇
3一周工作总结7篇
本周,我们的团队在公文撰写、编辑与审核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规范化的公文服务,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质...
查看剩余 76% 一周工作总结7篇
4广告公司实习报告7篇
这篇实习报告是某广告公司的实习生所撰写,主要记录了他在该公司的实习经历和所参与的项目。通过实习,他深入了解了广告行业的运...
查看剩余 86% 广告公司实习报告7篇
5商场营业员工作总结7篇
本文旨在总结商场营业员一年来的工作表现和经验,包括业务能力、服务态度、销售业绩等方面的评估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分享一些...
查看剩余 82% 商场营业员工作总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