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崆峒山的导游词范文2篇(崆峒山传奇:甘肃风景名胜之旅)
甘肃崆峒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崆峒山为主体的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历史。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历史沧桑与宗教文化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和旅游资源。导游词将带领游客领略崆峒山的壮丽山河、神奇地貌,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宁静恬淡的生态环境。
第1篇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崆峒山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和道源圣地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第2篇
游客朋友们,崆峒山素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被誉为西北的道、佛宗教圣地。据史书记载,崆峒山在隋朝统一之后获得了一个安定时期,于是唐朝便有僧人、道士先后开创寺院和宫观,其后,经宋、元、明、清直到民国,历代皆有兴建或重建。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琳宫梵刹达42处,房屋650余间。其显要者有八台九宫十二院。那么在鼎盛时期究竟有多少建筑群,现已难细考,但旧说中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却实有所指。八台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台以及八仙台、灵龟台、赵时春读书台。九宫指的是问道宫、王母宫、紫霄宫、飞升宫、南崖宫、净乐宫、太清宫、遇真宫、子孙宫。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法轮寺、宝庆寺、真诚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鹤洞、广成洞、钻羊洞、朝阳洞、老君洞、金银洞、归云洞、玉女洞、灵官洞、三教洞等等。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中台,依次环绕着其他宫台院落,登高俯视,它们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向四面八方舒展开来,非常的漂亮。这里海拔1800多米,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如果您有兴致,不妨在这里留影纪念。 大家注意看,我身后这块崆峒山纪念碑,它是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同志1986年5月19日来平凉视察工作时亲笔题写的(碑立于1992年),碑后这座古庙错落、雄伟的山峰就是我们将要游览的道教圣地主峰——马鬃山。
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座两层阁楼式建筑叫做三皇楼,它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上层东面彩塑有三位古代帝王,俗话说:天皇伏羲创八卦,地皇神农尝百草,人黄轩辕创文明,说的就是他们三位。
眼前这块石碑叫做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纪念碑,在《史记》、《汉书》中记载,秦始皇一次登临崆峒山,而汉武帝六来平凉两次登临崆峒山。为什么皇帝对崆峒山如此的情有独钟呢?一是因为他们都好神仙,仰慕黄帝问道之事,另外,由于在秦汉时期,崆峒山是连接关中和陇右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之说,成为各种军事力量争夺的主要目标。碑后这两棵高大的油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诗称赞说:亭亭将军松,宜雨更宜风。磊落连云表,峥嵘出地中。
那崆峒山的山名由何而来呢?古往今来说法很多,但是有考证的有三`种:其一:崆峒山的洞穴很多,最出名的有玄鹤洞和崆峒洞,这些洞穴或伏于地表或在悬崖峭壁之上,因为洞穴多取其空空洞洞之说;其二:崆峒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它强调了道教空洞、无为的哲学思想;其三:崆峒一词在古代本无山字偏旁。它本是一个氏族部落荒而逃族语言的音释。它所表达的是一个方位或这一区域所有部落的总概念。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北斗星正下方为空同。另一部典籍《汲冢周书》中更是一步解释:正北的大夏、莎车、月氏、空同、姑藏等下部族统归空同。部族融合发展并消亡后,中心区域的名山加以山字偏旁专用指山。其实古人对这一地域概念相当清楚,从唐代李白、杜甫,明代吕大器,至清代林则徐诗中所提到的崆峒大体指一个大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大致范围是东起河南汝阳,西至甘肃河西。中心区平凉可能就是商周时期十大部族中空同族的居息地,所以统称为崆峒。
大家请跟上队伍,前面就是检票处——朝天门。我们看到朝天门两侧有四只石山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最初山上要修建宫、观、道路,依靠人力把建筑材料运送上去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人们发现山羊是偶形蹄,擅长走羊肠小道,从此山羊就承担了驮送材料的工作,后人们为了纪念山羊对崆峒山的贡献,就把它塑在了这里。
朝天门始建于明代,门楣上朝天门三个大字是由平凉著名书法家张秀民先生所书,崆峒山三个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两边的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阕,雾海浮槎诣道门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这里供奉的是道家的护法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原名王恶,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与金鞭。
俗话说:王灵官,保平安,那大家赶快穿过朝天门寻求平安吧!
崖壁上有两块石碑,左边是清朝康熙年间平凉县尉李瑛题咏玄鹤所雕刻的诗文,元鹤高飞唳碧天,一身清澈到人间,千秋遗有仙禽在,何事而今道不传,相传玄鹤乃广成子的仙童所化,是崆峒山的仙禽。右边是1994年吴冷西先生敬献的观音画像碑,佛教称其为观世音菩萨,道教奉为慈航道人,是佛、道两教共同供奉的一位尊者。这块石碑也是崆峒山唯一一块青石碑 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攀登669级台阶才能到达隍城,由于台阶比较多也比较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这座两层三楹式的石窟建筑就是药王洞,它始建于明代,里面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中),扁鹊(左)、华佗(右)。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关他的故事很多,据说他曾到崆峒山行医采药三年之久,所到之处为人治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医德非常高尚。而且他还治好过泾河龙王背上的肿瘤,为老虎取出卡在喉咙里的碎骨,龙虎为了感谢孙思邈的恩情,就充当了他的坐骑。我们这里的供奉像就是依据坐虎针龙这个传说故事塑造的。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而痊愈。但华佗为人耿直,不愿侍奉在曹操身边,遂将华佗逮入狱中,后来竟残酷地杀害了华佗。华佗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麻沸散施行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医学家。编成了五禽戏后在狱中整理了《青囊经》。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顺着我的右手边,大家看到的这个小山峰叫做蜡烛峰,每当冬雪春融之时,山峰的积雪就像蜡烛消融一样缓缓而下,非常漂亮,此景被誉为崆峒山十二大景观之一——春融蜡烛。明代诗人罗潮有诗赞曰:山游若不早,况值青春好;只恐月光移,蜡烛夜皎皎。。
朋友们,请继续随我往前走,有句话这样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大家加油,一定能够登上皇城。
我身边的这个建筑叫做遇真宫,它是明代仿武当山的格局修建的,里面正中供奉的是无量祖师,两侧分别供奉的是太乙真人、妙乐救苦天尊,无量祖师即真武大帝也。也称玄武。玄武也是神名。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后汉。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玄武之道家所奉之。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玄郎之讳,改玄为真,后世道家祭真武,并以龟蛇二物之像置于身旁。道经曰:天尊为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坠入地狱的大神,每年11月11日,受苦难者只要乞求,呼叫天尊之圣名,就能得到救助,解厄消难。太乙真人誓愿度人鬼,旨在罚恶扶善,罚恶只是纠转世人祛兽性,返人性。侧面墙上雕刻的是无量祖师遇真图和拜师图的壁画。相传无量祖师是净乐国的王子自幼非常信道教,17岁便放弃了王位,首先他地去了武当山修行了42季,后来到崆峒山修炼,刚好在这里遇上了点化他成仙的太乙真人和秒乐救苦天尊,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故事,所以修建了遇真宫。
这边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台阶就是上天梯了,它始凿于唐贞观元年,历代都维修过,现在看到的是1994年彻底维修后的。台阶总数为669级,现在还有369级,3表示三星高照,代表吉祥如意。6代表六六大顺,9代表九九归一。这里的坡度是45度、60度和75度,民间用这样一首诗来形容上天梯的:一寸仅一步,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这足以证明上天梯是多么的艰险。不过不要紧,民间还流传一句话:不上崆峒枉为人,下了崆峒不识人。说明要想得道成仙可是要付出努力的。石碑上上天梯三个字是由建设部原副部长叶如棠先生所题写的,崖壁上上天梯三个字是由甘肃省原政协副主席韩正卿先生题写的,崆峒仙山四个字则是由山西省著名书法家吴三大先生题写的,现在我们就开始攀登天梯吧。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走完了45度的天梯,您现在所站的地方就是黄帝问道处。轩辕黄帝生活在距今约5000年前是有熊国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长于姬水,改姓姬 。其母名附宝,以戌已日生黄帝于天水。清水县三门乡有三皇沟,又称轩辕谷。《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于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这里虽用汉代的观念追述远古之事,但却向后人提示了黄帝、炎帝同处神农氏世衰之时。在那部落间战争纷起之时,黄帝以其非凡的才华,率领其部族,兴起于姬水。与此同时,炎帝部族兴起于姜水。在氏族部落的不断繁衍过程中,炎帝部落与九黎族部落发生冲突,炎帝战败,向黄帝求援。黄帝和炎帝联兵,与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发生了涿鹿之战,蚩尤败北。战后,炎帝恃强,欲侵凌诸侯,黄帝规劝无效,便发生了阪泉之战,炎帝战败。在那乱世中,凡有不顺者,黄帝就从而征之,以战争手段制止了各部落间的混战,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从而促进了各部族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史记五帝本纪》还记载了黄帝曾: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于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迂徙往来无常处。可见早在5000年就有轩辕黄帝问道的史实大家抬头看,崖壁上红色的木阁子就是广成子的悬棺,里面供奉的是广成子、赤松子还有跪着的轩辕黄帝,相传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了1200多年,他成仙以后将自己的法体留在了这里。广成子传为黄帝时人,居崆峒山石室中,一千二百岁不尝衰老。其传说首见于《庄子·在宥》,其后之《神仙传》、《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三洞群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消摇墟经》等均有所载。《庄子·在宥》云: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山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哉??于是黄帝闲居三月,不问政事,然后再见广成子,问以修身之道。广成子告以至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轩辕黄帝为什么要跪着呢?因为他曾今三次来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但前两次都没有得到广成子的召见,后来他遇到广成子的仙友赤松子,《列仙传》记载:赤松子者,神农氏雨师也。是服食水玉而成仙的。赤松子点化他: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意诚百道通。轩辕黄帝受到了启发,他便回到山下以膝代步跪到了山上,这次他的诚心终于打动了广成子,广成子便把治国之道、养身之道、为人之道所蕴含的精华都传给了他。 悬棺下面有四个回文字:鹤飞龙翔,它是清朝末年任平凉知府的王学伊(文水县人)先生题写的,这几个字很有特点,您不论从左读或从右读,都可以读的通。旁边这个石碑上雕刻的就是轩辕黄帝教老百姓耕种、筑屋、狩猎、冶炼、骑射的场景,这幅图充分展示了轩辕黄帝对
人类文明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旁边这个天然洞穴叫做南崖宫,据说是广成子以前居住、修道、炼丹的地方。好了,请大家继续往上走吧。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财神洞(又叫做黑虎灵官洞),这是崆峒山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众所周知中国民间财神,有文武财神之分,我们这里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赵公明,姓赵名朗、玄朗,字公明,终南山人。原是日精之一。古时天有九日,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后,变化为九鸟,墬落於青城山,变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赵玄朗却独化为人,避隐蜀中,精修至道。张道陵在青城山炼丹时,收赵玄朗护卫丹室。天师丹成,分丹饵之,遂能变化无方。赵玄朗食丹以后,其形酷似天师。天师遂命其永镇玄坛,故号玄坛元帅。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在他旁边塑有一只老虎,据说这只老虎非常灵验,若您哪里不舒服,就去摸摸老虎相应的部位,您的不适感就会逐渐的消失。有句话这样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我想用在这里比较贴切,大家不妨试试,或许会带给您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我看过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颇有几文钱,你也要,他也要,给谁是好?下联是:不做一点事,早来拜,晚来拜,叫我为难。看来财神告诉大家,要致富光靠上香是不够的,还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除了赵公明以外,民间亦有以关帝和明代无锡御城战死的何五路为武财神的。文财神有商朝纣王时期的比干,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29年。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传说比干心有七窍,因此非常贤明,为了劝纣王离开妲己,就剖腹摘心给纣王,出宫后他遇见一个妇人叫卖空心菜,就问人若无心会怎样?妇人回答:人若无心会死,比干听后大叫一声就死了。后来姜子牙封神时,把比干封为文曲星君,掌管科举考试,所以人们把比干奉为文财神。在民间,也有农民把土地爷奉为财神,因为他们认为土地是五谷粮食的根本。还有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也许是觉得生意要以信义为本,才能和气生财。现在要攀登75度的天梯了,这里比较陡,大家一定注意安全。 穿过二天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个红色的鞭子,相传很久以前,我们身旁这棵辽东栎树年久成精,危害上山的游客,赵公明知道此事以后,便降服了树妖,并且把自己的铁鞭挂在树上,起镇压树妖的作用,后人们就把它称为崆峒山的镇山鞭。
大家注意看,洞天下面的南墙上有块石碑,这是贺敬之手书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 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题咏崆峒的一首诗:斗星高坡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松拿宵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谭嗣同是1889年4月份来崆峒山的,当时山上桃花盛开的非常漂亮,他认为这里的美景可以和湖南张家界武陵源相媲美。
磨针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六角重檐砖石结构,是山上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物。这里是为了纪念黎山老母用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点化无量祖师修成正果的地方。里面供奉的是黎山老母、无量祖师以及崆峒山上所有神仙的牌位,在观顶上还有佛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哞。所谓六字真言即观音六字大明神咒,佛教传说是公元5世纪,天上降落到西藏乃东县永布拉康的玄秘神物之一。此神咒以六个音节组成,音译成汉语是:唵(一作嗡)嘛呢叭咪(一作弥)吽。藏传佛教认为六字分别代表五部心义(嗡代表佛部心。嘛呢代表宝部心,叭咪代表莲花部心,吽代有金刚部心,合四部心而成清静不染如莲花之事业,即羯磨部心),六字真言即总括了五部心意,是一切万法的原理。因此只要念此六字真言,循环往复,持育思维,念念不绝,就能除烦恼,绝尘念,悟真理,生欢喜,证净果,成就一切功德,死免入地狱而上升极乐世界。据说这六字真言很灵验,当你感到害怕和恐惧时,你就默念这六个字,你的恐惧和害怕就会消失,站在磨针观,您可以尽情饱览崆峒山其它各台的美景。 十二元帅殿是道教唯一一座穿廊式建筑,门楣上东瞰五岳四个大字是沈鹏先生题写的,两侧楹联:崆峒雄姿笑迎南来北往客,西镇奇观奉送五湖四海宾是原平凉地委书记丁国民先生所题。大家都认识这些元帅吗?他们就是姜子牙所封的八位雷门元帅和四位护法灵官,依次是刘甫、辛环、马岗、赵公明、温琼、岳胜、苟张、邓忠、陶荣、张节、庞洪、毕环,他们都是保平安的护法神。
三教洞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平凉知府顾光旭,初来平凉,便对崆峒名胜十分仰慕,于是任职不到半年,拔去冗务,到崆峒山游览。当顾光旭游至通往隍城山路时,看到岩壁下有一石洞,洞前几株枣树,盘曲如龙蛇状,因此取名枣龙洞。1915年,又在洞前绝壁上修延长了飞仙阁,南侧修建厢房四间。三教洞是一个呈半圆形的石洞,深约6米,宽约4米,顶部为弧形,洞内供奉儒、释、道三教始祖,其中释迦牟尼居中,老子、孔子分居两侧。显然,三教洞原是道教场所,后来演化为儒、释、道三教共存,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土生文化和外来佛教文化从冲突到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事实,由此看来,中华民族文化是一种开放的、博大的、多样化的文化体系。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老子被奉为始祖,他所著的《道德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但他却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的创始人是东汉顺帝时期的张陵,当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了天师正一教,正一二字的意思是正以驱邪、以一统万。因张陵创道有功,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张道陵,又因其弟子尊称他为天师,所以他创的道教叫做天师正一教。天师正一教还有一个名字叫五斗米道,凡是入道之人都必须交五斗米。天师正一教的道士属于居家道士,可以娶亲;虽然也讲斋戒但可以喝酒、吃荤;讲究随缘和积累功德。道教除了由张道陵所创的天师正一教外,还有一个大流派,就是金代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教,主张佛、道、儒三教合一,主要讲人生修炼方法,道士必须出家、投师、住庵、吃斋,不能结婚,崆峒山就属于全真派。儒家只是思想,并无有形的教派,因为汉武帝的大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孔子作为无形教派的教主我们也供奉于此。 大家请跟我继续往前走吧!没有结婚的朋友可要注意了,这个地方叫做千里姻缘一线牵,我们看到两边的树上挂了很多红线,它们都是南来北往的游客为了寻觅人生的另一半挂上去的。据说挂红线是有讲究的,如果你把红线挂的很高,说明你有攀高枝的想法,如果你把红线挂的比较低,则说明你有求小家碧玉的想法。
在参观皇城之前我为大家介绍一些道教中的礼仪,进殿前,一般不走中间门,因为中为大为上,是神道。人走左、右两边。左进时先迈左脚,右进时先迈右脚,注意脚不能踩门槛,因为门槛外为人,门槛内为神,门槛上则不人不神。参礼时,双手环抱如太极状,三拜九叩为道教中的大礼。
皇城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唐代时这里为崇佛阁,明代嘉靖年间由驻藩平凉的韩王和他的妻子郭氏捐资修建,面积约200平方米。道教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天上的反映,神仙住所应与人间帝王宫殿相似,所以,皇城所建殿宇在建筑风格上仿照中国宫殿建筑,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我们可以看到,从东台至皇城这一中轴线上,每座庙宇都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方正严整、中轴突出、纵深成串、左右对称、主次分明、高下错落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道教宫观建筑以神殿为主,以道众居室为辅的特色。1990年10月中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朱畅中、谢凝高对崆峒山建筑的评价为奇险灵秀、古朴精巧。
这里海拔在2035多米,古人题咏崆峒:遥看华岳峰三,俯视秦川弹一丘,山高平对月,寺回府看云。如果不登临皇城,你便很难体会这些诗句的妙处。
眼前这块峻极于天的牌坊就是三天门了,两侧有两只俊秀的石狮子,雄狮脚下踩有一个圆球,表示一环流宇之意,雌狮脚下踩一只幼狮,表示子孙可以绵延万世。殿门上方有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皇帝亲笔题写的敕赐崆峒四个大字。两边为钟鼓楼,专门为山上修行的道士提醒时间,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一词就由来于此。下面请大家进去参观。 这座建筑叫做太白殿,里面供奉的是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很大,现今人们对他的认识就是一位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老人,他忠厚善良,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内侍卫,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他也是一种自然物的神格化。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天上的金星称为太白,又叫它太白星。因为它是太阳系中第二颗接近太阳、又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所以人们很容易对它发生兴趣。起初,太白星被人们神格化后,把他描述为女性形象,根据早期道教经典的描绘,这位女神穿着黄色的衣服,头上戴着鸡冠那样的帽子,手里抱着一种叫琵琶的乐器。但到了明朝(1368年-1644年)以后,由于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广泛流传,而该著作中的太白金星是一位老年男性神,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接受了这一事实,因此他本来的神仙面目却被忘记了。太白金星是玉皇大帝的内侍卫,护法,相当于现在秘书的角色,他的特长是日行千里,夜观天象,并且能够听懂百兽的语言,业务非常繁忙,一种化身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他化身为三尊。大家身后的这块石灰石岩雕,名为五龙奉寿海水朝阳图,中间有一个绿色的寿字符,象征着道教长生不老、肉体成仙的修身境界。 离地八尺高的大殿叫做太上乾殿,又称为献殿或拜殿,是山上道士做蘸及做法会的主要场所。正中供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万范天尊,混元老祖、轩辕黄帝等诸位大仙的牌位。还保存了很多明清以来的文人墨客赞美崆峒山的碑碣木匾,有笄山灵树、泽润生明等等。下面请大家注意这块石碑,最下面有一只小动物,它叫做赑屃,是东海龙王的第六个儿子。传说赑屃是王母娘娘跟前的一个小侍童,有一次王母娘娘举办蟠桃宴,派赑屃前去邀请玉皇大帝,但是赑屃一路上只顾贪玩,竟然忘了时间,为此王母娘娘勃然大怒,就派他到人间来负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神仙背人是非常沉重的,石碑上面刻有很多人名,一个名字就代表一个人,所以说赑屃驮的是世界上最沉重的碑。
大家听说过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句话吧!这里供奉的就是我们北方的镇山之神玄武大帝,因为宋真宗要避圣祖赵玄郎的讳,才改为真武大帝,所以此殿叫做真武殿。亦称无量祖师殿。为皇城主殿。真武殿始建于北宁乾德年间(963-967),元代改为崇佛阁奉祀释迦牟尼佛。现为明代嘉靖年间韩王夫人郭氏捐资,命遣内散官马英祈许,将大殿扩建为5楹,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殿顶覆盖铁瓦,望之如金台玉阙。殿内正中设高1.5米,长宽各6米神龛,奉祀彩塑金身真武帝君坐像1尊.龛台正中设置铜铸玄武,左右彩塑周公桃花站像1尊.龛台左右侧下方各塑龟蛇化身站像1尊.殿内左右彩塑四大灵官站殿神.韩藩太妃捐资铸造铜鼎1尊设其前,襄陵王朱洸奉献直径1米多铜背光镜1面镶于真武帝君后背.清康熙初年王辅臣应吴三桂兵变据平凉占崆峒,殿庑毁坏严重,山上金银贵重器物劫掠一空,仅剩玄武背光镜和铜香炉现存工博物馆珍藏。十五年(1677),龙门洞道士苗清阳前来住持募化重修,一应皆新,唯撤去殿顶铁瓦,现今是全山保护最完整的建筑,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大帝的塑像通常为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从道教对真武大帝来历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么几点:第一、道教认为人必须淡薄红尘名利,追求一种更自在的境界。第二、道教认为修炼必须有圣祖指点迷津,但能不能得到最高境界,则是一种因缘。第三、道教认为必须过隐士生活苦修,才能得道。 真武殿是皇城内形制最大的主神殿,玄武的信仰起源很早,在上古神化中,称玄冥,是水神.这位水神是大禹的父亲—鲧.《史记·夏本纪正义》记载,鲧治水没有成功,于是以身殉职,死后其魂化为三足憋,憋有别名叫鼋,古字分写意为玄武。西周经来,二十八星宿信仰兴盛起来,二十八星宿是天空中的28个星座,星宿家认为28星宿分为东西南北四方,每方各辖7星,统称四方之神,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则是玄武。北方又主水。西汉中期以前,人们都以灵鼋为玄武的象征。西汉末年,又加上一条蛇,而且都是鼋蛇相交,是雌雄二物,不可分离。据《竹书纪年》等记载,鲧合体的造型是鲧(鼋)的妻子中修巳,修巳是蛇(12生肖中巳为蛇),原来鼋蛇合体的造型是鲧和修巳夫妇的象征。北宋时道教大兴,想以道教取代儒教对人民的统治,在全国到处修建道教宫观,从南宋起,关天玄武神的人格化传说逐渐兴盛起来。到了明代,更是兴盛。明朝初期,燕王朱棣决定征伐南方,但怕力量不够,只好乞求神灵。玄武是北方大神,就去虔诚祈祷,后来果然凯旋而归,于是下令大建玄武庙,从此玄武香火日盛。特别是在北方,供奉北方玄武大神,既可玄武属北方水,水能胜火。《图志》上说:玄武本是净乐王的太子,降生后就是有神灵气概,稍大后勇猛无比,立志除尽邪魔,遇见紫虚元君授给秘诀,又东游遇见一位天神,授给他宝剑。后来进武当山修炼,功成后白日飞升,玉皇大帝命令他前去镇守北方。于是披发赤足,建皂(黑)旗,统摄玄武之位。明代朱棣登上帝位后,在全国大建真武庙,特别在武当山敕建了许多真武庙,作为国家祀奠。分封于平凉的韩王几乎每年都要去参加祀奠活动。后来因为交通不便利和帝室限制各地藩王外出活动等原因,由平凉韩王出资,仿照武当山在崆峒山大力营建宫观,皇城这里称做迎恩宫。韩王家族每年就在这里祀奠庆祝活动。神殿明柱对联是:头上无冠天作冠,冠映日月星斗;足下少履地为履,履凭社稷山川。 神台上两侧侍奉的是周公、桃花两位神仙。相传周公善占卜(封很灵)。桃花女性仁,善解禳(很会化解灾祸)。有一天,周公闷坐无事,为他的仆人彭祖(古代神仙)算命,算完了,就对彭祖说:后天午时(现在中午1至3点钟为午时)你命该在土坑上板僵而死。彭祖听后十分吃惊,急忙跑到任家,告诉了桃花女,桃花女教彭祖向北宫七星真武神祷告,可以增寿三十年。周公知道后十分生气,就准备了花红酒礼,名为答谢桃花,其实是为他的儿子结婚请桃花做客,想加害桃花女。桃花女已经知道周公的意图,还是答应了。到了迎亲的那一天,周公处处选择凶神恶煞谋害桃花女,而桃花女设法全部破解掉,周公很是佩服,于是言归于好。二人本是天上神,归天后真武将他们收为部将,掌管人间寿命等事。这事早在民间流传,后经小说戏曲渲染,更知名于世,二人遂被安家于真武殿中。
站立在神台两侧的是龟、蛇两位神将。据《历代神仙通鉴》书说,玄天上帝披发赤足,穿金甲黑袍,手降魔剑,统领丁甲神降,与水魔、火魔、旱、蝗、瘟、妖六大魔王战于洞阴之野,四魔败逃剩下水、火二魔变化成苍龟、巨蛇,被玄帝擒获带回天庭。玄帝受封为玄天上帝,领九天采访使。封巨蛇为天关太玄火精、育阴将军、赤灵尊神,封苍龟为地轴太玄水精、育阳将军、黑灵尊神。从此龟蛇二将去邪归正,成为玄武帝手下的两员随从大将。 殿内左右是马赵温岳四大灵官,左边是岳飞,即宋代抗金英雄,赵指赵公明,就是武财神,黑虎是他的神兽,传说摸黑虎可以生财。也说人哪个部位病痛就去摸黑虎的相应部位,疼痛就会消失。右边是马元帅马光华和温元帅温琼。相传温琼是汉代人,家住斑竹村,村中人人作恶,只有他行善。玉帝知道后大怒,派行瘟使者去瘟死村里人,惟独赦免温琼。这中被温琼知道后,从执行撒药任务的土地爷手里夺过瘟药全部吞下,立时死去。温琼死了,全村人都得救了,这事感动了玉帝,封他为威灵温元帅,后来又派他做了真武大帝的部将。 殿内龙柱上的龙也很有特点,据说五爪龙象征着真龙天子,四爪龙象征着王公大臣,而三爪龙则象征普通老百姓,大家请抬头看这个二龙戏珠悬塑,这条龙有几个爪子呢?大家说对了是四爪龙,因为皇城是驻藩平凉的韩王捐资修建的,在这里塑四爪龙是对他身份的象征,如果他在这里塑五爪龙,那就代表谋反之心,会招来杀身之祸。
灵霄殿又叫玉皇殿,供奉的是道教最高的执掌者玉皇大帝, 两侧是金童玉女,另外还有4个站殿神像,在山墙上有两副壁画,分别是掌管生死的北斗七星和南斗六郎。道教崇拜最高的神是老子的一气化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次是四御,即玉皇大帝、北极度紫微大帝、南极度勾陈大帝、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占首位,是真正的执掌者,因此供奉在最高处。其实,玉皇大帝能有这样的地位实在是一种巧合,相传当年姜子牙封完所有的神,只剩下玉皇大帝这个位置,他打算留给自己来当,可是大家都
很关心这个位置由谁来坐,就问:玉皇大帝由谁来当呢?姜子牙当然不便直说自己了,就随口敷衍道:自然有人来当!没想到一句话竟然给封了神,因为玉皇大帝原本姓张,名自然,号友人。就这样张有人当上了天庭的皇帝,大家说是不是一种巧合呢?我们看旁边有一块石碑,它上面刻的是崆峒山全景图,有人告诉我,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硬币粘在上面,如果掉不下来,则说明你一生没有做过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如果掉下来,那你就要好好反省一下。 玉皇殿左侧为天师殿,供奉有张天师,文昌帝君和关羽。
右侧为药王殿,供奉的有孙思邈、吕洞宾和张三丰,他们三位都来过崆峒山,并且在医术、武功、气功方面各有成就,所以同时供奉于此。孙思邈来崆峒山是行医采药,吕洞宾是点化他人成仙,张三丰则是为了避诏的,我们这里有块碑,是张三丰的避诏碑,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看上了张三丰的道术,一心想召他入宫,但张三丰不肯,在崆峒山躲了三年之久,还留下了一首避诏诗一叶扁舟出离尘,二来江上独称尊,三上蓬莱寻伴侣,四海滩头立姓名,五湖浪里超生死生死,六渡江边钓锦鳞,七弦琴断无人续,八仙闻我也来迎,九霄自有安身处,十载皇宣不负恩,烧丹炼药归山去,哪得闲心捧圣文。这里也是抽签处,留下了吕洞宾100支签。
最角上的这个建筑叫做太上老君楼,正中彩塑有太上老君坐像,相传,老子在玉女的腹中呆了81年后才降生,刚出生头发、胡子全都是白的,因此人们称之为老子,又因当时降生在一棵李子树下,所以也叫李耳。两旁为他的弟子尹喜和庄子,山墙上有明代嘉靖年间金粉镶嵌的壁画,描述了太上老君从天地混沌到万物生两极,两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祥,修炼得道成仙的81化图,这幅壁画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参观完皇城所有建筑,下面请大家参观下一处景点,崆峒山香火最旺盛的天仙宫。
天仙宫又名子孙宫,顾名思义就是求子求孙的地方。天仙宫内供奉的是财神赵公明的三个妹妹:琼霄,云霄和碧霄,还有十二生肖的化身像。与其相对的是轩辕楼,供奉的就是我们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而轩辕楼三字就是由原陕西于佑任协会会长高岑安所题写的,道教管理委员会也设在这里。参观完天仙宫之后,我们将去参观的就是主峰的第二大景区——雷声峰景区。
雷声峰与马鬃山南面相连,由高而低向东南延伸,峰长两百米,最宽处不过三五米,两侧皆为深谷,通道由岩石凿成,险要处开凿石洞或用铁索连接,供游客攀援通过。建筑物均依山就势,修建的独具匠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宋代时就已经开辟有道路通过。
在这里听打雷声非常的惊心动魄,因为雷声峰两面为深渊,只要天空中雷声一响,峡谷就把雷声扩大到好几倍的响声,震得如山崩地裂一样,让人心灵打颤,雷声峰也因此而得名。 三官殿又叫做三元殿,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张道陵创建五斗米道时,为病人祈祷的方法之一就是将病人的姓名和赎罪之意写在三张纸上,一张放在山顶,一张埋于地下,一张浸于水中,叫做三官手书。道教奉尧帝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传说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尧帝到人间赐福,所以这天人们在厅堂上张挂天官像,张灯结彩以迎福神,孩子们也打着灯笼迎接赐福天官并给他照路。舜帝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民间把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又因舜帝很孝顺父母,所以又叫做孝子节。这天地官来凡间考核人类的善恶,人们就杀鸡宰羊,烧香祭祀地官和祖先,道士们还要建蘸颂经,普渡世间一切亡魂。禹帝因疏导百川,治理水患,为民解厄,道教奉他为水官大帝解厄神,民间把农历十月十五当成禹帝下凡为民解厄的日子,因而这天也称为消灾节。
在这里烧香是为自己的父母添福添寿,在两侧有十殿阎君、牛头马面、小鬼夜叉、甘罗、梁灏像各一尊。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边的壁画,反映了人们在世间做恶后到地狱受到的各种惩罚。第一副图叫做望孝台,说得是人死以后,都会站在望孝台张望,看看子孙有没有为自己披麻戴孝。第二幅图叫做一女不能嫁二夫,因为古代妇女的地位非常低下,一辈子只能嫁一个丈夫,要是你嫁了两次,那么死后就要被砍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第三幅图叫做抽肠换肚,告诫人们前世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否则到了后世就要将你的肠肠肚肚都掏出来,给你换一副新的。第四幅图叫做背着牛头不认赃,要是你在前世做了坏事,被别人发现后还不承认,那么在后世就会给你背上一个牛头,让别人看看你在前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左边第一副图叫做良心秤,专门警告那些投机倒把的奸商,如果你对顾客短斤少两,那么在后世就把你挂在称钩上进行惩罚。第二幅图叫做倒推研磨,告诉人们不能浪费粮食,否则死后就要被放在磨盘里推的血肉模糊,心肺还要被旁边这只恶狗叼走。第三幅图叫做割舌挖耳,说的是做人不能搬弄是非。否则,死后就要把舌头、耳朵割掉。最后一幅图叫做丰都城,经过了地狱的种.种惩罚,就要进行六道轮回,即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罗道、畜牲道、地狱道。根据自己在前世的修为,就会有不同的命运轮回。 对面这座小楼叫做玉皇楼,传说玉皇大帝几次来崆峒山,察看民情,给人间降下幸福的生活,人们为了纪念玉皇大帝的功德,修建了玉皇楼,有人看到这里环境清幽,视野开阔,就开玩笑说这里是玉皇大帝办公的地方。好了,大家请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三星殿。
三星殿门前有两扇门,分别是长生门和寿生门,在这里我要给大家出一道选择题,现在您只能选择一道门进入,不能走回头路,答案等进去以后再告诉大家。从右边长生门进入的朋友,您选的是长生不老之门,从左边寿生门进入的朋友,您选的是升官发财、高官厚禄之门,但是不论您选择的是哪个门,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这里供奉的是福、禄、寿三星,两边分别是八仙,墙上的壁画画的是封神榜里的神话故事。您不妨仔细看一下,壁画里的装饰和兵器都是用真材实料镶嵌上去的,工艺非常的精美。现在大家要从中间这个神仙洞钻过去,平凉有句古话:过了神仙洞,一辈子都平安,在这里我真诚地祝愿大家永远平安。但也有人说这个洞叫做钻钱眼洞,如果您经过的时候没有磕磕碰碰,则说明您的钱财来历非常的光明正大,开个玩笑,大家注意钻洞的时候安全第一。 有没有感到这个地方风很大?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雷祖殿门前,这个建筑为两层楼阁式,上层供奉的是圣父圣母(雷祖的父母)像,下层殿中供奉的是雷祖,墙壁上的雕塑反映了雷部三十六将官行云布雨降妖捉怪的场景,殿外墙壁间这两个神龛供奉的是执掌闪电和行风的两位婆婆。殿门前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牌坊,石坊门楣上刻有九光殿和神霄玉府,坊门左右图案分别是八仙庆寿和八仙过海。这组石雕已列入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关于雷祖的传说起源很早,最初天地混沌像个鸡蛋,盘古就生于其中,过了一万八千年,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地分开了。盘古在天地间又活了一万八千年才死,死后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明清以来,小说戏曲中将雷神演化成正义之神,专击妖魔恶鬼和不孝不忠、不仁不义的恶人,所以人们在诅咒仇人或起誓时常常有遭雷劈或天打五雷轰的话。
大家再看这边的眼光菩萨殿,里面供有眼光菩萨一尊。旁边还有一处深约20公分的小圆洞,就是崆峒山有名的洗眼泉,提起洗眼泉呢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据说明代八大才子之一赵时春,小时候他们家很穷,根本进不了学堂,可是他特别勤奋,总是白天干活晚上通宵看书学习,日久天长视力就变模糊了。但他勤奋好学的诚心打动了神仙,赤松子大仙便赐给他一眼明目清泉,让他早晚擦拭眼睛。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赵时春考取了功名,并成为当时著名的才子。从那以后洗眼泉就流传开了,凡是到崆峒山游玩的朋友,都要下去洗洗眼,感受一下来自天宫的甘露。现在请大家跟我去参观棋盘岭。
棋盘岭又称为铁棋坪,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因广成子和赤松子下棋而得名。这里有一座两面式大殿,南面是三圣殿,内塑孙膑、关羽和陈抟老祖像;北面为菩萨殿,供奉有火云圣母、金陵圣母和九天玄女像各一尊。这里原来摆放的是铁棋盘和玉石棋子,但在战乱时已经遗失,现仅有一块石刻棋盘。相传广成子和赤松子棋艺都非常高明,不过赤松子经常会输给广成子一两步,这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于是心里一直琢磨如何下赢广成子。有一次他约广成子下棋,中间施展法术,让天空下起倾盆大雨,因为赤松子早就准备好雨伞为自己遮雨,广成子则被淋湿了,后来玄鹤童子为广成子送来雨伞遮雨,不巧的是雨伞也挡住了广成子的视线,导致他走错了一步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广成子一怒之下,把雨伞扔向了悬崖,大家眼前这棵观棋松就是当年那把雨伞演化而来的。并且他们在下棋之前还有一个约定,那就是谁要输了棋,必须连夜去华山背回五棵松树栽在崆峒山上。大家转身看我们身后这五棵高大的松树就是广成子亲手栽种的。 再向下走,就到了四海龙君殿,据说八十年代的时候,宁夏固原一带连年干旱,那里的乡民就来龙君殿祭拜,回去以后果然天降大雨,好几年风调雨顺,人民五谷丰登,终于过上了好日子。为了感激龙王和崆峒山这个具有灵气的地方,在1989年的时候,固原的乡民自发捐资重修了四海龙君殿。大家可以进去参观一下,这里主要供奉的就是四海龙王敖青、敖顺、敖广、敖润以及太子李艮、小鬼夜叉。
下面这个地方男性朋友们可要注意了,因为到了野狐桥,据说很久以前崆峒山有一条狐狸修炼成精,藏在山中的归云洞里,每到傍晚的时候,她就摇身变为美女出来勾引过路的男客,打劫他们的财物。
不知道大家留意了没有,我们今天走过的道路是一个阿拉伯数字9,说明我们完成了九九归一,正好应了上山时说的那句话:不上崆峒枉为人,下了崆峒不识人。我想大家一定有所感慨吧!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参观完了道教的所有景点,下面我们原路返回中台,去参观佛教景点。
现在,我要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崆峒武术。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创始人为广成子,经过长期的演化,渐趋成熟,鼎盛于清朝晚期。它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五大武术流派。始祖——飞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隐居崆峒山习道研艺,其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曾在1956年全国武术观摩赛时获冠军。1957年随中国武术团赴缅甸表演,获剑、枪、拳、掌和拂尘五项冠军。1959年离开崆峒先后在新疆、上海、南京、无锡、广州等传授弟子,名扬海内。 崆峒武术源远流长,据《尔雅?释地》载:空同之人武。唐代李白诗:世传崆峒勇、杜甫诗:崆峒足凯歌。名道张三丰由武当山来崆峒目的之一也是交流道家修行的经验,进行武术方面的探讨。历史上的许多诗篇都证明了崆峒山是武林胜地。
崆峒派武术吸收了少林、峨嵋、武当武术的精华,在其手法,套路、技巧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其特点是所用兵器不属于十八般兵器,但形式各种各样,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被对方发现,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胜。崆峒派武术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每门有十五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除此,还有一套先天十八罗汉手,此拳是达摩所创的少林母拳,作为崆峒派武术的基本功来练习。其中,有些功夫属于绝技,如醉双剑、醉八仙堪称拳中之王,有跃、翻、扑、腾等高难动作,变化莫测,复杂惊险,不易掌握。神拳是最高武功,可拳打不实,用意而不用力,是崆峒派武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功夫。
我们眼前这块石碑上刻有:崆峒武术,威峙西陲八个大字,就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在2001年的崆峒武术节上所题写的。
大家常听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话吧,浮屠指的就是塔,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塔是五级浮屠,埋葬的是崆峒山佛教寺院第三十五世住持——怀睿老和尚的舍利。所谓舍利,本意为尸体或身骨,后来则特指虔诚奉佛,悟道得法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佛教经典中把舍利分为两类:一为法身舍利,即佛祖所说的佛教经典,二为生身舍利,即佛祖火化后留下的固体物。生身舍利又可分三类,一是白色的骨舍利,二是红色的肉舍利,三是黑色的发舍利。
它们有这样的特性:只有得道高僧才有;发现于圆寂火化后的骨灰中;颜色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以圆形为主;数量不一,少则几颗十几颗,也有多到几十几百颗甚至更多的;质地坚硬,能闪闪发光,可与昂贵的珠宝相媲美。
下面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崆峒山佛教僧徒的生活。在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一般是出外化缘,各自修行。修行的方法有两项:一是学习教理,主要是听佛说法,互相讨论;二是修习禅定,指打坐,或者经行(经行是在林间来往徘徊)。后来寺院中有了佛像,经典记录成文字以后,才出现礼拜供养和读诵经典的礼仪。
根据佛所制定的戒律,僧众于每月望晦(农历十五日、三十日)两日齐集在法轮寺,共诵《戒本》,自我检查有无违犯戒律之事。如有违犯,要按照情节依法忏悔。在全年之中,僧徒必需有的三个月安居在法轮寺之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他往。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天:一是四月初八——佛诞日;二是七月十五——自恣日。这两天都叫作佛欢喜日。在佛诞日要举行浴佛法会,就是在大殿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全寺僧侣以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作为佛陀诞生的纪念。
东台,最初是元朝安西王忙哥刺依王相商挺请求,召京城西域喇嘛槊里吉察思揭兀住持重建,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秋八月落成,所有费用由安西王出资供给。建成后为殿为堂,轮涣晕飞,金碧灿烂。历经补葺,于民国年间存大殿和商挺撰书的创修崆峒山宝庆寺碑记碑,今废。原大殿内彩塑十大魔王逼真生动,线条流畅自然,堪称一绝。遗憾的是都已毁坏。门楣上东台二字以及两边的楹联:仙山、神山、道山、佛山、儒山、山光唯真;晴景、雨景、雪景、日景、月景、景色独俱。关圣帝君庙内供奉的是三国故事中的关云长与他的手下大将周仓、关平。提起关云长,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想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是何等的威风!关云长一生除了英勇善战外,还与刘备、张飞桃源三结义,一心扶持刘备,忠心耿耿,尽忠报国,义重如山。他死后,全国各地都修建庙宇,供他的神像,并称他为关公、关帝、武圣等。关羽是我国唯一一位佛、道、儒三教共同供奉的尊者,佛教称伽蓝菩萨,是寺院的守护神;道教奉为武财神、副玉皇;儒家则尊称为武圣人。东台是观日出、云海及平凉市夜景的佳地,在东台绝壁上就有玄鹤洞,距地面500米。民间传说,玄鹤原是侍候广成子的一对童男童女,天长地久,两人便产生爱慕之情,虽蒙师傅教诲,但痴心难改。后来广成子修成仙体,将回仙界,两位童子俗缘未了,一心想留在崆峒山,于是广成子随手一指,在这绝壁上为他俩留下一个栖身的仙洞,将他们点化成一对玄鹤,并告诫他们:留在凡间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干离经叛道之事,要体察民情,帮助善良的人。在山脚上还有问道宫,相传是轩辕黄帝来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落脚处。 现在我们前往法轮寺,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大富翁,一连娶了四位太太,大太太很体贴丈夫,时时跟着富翁,百依百顺,照顾富翁无微不至;可是富翁却嫌她不够漂亮,不予理睬。娶了二太太,虽然漂亮一点,但是还不够妩媚,起初富翁还有一点爱她,到了后来,便慢慢把她疏远了。娶了三太太,不但漂亮,而且能干,这使富翁爱恋不舍。但是得陇望蜀,见异思迁,这是人之常情,富翁自从娶到美若天仙的四太太以后,他把前三位太太都忘了,终日和四太太在一起,恩恩爱爱,相恋不离,大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慨!然而韶华易逝,好景不常,富翁在与四太太甜蜜的生活中,渐近暮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症,病入膏肓,医药失效,临终时,富翁叫四太太到床前,跟她商量道:我心爱的四太呀!我虽然有四位太太,但是最心爱的只有你,所以也待你最好,我一刻也不能和你分离;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你跟我一道儿死去好吗?四太听了,花容失色道:你怎么会这样想?你年纪大了,应当要死,我年纪还轻,怎能跟你去呢?说了也不再看富翁一眼,就跑开了。富翁叹一口气,没有办法,再叫三太出来,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三太听了直发抖,连忙答道:这怎
么行?我年纪这么轻,你死了我还可以嫁给别人,怎么会跟你去?说著赶快跑开。富翁又是叹一口气,再叫二太出来,又把刚才的话跟二太商量;二太听了,连忙摇手道:不能!不能!家里的事都要我管,我怎么可以丢了家庭事务跟你去呢?为了夫妻的感情,你若死了,我会送你到郊外的坟墓!富翁又失望了,这个时候,他想到平时不睬的大太太来,他又把大太太叫到床前来,这一回,富翁几乎声泪俱下,道歉带恳求地向大太太说:老婆!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落了。我现在要死去,一个人多寂寞,四太、三太、二太都不要和我去,你肯跟我一道儿死去吗?大太太一口就答应道:嫁夫应该要随夫,做丈夫的死去了,我做妻子的怎么能单独活著,我决定跟你一起死去!这出乎意料之外的话,富翁虽然听得很清楚,但他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再问大太太:你真的愿意陪我一道去死?大太太点点头。这时,富翁如梦初醒,很懊悔地对大太太说:唉!以前我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一直把你忘了;我爱四太、三太、二太,哪知她们忘恩负义,到现在都离开了我。想不到我没看重你,你反而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负你了,我为什么不早对你好呢?富翁说完之后,就和大太太拥抱在一起死去了 这一则精彩的故事,是从前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们说的。故事中那美若天仙的四太太,就是指我们的身体,每个人都把自己身体,装饰得美丽,打扮得年青,但美丽年青,对我们的将来,并没有帮助。要再改嫁的三太太,就是指大家喜爱的钱财,人死的时候,再多钱财也要让给别人用了。要照顾家庭的二太,就是指那困难时才思念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世间未完的事还多,人去世时,他最多在送殡的行列中走一程。一向没有得到理睬的大太太,就是我们的心,心常常跟着我们,为我们服务,我们却不去理睬它。这故事不但精彩,而且饶有意义,它警示人们要时常护心,时常修心。 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心字,就是达摩点化他的大弟子时所说的一句话:佛心即我心,我心即佛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法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法轮是佛法的别名,喻称。佛教徒认为佛法能熄灭烦恼,好像转轮王的轮宝,可以碾摧制伏怨敌,所以称论说教法为转法轮。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武器,转轮王则是印度古代传说中征服四方的大王,他出生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其前途无敌。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也预示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初转法轮是悉达多王子在鹿野苑,向当初随他出家的乔陈如等5位侍者,宣讲他所探寻到的四谛教义。乔陈如等人听了王子的说法,如在黑夜中一下看到了光明,心悦诚服地称王子为佛陀(即大彻大悟的人)。从此悉达多王子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改称释迦牟尼。这事发生在公元前529年八月八日,此次说法,佛教史上称作初转法轮。所以我们参观的寺院就取了法轮寺这个名称。 门楣上法轮寺三个字是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正中塑有1.8米高的弥勒佛像。弥勒佛被称之为未来佛,佛经中记载56.7亿年以后他将诞生在印度,接替释迦牟尼的位置,因此供奉在最前面。
中国大多数寺院把弥勒佛塑成笑口常开,袒胸露怀的样子。据说弥勒和尚是五代后梁时期浙江奉化岳林寺里的一位胖和尚,法名契此,经常携布袋云游四方,既能预知天时变化,又能测查祸福,人称布袋和尚。圆寂时他念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中国人将弥勒佛造成笑佛,大肚佛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表现他的慈悲、大度、无往不乐的心态。这尊塑像是由崆峒山艺人戴国华先生所塑,看上去多么的和蔼可亲,不由让人想起一幅有关此佛的一句名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已何以不容。昭示了做人度量要大。
这里有三扇门,中间的叫做空门,两边为无座门和无相门,大家进入的时候只能从两边进入,不可以走中间,否则就会遁入空门,说明你有出家当和尚的想法。
进入寺院,正对大雄宝殿的三洲感应殿内供奉的是韦驮菩萨,韦驮菩萨原本是佛国中的神行太保,有善走如风的法术本领,佛经上说,有一个名叫捷疾鬼的家伙,偷走了佛门两颗牙齿,韦驮得知后大怒,一气之下便将捷疾鬼捉拿回来,追回两颗牙齿,因而立下了大功。就这样韦驮成了护持佛法的一员大将,他保护释迦牟尼的坟墓,打退各路盗贼,为佛门立下了大功。 韦驮手持金刚杵的姿势是很有讲究的,如果金刚杵杵天,则表示这个寺院为皇家寺院,杵地则表示这个寺院只可上香,不可留宿。如果金刚杵横放于肘间,则表示这个寺院为十方丛林,既可上香,又可留宿。
全国各地寺院的天王殿几乎都是一个样的天王,而且在天王殿的屋楣上有风调雨顺四字,相应的在屋脊后面有国泰民安四字,这有什么讲究呢?因为这四大天王在佛教中都是有来历的。
佛教把世界划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具有食欲,淫欲的众生居住在欲界、欲界之上是已离食、淫二欲的众生居住的色界;色界之上是无形公的众生居住的无色界。欲界不但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地狱、饿鬼,甚至天界。四大天王就是佛教传说中欲界四方人类社会(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各护一天下的护世四天王。 大家看他们的称谓与着装一般是这个样子的:东方持国天王,身着白色甲胄,手持琵琶琴。所谓持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要以慈悲为怀,用琵琶弹奏,以音乐感化众生,皈依佛门。南方增长天王,身着青色甲胄,手持宝剑。所谓增长意思就是令众生增长善根,手持宝剑,意思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广目天王,身着白色甲胄,手上缠有青龙,意思是对不信佛的人,用铁索捆绑,使其皈依佛门。北方多闻天王,身着绿色甲胄,右手持宝伞和神鼠,意思是可以治妖魔,保护众生财产不受侵犯。四大天王手中的宝剑、琵琶琴、宝伞、青龙连在一起,能组成了一句成语,大家猜一猜是哪句?我提示一下,宝剑有锋,琵琶能弹出音调,宝伞可以遮雨,龙属于蛇类,身上有顺滑的纹鳞,好像答案已经出来了,这个成语就是风调雨顺,意思是要由风调雨顺带来五谷丰登与天下太平,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在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的地位最高,他本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原名施财大,用中国话来讲就是财神爷,来到中国以后,曾帮助唐朝打败了蕃兵的进攻,所以在唐朝的军营里或者军旗上都有他的神像,表示军威大振,不可战胜。相传,以后出现的托塔李天王,就是他的化身。
两边为钟鼓楼,钟楼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他有一个宏大的愿望,就是地狱不空,誓不为佛,所以他又叫做愿菩萨。鼓楼供奉的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人们通常所见到的观音菩萨都是慈眉善目,雍容端庄的女相,可有的观音像却长了胡子?观音到底是男还是女?其实,据《法华经》说,观世音系男性,他是印度的一位国王的长子,名叫不?,不?和他的父亲、弟弟都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父亲即阿弥陀佛,弟兄两人则是观世音和大势至,三人合称西方三圣。《法华经》还介绍了观世音名字的来历,说:有位宝藏如来,亲自为观音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大悲心,欲断众生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给你取名观世音。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观世音表明他大悲,观自在表明他大智。菩萨有很多化身,能化现各种身相以救苦救难。化做女相只是其中一种。观世音以女相出现,大概始自隋唐时代。这是因为中国佛教在隋唐时已达到鼎盛,广大的女性信徒需要一位女相崇拜对象,当然以胸挂垂璎珞,发髻披霞,秀丽慈祥的女菩萨为适宜。有人认为,女相观音的出现,说明佛教已发展到大乘佛教,不再认为女身污垢而排斥女性。还有种说法,男女之相乃凡夫见解,证到罗汉,菩萨位后,纯为金刚体,已无所谓男女之别了。她手拿玉净瓶,倾倒法水,普救众生。相传,我们生活的地球下面有鳌鱼,鳌鱼一动就会天翻地覆,翻江倒海,因此,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就将鳌鱼镇住,不让它兴风作浪,使人间免受灾难。 大雄宝殿,它作为殿,原本是宫中的朝堂,是皇宫主体建筑的专称,后来,随着宗教事业的发展,才逐步成为宗教寺庙主体建筑的称呼。这里主要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另外,据佛典解释:释迦是能仁的意思,就是能以仁爱的心,即大慈大悲之心去救度众生,这是赞颂佛的悲德。牟尼译为寂默,是说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以他自己心中具有智慧光明,断除烦恼,以致智慧圆满。这是赞颂佛的智慧,佛具备能仁寂默的德行。这就是人们对释迦牟尼的称呼。又因为他道德高尚,佛法无边,所以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凡是供有释迦牟尼的地方,都称之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一个小国国王净饭的儿子。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深感自己的国家处在强国之间,随时有被吞并、被消灭的危险,同时又觉得世态炎凉,社会残酷无情,而人生又有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这让他感到十分苦恼,于是决心出家修行,以便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六年以后,释迦牟尼来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这样,经过七天七夜,他终于悟出了宇宙与人生的真谛并悟道成佛,当时,他刚好35岁。从此以后,他四方传教并建立僧团与寺院制度。释迦牟尼活到80岁高龄时在拘尸那迦城郊一片娑罗林中涅磐。他死后,遗体火化,分给各国使都建塔供养,这也是各地建立宝塔的由来。两边的楹联,正中为无意拈花是说法是未说法微笑已从这里悟,有心击磬为参禅为不参禅知音还向个中求,道出了佛家的缘和悟,就是说只有悟性好的人才和佛家有缘。两侧的楹联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刚龙腾虎啸出天台,说明了殿中供奉的神像,正中供奉着佛教的横三世佛。某些寺院的大雄宝殿供有横三世佛,那么他和竖三世佛、三身佛等佛的不同处是什么? 横三世佛是表明佛的世界广阔无限,宽广无边,横三世,是从空间说世界是佛的世办,空间,东西南北上下,一个宇字概括。竖三世佛表明佛的世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竖三世,是从时间说世界是佛的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一个宙字概括。东方消灾、延寿药师佛、释迦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即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又名大医王佛,供奉此佛的目的,在于示澡百病。我国古代,贵自帝王,下至民众,都十分信仰此佛,还寄寓使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意思。裟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梵文的意译为无量寿佛,音译为阿弥陀佛。这无量寿的寿有特定的含义,是说虽然经过无法主量的时间,犹能不生不灭,光明永著。所以,无量寿佛又称无量光佛,佛经说阿弥陀佛有十三个名号,即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并且称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接引念佛的人去极乐世界。文殊、菩贤两位菩萨侍立两侧,两边的塑像为十八罗汉,据佛经记载,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之说源于《法住记》,而在五代则得力地绘画和雕刻流传于世。如王维诸多画品中就有48幅十六罗汉图。那么十六`罗汉又怎么演变成十八罗汉的呢?根据现有史料,最早的十八罗汉画像是五代前蜀画家贯休和尚画的,即在《法住记》所列的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再列庆友和宾度罗,庆友是《法住记》作者,宾度罗是第一尊者宾度罗跋罗惰?的重出。后人便提出异议;有说既然庆友可以位尊罗汉,那么玄奘也可以位尊罗汉。也有认为十七,十八两位罗汉应是迦叶与军屠钵叹。还有人认为第十七,十八两位罗汉应该是菩提达摩与布袋和尚,或者是降龙和伏虎,后来乾隆帝也参与了这一人选之争,他把迦叶作降龙罗汉,把弥勒作伏虎罗汉。从这以后,迦叶、弥勒就补选进十八罗汉之列。你别看这二位罗汉一个骑龙、一个坐虎。实际上,寺院供奉十八罗汉,并不计较最后两尊究竟是谁。在背后还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拜师图,善财童子,简称善财,是佛教菩萨名。是福城长者的五百童子中的一个(小儿子)。善财出生时,各种珍宝从屋内地下忽然涌出,福城长者请了个相师给他相面,相师给他起名叫善财。善财出生时虽有无数财宝白白送来,但他却看破了红尘,天生不爱财,视金钱如粪土,认定万物皆空,发誓要修行成佛。当时文殊菩萨在福城东面讲经说法,善财经常去听。文殊见善财聪明好学,就把佛教的根本指南法传授给他,并指点他广采博收。善财向文殊请教佛法,文殊对他说:你到南方的可乐国去找功德云和尚、他会告诉你,善财便去找功德云,功德云说:你到海门国去找善住和尚吧。善财跋山涉水找到善住和尚,善住又打发他去找弥伽长者。如此这般,善财一共参拜了比丘、长者、菩萨,婆罗门,仙人等53位名师(又叫善知识),历尽了千辛万苦,用一颗赤诚之心和不折不挠的行动经受了考验,最后感动了普贤菩萨,实现了成佛的愿望。 财学了许多佛教教理,已经很有水平了,但不满足,他又继续访名山,拜名师。
拜到第42位老师竟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得到了佛教的大额智幻解脱法。拜到第52位,善财来到了海岸国、在庄严园里见到了弥勒菩萨,弥勒将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解脱法传授给他。最后善财又幸运地赶上了许多佛在开佛会,见到了普贤菩萨,学到了诸行愿海解脱法。
佛教说诚则灵。善财学习佛法,极为至诚,他跋山涉水,克服艰难险阻,他五十三参,参参见佛,因而学到了真本领,成了观音菩萨的胁侍。不少大雄宝殿主尊佛像影壁后面海岛观看浮雕,又称五十三参浮雕形象地再现了这个佛教故事,大概有启迪人们效法善财的意思吧。
凌空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塔高32米,周长32米,七级八角楼阁式空心建筑,塔顶有棵松树,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古塔托松被誉为崆峒山的一大奇景。明代诗人罗潮有诗赞曰:浮屠高七级,中虚外壁立;绝顶八窗开,晴山树历力。塔,在印度最初用于埋藏佛的骨灰。寺院起初原是塔院,布局以塔为中心。以后,寺院成了讲经学法之处,大殿成为祭祀供奉佛的地方,寺院便以大殿为中心布局了,塔则矗立寺前寺后或寺中一角。中国的塔呈中国建筑特色。其中,尢以楼阁式塔最为显著,如杭州六和塔、苏州北寺塔,上海龙华塔等。此外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喇嘛塔等比比皆是。我国的古塔,诸多是亭亭玉立,一枝独秀,如杭州保?塔;也有双塔相望,如广州东西铁塔;也有三塔鼎足,四塔相峙,五塔争雄的;还有群塔林立,真是蔚为大观。各式各样最高最大最古的砖塔、木塔、铁塔、陶塔、铜塔、琉璃塔……点缀在广袤的媚山秀水间。塔最初的用途就是葬舍利和藏经的。我们现在看到许多三、五级的小塔都是葬舍利的,是对和尚功德的一种表彰,所谓舍利,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身骨、遗骨,舍利有两种,发舍利和肉舍利。我们现在看到塔是为供奉释迦牟尼而建的,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有一个省级文物,即石经幢,褐沙岩八棱雕柱状,幢高131㎝,经35㎝,刻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经文共900余字,刻的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经有度人苦厄之意,在这里起一个普渡众生的意义。旁边还有地藏殿和西方三圣殿。(阿弥陀佛、大势支菩萨和观音菩萨)。 佛法阐明了人生宇宙的真理,释迦牟尼佛自己觉悟了人生宇宙的真理以后,为了要使世界上还没有觉悟的人觉悟,便到处去演说佛法;当时佛所说的许多教法,经过后来弟子们编集,形成三藏十二部经典;其间有四种道理极为重要,不管是南传的小乘佛教也好,北传的大乘佛教也好,都认为它是最根本的。这四种根本而重要的道理就是:无常、苦、空、无我。
下面我们将去招鹤堂,在中台北下方百米处转轮岗上。岗上旧有茅庵祀弥勒佛,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整饬分巡陕西平庆盐法道按察副使李经政游山,于此见玄鹤翱翔,遂出资由僧人传庵住持,将弥勒殿扩建为面南5楹菩萨大殿,建坐东弥陀殿3楹,坐西文昌殿3楹,于东侧掘池蓄水称浴鹤泉,总称招鹤堂。又购置耕地230亩,以田租为香火供奉之资。清同治兵乱,寺废泉湮。光绪十八年(1892),道士彭元发前来住持修复面北大殿。中华民国初年,道士杨永龄经营20多年,于1937年将正殿改建为三清殿,恢复坐西文昌宫,增建武圣宫,在院东建客厨库房30余间,整修山门,共花费银洋五百元。名人游山多题字作画或留宿于此。1958年后渐次倾圮,所藏书画文物散失殆尽。1984年朱明募资修建坐西土木房4间。1988年崆峒乡民朱天宝出资新建坐南砖木厢房5间。于佑任曾为此题写招鹤堂匾额,并书白云依稀归去,玄鹤想像飞来的对联,但遗憾的是遗失了,里面供奉的是三清及文昌帝君和关圣地帝君。院内的这棵紫果云杉,属杉料,奇特处在于:1、一身柏叶;2、每年4、5月份开花,开的花被太阳一照,五颜六色,像孔雀开屏一样,俗名孔雀柏;3、是雌雄异株才能繁殖,因此崆峒山仅此一棵。 北台,又称莲花寺,是二僧(尼姑)所居地,初建于唐贞观年间,旧志记做崆峒山五台寺之一。据碑记,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周原多古松。清末兵乱后倾圮。民国4年(1915),由朱进财等人募资,历经18载,恢复坐北大殿3楹、土地祠1楹、山门1座、厢房16间。民国25年,郑浚主持创建面东两层砖木结构西方三圣楼5楹,其后又由僧人普善、普化住持更新山门,修建马厩3间,1958年后废。1983年由僧人释常慧募资重建面西厢房6间,1985年修复面南大殿3楹,由艺人戴国华重塑金身释迦佛、文殊、普照贤菩萨及18罗汉像。1990年由佛教协会主持恢复面东三圣楼三层五间,一至二层为僧房。墙壁绘的就是释迦牟尼的八向成道图。佛祖是中印度恒河流域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相传其母摩耶夫人在四十五岁时夜梦大象角及左肋而受孕。生太子前依当地风俗夫人要到娘家去,四月初八这一天,夫人动身行至蓝毗尼花园时,在一棵无忧树下生下太子,太子生下之时,地上涌出莲花,空中荡起音乐,散下奇花,并有九龙为太子浴沐,太子身体生得黄金似的颜色,浑身有三十二种好相,所以父亲替他取名悉达多,意为吉祥。太子长大后深感人世的苦病,所以29岁时出家苦修,六年之后他发觉苦行并非达到解脱之路,于是在菩提树下,盘腿静坐思虑人生的真谛,经过无数个昼夜,终于在腊月初八,大彻大悟而得道,洞悉了宇宙人生的真理。 太子得道后,首先到鹿野苑,为他从前的仆人们宣讲自己悟到的真理,称为初转法轮。太子一生传教45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圆寂。因他是释迦族人,又很有智慧,能仁而利人群,所以人们尊他为释迦牟尼。他的一生概言之称作八相成道(即下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天)。;
朽木桥,相传以前这两个沟壑之间架的是一根独木,独木经长久的日晒,风吹、雨淋渐渐变成了朽木,后有人说它玄化了,于是朽木桥成了检验游人善恶的试金石,即说正人君子,孝子贤妇过此桥便安然无恙,恶人则会双脚踩空。如今,这座桥已加固成仿生钢筋水泥桥,也叫做修度桥。过了朽木桥,矗立在这座孤峰上的飞檐神庙就是观音堂,里面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高7.5米,五层十一面,11面观音只所以有11个颜面,是象征菩萨修完十地(大乘菩萨修行的10个阶位)最后功行圆满达11地,即佛地。一个颜面表示修完一个阶位,一地圆满:11个颜面好比学了11个学位,然后毕业照合影。11个颜面的形象,佛经说法不一:一 嗔面,化恶有情,二善面,化善有情;三寂静面,化导出世净业。这3面教化三界便有9面。9面上有一暴笑面、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极大威严和极大意愿方能无懈而成就。最上有一佛面,表示以上一切总为成佛的方便。唐玄奘描绘的是:当前五面作慈悲相,左边3面作愤怒相;右边三面作白牙上出相;头后1面作暴怒大笑相:上一面作佛面。这十一面观音各戴宝冠,宝冠上都有阿弥陀佛象,11面观音有两臂四臂两种造型。但也有千手千眼观音作11面相的。前面有48只法身手,后面有960只护身手,共1008只手,每只手上有一只眼睛,所以也有1008只眼睛。千手用来护助众生,千眼则用来观照众生。 据佛教讲,千手观音原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当她抗婚后,决心入寺为尼,妙庄王坚决不允,命她以剑自刎,然而剑不但没有伤到她,反而断为千节,妙庄王令人将她闷死,使其灵魂坠入地狱,但管地狱的阎王使她重生在普陀山附近的一朵莲花上,她在那里活了九年,为人治病。有一年,妙庄王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百医无效。一天夜里,医神华陀给妙庄王托梦,说妙庄王这种病只能用亲生女儿的双眼双手为药引入药,服后才能医好。大女儿听了吓得躲了起来,二女儿听了吓得哭了起来,只有三女儿听到这件事情后毫不犹豫的把双眼挖下,命人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给父亲吃,使父亲痊愈。妙庄王为了纪念自己的女儿,让工匠塑造一个长有金手金眼的观音像,工匠听错了,塑了一个千手千眼的观音像,这就是千手千眼观音的来历。
1年度考核的个人总结11篇
本文将主要探讨年度考核的个人总结,总结自身在工作中的表现和不足,并探索如何提高自身能力,以期在新的一年中更好地完成工作任...
查看剩余 85% 年度考核的个人总结11篇
2简单的年度工作总结个人24篇
本文旨在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简单总结。包括工作上的收获、遇到的难题以及对自己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剖析,为...
查看剩余 84% 简单的年度工作总结个人24篇
3快乐的暑假之旅作文17篇
暑假来临,学生们开始计划自己的暑假旅程。无论是家庭出游、亲子游还是独自旅行,都将成为难忘的回忆。本文将与读者分享一些快乐...
查看剩余 84% 快乐的暑假之旅作文17篇
4教师的年度总结5篇
教师年度总结是教育工作者在一年的工作中总结自己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和工作心得的一次机会。通过年度总结,教师可以反...
查看剩余 70% 教师的年度总结5篇
5美好的暑假作文17篇
暑假是让人兴奋的时刻,这是学生们追求自由和探索世界的时间,也是许多家庭共建记忆的时间。在这个快乐的季节里,我们邀请大家分...
查看剩余 71% 美好的暑假作文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