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案例7篇(独具创新的儿童教育案例:培养智慧与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关于儿童教育的一些案例,旨在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发展。通过深入分析成功的教育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各种方法和策略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儿童教育案例7篇

第1篇

学生郝东阳家庭贫穷,父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母早年离家出走,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自接手该班近一年来,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 1 )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显得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 2 )懒惰心理。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

( 3 )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 。突出表现为在各种活动和机会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并经常捣乱,故意搞破坏,还煽动其他同学参与他的破坏活动。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张勇和他的家人。我发现郝东阳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爷爷奶奶对郝东阳这个孙子是打心里爱他,但是却不知道以何种方式来爱他,缺少严格的监督。作业不认真完成,喜欢抄作业。

由于家庭的这种特殊性,郝东阳自小缺少父爱和母爱,家长很少和儿子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很少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遇事缺乏耐心,就用一种粗暴的态度来处理。

由于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使得张勇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不愿和同伴交往,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并且他觉得没人注意他,就故意搞破坏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通过以上分析,我发现郝东阳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家长和他的不自信。于是我决定从郝东阳的家长和他本人两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张勇的爷爷奶奶多次交谈,并通过电话与张勇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明白:爱要有针对性。同时我对郝东阳的家长提出建议:

a、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 b、孩子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一味的暗示他放弃和责备。

c、不要把孩子守在自己身边,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

d、父母要经常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

( 2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乐趣。

为了让郝东阳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在学习、各种竞争、人际交往中树立起信心,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针对郝东阳在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其表扬,让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在郝东阳走出自我否定的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明确地告诉他: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的学生最起码的任务。为了不让他感到这个要求高不可攀,我和他共同协商制定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小目标。

经过我与郝东阳家长的密切配合及他本人的努力,近段时间来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a、虽然偶尔还是有时在生活上有依赖性,但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自己在努力去做。 b、郝东阳已清楚地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按量完成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c、能经常看见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跃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

郝东阳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给孩子自信就是给了孩子成功的钥匙。而郝东阳家长的转变以及自己所做的一切,让我联想到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的事,要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一言以蔽之,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现状令人堪忧,不是那一个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完全解决好的。对郝东阳的教育没有结束,还有更多的留守学生在等待接受教育。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来关注。

儿童教育案例8篇

第2篇

我镇地处偏远山区、库区,人均土地不到半亩,为了生存家长不得已进入城市谋生。由此,一个特殊的群体产生,这个群体就是留守儿童,他们也是最弱势的群体、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群体。大量留守儿童的产生不仅给农村教育、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许多留守儿童出现逃学、厌学、学习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淡漠、脆弱、无助感、被遣弃感、无价值感、性格孤僻、任性、内向、攻击性行为、退缩性行为、小偷小摸、自杀行为等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溺水、触电、烫伤、烧伤等生命安全事故。正因为留守儿童缺失亲情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关怀与爱,他们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竭尽全力帮助这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愉快的学习。现将本班的一个留守儿童进行分析。

学生赵某,男,8岁,父母为了生计在他3岁就都出去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平时都有年迈的奶奶照看,溺爱,学习无人监督,日常生活无人更好的管理。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教,缺少亲情的关怀,他的身上存在以下问题:

1、自由散漫,上课不认真听讲,懒惰,从不写作业。

2、个人卫生较差,同学们都不愿意接近他,乱丢垃圾。

3、贪玩,有时逃课,甚至还带着班上的其他孩子去逃课。

4、调皮、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不服从老师管教。

由于从幼儿期便开始了与父母的长期分离,所以不仅与父母感情淡漠,在与其他人交往中也有猜疑、狭隘、孤僻等负面倾向。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有66%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代管家长、教师和同学说心里话,还有30%留守儿童表示心里怨恨父母。这其中的原因正如20世纪40年代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这一关系将直接导致一个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形成,并且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他们认为人在生命头两年都会体验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矛盾必须在那两年解决好,否则儿童将会遭受缺乏信任感的折磨,严重的甚至无法与成人相处。他们的另一项研究表明:早期有害环境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持续长久的剥夺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只要成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心理环境)及时地加以改善,让他们多体验一些父母及其他人的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一定会逐渐好转。

一、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应慎重选择,老师也应多一点关爱。

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应尽早定下来,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另外孩子身边最好有一些有文化、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以便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把孩子完全交给没文化的老年人抚养,是对孩子极不负责的做法,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一个孩子走上了岐路,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悲剧。此外,在幼儿园或学校,老师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

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多观察他们的发展变化,以及时了解、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多与同伴交往,从而让他们发现交往的乐趣,进行一定的亲情弥补,使留守儿童形成与抚养人、老师、同伴间的深厚感情,避免他们情感世界的荒漠化。

留守儿童父母应摆正工作与孩子的关系,认清童年经历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及亲子关系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一些必要的家教知识,不要陷入黄土高原上娃放羊挣钱成亲——娃再生娃放羊挣钱成亲似的恶性循环。父母平时在外地应多与孩子联系,尽量多创造条件与孩子在一起,尤其要注重亲子沟通的质量。在沟通、交流中,应培养孩子一定的是非观念,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不能常伴身边,但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对他们更深沉的爱,是为了给他们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才去打工的。父母还应告诉孩子外出打工的辛苦,教育孩子从小要像父母一样不怕吃苦,并为有这样爱自己的父母而自豪。这些道理的讲解,对于越小的孩子越要结合父母的实际行动,例如:可让孩子去实地参观、感受一下父母的工作;通过邮寄书、玩具、新衣、贺卡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赵某后来就在父母的改变下对父母的感情加深了,以前他们父母回来了,他们都无动于衷,可后来父母要返回打工地时,他们都很舍不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他们一生的老师,这个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这既说明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拥有的最高决策权,也就是说只有父母才能对孩子的教育负最终的责任。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明白,不管自己身在何处,都应发挥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能动性,应主动协调抚养人、老师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在赵某的教育上,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曾一度发生意见分岐,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造成了家庭关系的紧张,这时只有他们的父母出来进行一定的协调、干预,才能保证家教力量的一贯性和一致性,防止过多的内耗。

全国目前有太多的留守儿童,这是我们的下一代中不容忽视的一大群体,他们的问题其实也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共同来解决,不能光靠他们父母来扛。一些打工者集中的大城市也成立了民工子弟学校,一些条件较好的公立学校也在降低外地民工子女的入学门槛,这样也能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但愿有更多有识之土能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但愿以上那些好的做法及其它更有新意更有效的做法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深入落实到每一位留守儿童身上。

让所有的关注、爱心为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托起一片蓝天,并让这片蓝天永远湛蓝。让我们的爱伴随他们走向灿烂的明天。

第3篇

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走了30多年了,改革开放的日益全面深入,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品,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缩短的城乡的差距而且在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同时也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中。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出现了各种问题:学习情况不佳、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发展不健全等。

我校地处苏北偏远落后地区,经济十分落后、消息异常闭塞、生活很是贫苦,许多村民为了家庭和儿女毅然决然地放下一切牵挂,奔赴都市,加入到汹涌的打工大潮之中。粗略统计,我校75%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而且60%以上是父母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

在我任教的班中,除了三人父母亲在家务农外做小生意外,其余的二十五人都是留守儿童。在这个小团体里有一个学生特点最典型。她就是王艺锦,今年还未满十岁的她父母常年在外,有时过年过节都难得回来一次,跟随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王艺锦是个学困生,成绩很差,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多数时候是不交作业,课后作业完成的时候更是少之又少的。这个孩子非常的内向,说话声音很小很腼腆。上课的时候很少用心听讲,总是做小动作,老师问个问题要吗不说话,要吗说的什么都听不到。经常做些莫名其妙的小动作,你一批评她她就撇撇嘴耸耸肩,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爱劳动不做值日。叫家长吧爷爷来了就说,她爸妈不在家,我们不识字什么都不懂,老师多累累吧。真叫人无语啊。

经过半年的接触、观察和分析,我深刻地了解到王艺锦有如此表现的主要原

因:父母的离开和祖辈的溺爱使得他的个性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般自由散漫,毫无拘束。学习作业无人问津,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

根据王艺锦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一套较切实际可行的计划:一方面和方林的父母取得联系,要求他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至少两周就打个电话询问一下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随时和老师进行交流与探讨,让她知道自己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之中。另一方面和她的爷爷奶奶相互配合,要求他们严格管教方林,不要给他过分自由的空间。而应给他适当的压力,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锻炼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此外,我还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和她谈心告诉她她的优点,增强她的自信心,从小处要求她但求点滴的进步。对她他身上的众多缺点在善意谦和的教导和严厉公正的批评中帮助他逐渐改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习惯。

经过将近一年的教育,王艺锦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的她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不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不认真听讲的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课堂纪律有所改进,小动作和交头接耳少多了,情绪也相对稳定了不再自顾自做自己的事了,对劳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值日主动认真热心肯干了,但是要想彻底改掉她身上的那些不足与缺点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相信在我不懈的坚持下,王艺锦会有更大的进步的,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要你给他一对翅膀他就可以自由飞翔。

第4篇

1、学习不认真。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刘俊熙同学今年十岁了。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臵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针对刘俊熙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1、根据刘俊熙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并让他的爷爷奶奶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刘俊熙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刘俊熙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刘某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第5篇

杨洁群同学是我校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庭破裂父母离异,跟父亲一起生活,是典型的单亲家庭。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后来,父亲打工去了,他跟随年迈的婆婆一起生活,婆婆哪有力气管住她?不久,婆婆去世了,又把她寄托在姑妈处,姑妈忙忙碌碌,哪有时间顾及她?就这样,由于常期放任自流,她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个性。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少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生活上,没有约束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逃学成了家常便饭。

这类学生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做法是:

一、每班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留守儿童后进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二、班主任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地为留守儿童后进生考虑、解决问题,让他们时时得到你的温暖。如安排座位,注意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多激励留守儿童后进生踊跃发言,让他们注意力集中,没有时间让思想开不差;班级活动,多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

三、父母离异的学生,要求老师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

四、屡教不改的学生,要求老师多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第6篇

幼儿园每天午饭前的半小时是吃水果时间。这周周二我照例用小刀帮每个幼儿的苹果切切小,请孩子们排队来我这里拿苹果。一个又一个孩子依次来拿苹果,什么也没说,只是接过我手中的苹果。但对每个孩子,我都故意拿着苹果,装作不给的样子,想等哪个孩子拿到苹果后声谢谢。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

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应该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孩子们对我的举动很是不解。我也没说什么,只是对着他们笑。苹果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等孩子们吃完苹果后,我忍不住问孩子们说:刚才可能不少小朋友已经注意到,老师在给你们苹果的时候,没有把苹果马上递给你们,是吗?孩子们都注视着我,表情疑惑。我用平静的目光从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一一滑过,说道:老师为什么没有把苹果马上递给你们?刚说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跟我们闹着玩老师逗我们呢老师也想吃……

这些回答我并不意外,应为毕竟还是孩子。我马上叫孩子们安静下来。其实呀,老师在等你们的一句话呢?孩子们都不解地盯着我。看到孩子们还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接着说:刚才,你们拿苹果时,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有孩子马上抢着说老师帮我们把苹果切开了一个口子。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顺势问道:老师帮你们切好口子,你们就可以马上吃苹果了。这样吃苹果也就方便很多了哦。那你们该对老师说些什么?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我笑着说道:说对了。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苹果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squo;谢谢squo;。孩子们一起回答知道了。

第二天吃香蕉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分香蕉。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天的事,后来a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苹果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下午b的积木掉到地上,c马上帮他捡起来。这时听见b对c说了声谢谢

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当孩子们为我做了什么事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谢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第7篇

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据调查统计,留守儿童他们各具特色,有的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有的活泼好动,经常违规乱纪;有的争强好斗,性格粗暴;还有的&b&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对我班的一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

学生黄某,男,12岁,父母离异后另组家庭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姥姥照料。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在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懒惰、畏难心理。学习上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上课打不起精神来,注意力老是不能集中。加上没有人约束,随心所欲地玩。

3、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小到课堂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好像班级里的任何事情都跟他没关系,逃避一切,游离于班集体和同学之外。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各种方式接触留守孩子黄某和他的家

1、长辈关心不当。姥姥对孩子是打心眼里爱,但是缺少严格的管教,凡事都迁就着孩子,导致黄某作业不认真完成,老师催促他交作业就抄袭别人的作业。

2、粗暴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的这种特殊性,黄某自小和家长很少进行情感上的沟通,遇事缺乏耐心,常用一种粗暴的态度来处理事情。

3、内心深处自卑,由于他的成绩一直不理想,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使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害怕竞争,害怕失败,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发现他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家长和他的懒惰和不自信,于是我决定从他的家长和本人两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1、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的姥姥交谈,同时我对黄某提出以下建议:

①在孩子犯错时应该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

②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的办法,先让孩子自己钻研,借助字典、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让他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养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

③父母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快乐。

①利用表扬树立信心。针对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表扬,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②针对实际,设立小目标。在孩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使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学生最起码的任务。

经过我和孩子家长的密切配合及他本人的努力,近段时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1、虽然在生活上仍有依赖性,但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自己努力去做。

2、他已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有待提高,但能按时完成作业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3、经常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

孩子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到给孩子自信就是给孩子成功的钥匙,而孩子家长转变以及自己所做的一切使我想到高尔基说过的话: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要教育他们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有信心转变黄某,让他健康茁壮地成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来关注。

★其他类似内容

1医师年度医德医风工作总结7篇

医师年度医德医风工作总结7篇

“医师年度医德医风工作总结”是医疗行业中一项重要的年度总结工作,它主要对医师在一年中的医德医风表现进行评估,并通过总结分...

查看剩余 90% 医师年度医德医风工作总结7篇

2梦想青春的演讲稿7篇

梦想青春的演讲稿7篇

梦想青春,充满着青春的热情与激情,也充满着实现梦想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与追...

查看剩余 80% 梦想青春的演讲稿7篇

3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7篇

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7篇

本文将分享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该方案包含了学前教育阶段的社会实践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规划...

查看剩余 78% 幼儿园社会实践方案7篇

4成长励志演讲稿7篇

成长励志演讲稿7篇

“成长”是人生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历了无数失败与挫折的磨炼,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成长为精英...

查看剩余 79% 成长励志演讲稿7篇

5一周工作总结7篇

一周工作总结7篇

本周,我们的团队在公文撰写、编辑与审核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规范化的公文服务,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质...

查看剩余 84% 一周工作总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