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学习心得7篇("教师业务学习心得:打破束缚,成就卓越")

本文将分享教师业务学习的心得与体会。教师是培养未来的栋梁,提升业务水平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关键。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掌握新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更能够拓宽教学视野,提高课堂效果。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并共同进步。

教师业务学习学习心得7篇

第1篇

本学期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继续以主题背景下集体活动过程设计为抓手,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出发点,以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为手段,切实有效的提高我园教育教学质量,现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以集体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为抓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 本学期我们继续以主题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为研究专题,坚持以教研组为主阵地,本着学习---实践---反思的原则深入进行学习、研讨和实践。

专题研究重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怀揣着这种研究的心态,不断地在实践研究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随时地调整着研究计划。

上学期末,发现教师在设计集体活动方案时,尚不能较好地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经验,设计问题比较宽泛;在设计活动时还经常会出现一些文字表述上的不到位,表现出教师理论与实践中所存在的差距;在实践中存在着教师观察盲目性以及观察后缺乏有效分析及行为跟进,教师现场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及时调整研究内容,如:加强集体教学过程设计有关理论的学习,带着问题开展大组小组设计和观摩实践活动;围绕主题背景下集体活动过程设计的主旨与切入、过程中方法的选用、活动的呈现等问题进行实践研讨,真正体现专题研究的有效性。

带着问题观摩实践活动能帮助教师有目的的开展专题性研讨活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每一次专题实践研讨前都明确研讨主题,鼓励教师带着问题进课堂,如集体活动过程中目标与重难点的落实、环节的设计、过程的衔接等。努力做到:在实践前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设计活动方案,实践中观摩者带着问题看活动,发现亮点和问题,为下一次研讨提供依据。同时,又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梳理,在梳理中积累,从而形成园优质教学活动方案。

以大小教研相并进的教研方式,确保研究的有效性。我们通过大组教研活动把方向,小教研活动重实践的原则,开展了层层推进的学习研讨活动。以大组教研活动研究集体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呈现形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从而达成共识并落实到教研组实践。本学期,每个教研组重点实施了一课三研的跟进实践研究方式,进行了每一研的问题跟进研究。通过多个老师对同一活动内容的跟进实践,体现了资源共享、不断完善研究、互相跟进学习的实践价值,逐步提高了教师的设计与组织能力。同时,一课三研的跟进实践研究方式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认为这样的研究模式具体实在,易于教育对策的达成。 本学期,园内所有的一线教师人人参教研组小组实践研讨活动,开展了一次优质集体活动方案考核活动,鼓励教师参加了第五届黄浦杯 教学创新与学生发展案例评比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集体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1.转变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在园长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多次教科研活动,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她们的教科研水平,结合学习材料和园教科研工作实际,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并及时组织学习,加以宣传,促进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熟悉,使教师对教学研究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明白了从事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树立教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鼓励教师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在活动中大胆进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教师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重研究,人人有收获。

2.扩大科研的参与面,提高科研水平,形成良好科研氛围。我们一直把科研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上,不为搞科研而搞科研,不为评奖而搞科研,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幼儿园的科研工作的参与面不断扩大,还能积极撰写有关科研方面的论文等。本学期,幼儿园申报了省级课题《礼仪教育》,争取立项。

3.加强教育科研的过程治理。对立项的课题,经常了解进展情况,并收集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督促研究人员不断追求进步和进行阶段小结等。还积极参与了绿色教育研究共同体的研究活动等等。对《提高农村5---6岁幼儿家长对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认真地进行实践研究着。

教师业务学习学习心得7篇

第2篇

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好课;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最好的课;而不能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或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则是不好的课,是失掉了课堂教学价值的课学习。

经过前几周的业务学习,确实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敲响了警钟,课堂教学中的十个不等式,对实际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其中一点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

每次上完课,教师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但是,在课堂现场实施的时候,教师仍然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

例如,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老师注意到,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了差异,小组的讨论也非常热烈,他们甚至提出很多的问题。这时,老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想,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如果老师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就会忙于深入各个小组的讨论,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紧张感也将不复存在。

第3篇

我是一位师范类的艺术生,小时候也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接触过幼儿教育,对幼教工作知之甚少。经过暑假了解幼儿用书才知道有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这五大领域,和我们平时上课用书的名称是不一样的;暑假里我还了解了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才了解了一点幼儿特点及状况。

xx年9月,我很荣幸的来到了县幼儿园工作。来到新的环境工作,在吴美云园长的主持下,进行了对我们新老师的业务培训,多位有经验的老师对我们细心指导和详细讲解,使我受益匪浅。从九月十九号到十月十四号我们进行了多次业务学习,其中有吴美云园长指导我们作为一个幼教人员应该具备的三心爱心、耐心、关心,如何弄好班级中的环境布置及其情况、一日常规,教给我们如何备课、如何网上发表文章、上传照片,教给我们在上课之前可以较小朋友们玩的手指游戏,作为幼教应会的纸工及其新教材的使用;孔老师的小班数学教学;大五班余老师的音乐教学;陈老师的美术教学;郭老师的数学教学;小三班余老师的科学教学;大三班邓老师的语言教学;还有我们的黄园长首先为我们讲解了识字活动的教学,其次还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数学活动的一些教学方法。从这七位老师的讲解中我学习到很多,也体会到很多。

其中大五班余老师的音乐课《七彩光与果娃娃》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在课上余老师讲得非常详细。

首先从活动目标开始,每一点都讲得详详细细的,在编写的时候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一味的照抄教案。教我们写教案的时候应看清楚每个目标。

其次从活动准备来说:要根据内容来准备教具,《七彩光与果娃娃》这节课就可以运用图谱教学法,用画好的水果图片和节奏卡让小朋友们更加清晰地记歌词与掌握重难点节奏。教我们每节音乐课不只是弹琴唱歌,也要准备好其余的教具。

再次,余老师重点分析了活动过程,在开始的谈话活动,我们可以自己弹琴小朋友们好,老师你好!问好可以当做练声。也可以利用音乐游戏《找朋友》作为练声过程,提起小朋友们的兴趣。练完声后,可以利用《太阳的七个宝宝》这首诗歌衔接上今天所要上的内容。利用图谱教学法教小朋友们记忆歌词,按顺序的请出水果及其加上动作让小朋友们更加有兴趣。在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利用提问法来提起小朋友们的注意。在一首律动的音乐课上我们可以让小朋友五次练习唱,两到三次倾听。在碰到了难点节奏时,余老师详细解说,比如:四分音符小狗的叫声x x x x,八分音符小马的奔跑声x x x x,附点音符小老鼠偷东西的声音x . x,二分音符大象的走路声x-x-,十六分音符火车开在奔跑的声音 。在这节课中余老师让我懂得了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唱歌,音乐课上我们还应加上简笔画,舞蹈动作,让小朋友们更加有兴趣、更活跃。在上课之前已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的备好课,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园领导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园领导及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对我们的栽培,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做好这份工作,我会加油的!

第4篇

什么是真正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时下已成为教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语意上并无多大差别,但用教材教反映了教材观的转变,即视教材为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学线索,激活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让教师以教材开发者的姿态,将个人特质、教学经验、教学才能融入到对教材的加工、改造之中。

历史地看,过去我们也反对照本宣科,追求用活教材,现在提倡用教材教,似乎是旧话重提,但其中的必要性却不容小视。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在为教学提供新条件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教材多样化,要求教学手段不再只是一张嘴巴、一支粉笔。因此,传统的话题势必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新的诠释与表达。

目前,有种观点认为,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两个阶段。论据一是目前尚有不少教师的教学连忠实执行教材还没做到,论据二是教教材要作为用教材教的基础。这样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需要明确的是,它只是举出了特定背景下的真实个案,不能据此认为它就概括出了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一般规律。同时,我们也确实应当先深入教材,再跳出教材,否则难免会出现对教材的误读和背离。

事实上,要有效地用教材教,除了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教材之外,还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教材再好,通常也只能根据一般情况为教与学提供一个思路和一种设计方案,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具备解读教材、解读学生的智慧。解读教材、解读学生与加工教材,都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即在课前一次完成,实际的备课过程,也常常是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不能因为它们需要分别展开研究,就听任目前的教学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同时,对三者的钻研应该是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都有待深化,需要经验的逐渐累积,不必人为地限定先熟悉教材、教教材,再加工教材、用教材教这样的阶段。任何时候,调整、加工教材都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备课的内容之一。

如何用教材教?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这里笔者仅就使用新教材以来教师在课前预设环节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复习铺垫的设计。现在新编的教材,基本上不再出现新知识前的复习、准备或过渡内容。以致有教师问:是不是数学课堂上不要需要复习环节了?

教材直接以问题开始,有利于扩大思维和探索空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新问题的基础上联想回忆出已学知识。当然,如果学生自己联想有关知识有困难,或者出现夹生、遗忘现象,教师先行组织复习也是可取的。

新授前设臵复习、准备环节的初衷,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二是为探究铺设台阶,分散新授的难点。第一点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第二点。以往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铺垫暗示过度,或者人为地设臵了一条狭窄的思维通道,学生无须探究,或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我们也不必就此因噎废食。应当承认,这类教学铺垫有很多合理的成分。

比如,教循环小数前,很多教师喜欢先以学生熟知的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实例,让学生感知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周期现象,以此作为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有了这一铺垫,原本很抽象的循环小数,通过学生自发的类比,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教学手段的选择。一般认为,选择教学手段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什么?

以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为例。现在多数教材提供的现实模型是城市建筑、冰箱、纸盒等图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考虑到农村和边远地区,给出的素材里还有长城的图片和其中一块放大了的砖。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实物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并进一步介绍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等。目前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长方体的形状。此外,还能选择什么教学手段呢?笔者在农村教学,曾用当地的白萝卜作为教具。在东北,教师的创意是让学生用小刀削土豆。在上海,老师们让学生用小刀削橡皮泥。这不正是因地制宜选择教学手段最生动的诠释吗?

巩固练习的补充。经常听到教师抱怨新教材配备的练习偏少。不可否认,教材需要修改、完善,但教材不是题库,面对减轻学习负担的社会诉求,教材中的习题必须严格精选。因此,即便改进之后,还会众口难调。比如20以内退位减法,可以用破十法,也可以用连减法。诸如此类的针对性练习,教材难以一一提供,只能由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制,自行补充,当然教学参考书可以也应该给予提示。

此外,学生的学习有缺漏必须弥补,同时要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兴趣拓展和提高的需求,教师适当的增补练习,也是因材施教的内涵之一。另外,一些乡土素材、社会时事、学校正在开展的活动,等等,都可以用来编成数学的实际问题,使数学应用练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时代的脉搏。

理解教材 用活教材,就是以教材作为原型和范例,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点亮教材细节。笔者曾经听过一位特级教师谈自己如何由内而外地打磨数学课堂,有时仅仅是在使用教材时读一遍习题、加两个数据、换三道题目,这些细节处理没有张扬的技法,有的只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有的教师潜心设计小动作,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化效果,这些点睛之笔源于教师对教学本质的深刻领悟。在课堂教学中,教材细节的开发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有的教师认为教材编写已经给出完美的作品,教学时只需搬用就行,他们考虑的大多是用得像不像,而较少思考有没有更好的用法。其实,许多教材细节还需教师多加推敲,用心琢磨,把教材细节做亮。教师备课时要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教材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教材细节更深的知识内涵和更广的思维空间,让教材细节丰盈课堂,使之能够生发锦上添花、以小见大的效力。

填补教材空白。新教材通过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呈现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教学的灵活性增加了,教师的选择空间扩大了。这些教材空间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惑和难度,同时也给主体间的有效合作带来了良好的机会,让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更多的联想意境和创造空间。例如苏教版五年级小数乘整数一课,教材对竖式如何引出没给出具体的方法,从而留下了教学空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妨在此动动脑筋,考虑如何增减教学素材更便于学生感悟到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必要。教师要善于在教材的留白处挖掘、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新课程教材真正成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的信息资源。

开发习题资源。习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如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习题资源,开发习题的育人价值是用教材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习题蕴含有知识功能、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在数学教学中,解答习题本身并不是目的。学生一旦开始解题,他就接受着一种思想的训练,从技能、思维、智力、非智力等各方面塑造自己。新教材的习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编排上注重利用实际情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有习题资源的意识,将教材中的习题拓展为一个个值得学生探究的数学问题,以利于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让习题增值。

第5篇

在全国众多的农村学校中,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朗口中学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在正常的开学时间,每天都有几十乃至几百人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这三所学校都是农村乡镇初中,他们原来的办学条件在当地都是最差的,他们的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但真正体现他们改革价值的是新课程改革。他们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特征,成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前去参观学习。那么,他们究竟为新课程贡献了什么?从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敏勤教授的点评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要不厌其细地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练习巩固,如果没有时间就留到课后练习。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对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们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洋思中学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在洋思中学改革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提倡学生自学的实验,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老师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常州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实验,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为洋思中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但在整个学校、在各门学科都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洋思中学在全国确属首例。他们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洋思中学的做法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称为洋思现象。

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在全国的中小学,似乎每个班都有学困生。个别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但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却往往难有成功的措施。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洋思中学的追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似乎有些绝对,但它却对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了震撼心灵的作用。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上进心的学生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重新鼓起上进的勇气——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肯定也能变好!他们在这里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和勇气。对于那些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反复地责问自己: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我的班内出现了学困生,肯定是我的责任,他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在洋思中学,我曾经看到有的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给学生补课,他们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对于那些已经对孩子失望的家长来说,看到这条标语,对孩子的前途又充满了希望——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孩子也肯定会被教好,因此他们不远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来。

当然,洋思中学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参观的许多校长说: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所谓堂堂清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在下课时,可能有3名学生没有做完,4名学生没有做对,这7名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转变成了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这7个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与班进行对调检查,主要是对那些所谓学困生的数学和外语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不要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才采取措施。另外,如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的战术,等等。正因为他们有许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有责任心很强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才敢向社会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这是洋思中学前任校长蔡林森经常说的一句话。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如果课堂再像考试一样紧张,学生还有轻松的时刻吗?学生的负担不就更重了吗?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负担重?固然与应试倾向和追求升学率有关系,但也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关系。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于是,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校外文化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教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

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大多数中小学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往往不止一个,而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中学生晚上都要做到11点以后。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教辅资料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催生了许多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教师的惰性。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实际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买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东庐中学讲学稿中的练习题也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只有精选练习题,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熟悉了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规律,还需要在考试前猜题押宝吗?还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吗?东庐中学的做法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应当从教师自己精选精编练习题开始。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单靠各级教研员和一些教学专家是指导不过来的,只有自力更生,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过程中学习和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不平衡,即使一些重点中学和名校,也不是每个教师的水平都很高。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的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的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实行师徒制,让老教师带徒弟,师徒共同备课,共同研讨。有的学校设立青蓝工作室,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但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师父也很难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经验都传授给徒弟。而东庐中学采取集体备课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而东庐中学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种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

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由教学分离变为教学合一,找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点。虽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最佳结合点,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与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相比,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力度更大,这所学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性管理模式。

课堂的开放首现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许多学校每年都搞一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有的放胆搞一个开放月,事前都要精心准备,师生认真排练,届时伴以各种标语、展牌,邀请有关领导、新闻单位和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借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而在杜朗口中学,长年全天候的开放,不需要预先准备,学校不怕亮丑。这样的做法不仅需要胆量,更体现了对自己办学的自信。说实话,作为一所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重点中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杜朗口中学之所以敢开放,就在于对自己的办学理念深信不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教育原生态,不需要粉饰和包装,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不用担心露了什么马脚。另外,每天的开放对老师与学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

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而在杜朗口中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谁有想法站起来就说。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有的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师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而在杜朗口中学,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表演、辩论、歌唱、讲解、朗诵等方式多种多样,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由学生相互点评。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第6篇

通过一学期的业务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点感受和心得体会: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俗话说: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一切为了学生,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服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必须转变学习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开放教育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只有围绕以学为中心,才会千方百计寻找资源,一心一意提供服务,把搞好对学生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不只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时期,而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纵横交错的支持服务体系。

以上是本人在本学期业务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不断落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

第7篇

9月20日至9月26日,在xx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xx市初中体育教师培训班的培训。为期7天的培训让我认识了很多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并认真聆听他们每一节课的精彩讲座,给我以深刻的启发与思考。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我们都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教学经验,这是最让我获益良多的。下面就简单的谈谈我的培训感受。

在这七天的培训学习时间里,市局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师业务水平的能力,特意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体育课程,让广大教师不断进步成长。

9月20日上午,惠州学院的蒋新国教授给我们讲的是《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在这里他主要提到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蒋教授用一个又一个的教学实力和生动的语言教学与讲解, 同时还涉及到我国体育教学的课程、教学的方法与外国的相结合,这让我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让我不断地去思考,反思,不断总结,总是把以前的教学情况和上课老师的讲解进行对比,看看自己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这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蒋教授提到的 课程指导思想里几点:①强化体育项目为我所用的选择性;②淡化体育项目的系统性,需要合理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有选择性、娱乐性的去启发学生,不必要做到细化。尤其是谈到的第②点,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都是一板一眼的去进行体育训练,更多的老师对待课程可以说是比较严格,完全按照课程安排去进行,要求面面俱到,让学生尽可能掌握课本内的所有内容,其实这样不好,会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对体育产生厌恶感,从而达不到体育课程的理念要求。而蒋教授谈到现在的体育教学必须要合理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学会自觉地去锻炼学习,自主地融入到体育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启发性的去安排课堂,同时不必做到细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项目活动的良好习惯。

其次,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化,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得到发展。谈到这里蒋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站队。课上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站队,课堂由站队进行,学生可自由、活泼、轻松地站队,完成课堂口令指挥,达到课堂有效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同时也避免扼杀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与美国学校的教育方式作对比。美国学校的体育课堂完全由学生自主去掌控,而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导者,上课老师会把本课的重点、需要完成的任务用纸条的形式贴到墙上,让学生去看并且自觉的独立或小组形式去完成。而老师只是在旁观看,很少去干涉学生的活动。若学生遇到困难时,才会去讲授。这种教育方式比较独特,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自觉能动性,让他们自由地去发挥自身所长,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让孩子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项目活动的良好习惯。这是我国体育教育上无法比拟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9月21日上午,邹若萍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堂。邹老师讲授了团体心理游戏(趣味体育)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许多适合学生进行的团体游戏,如:蜈蚣竞走、两人三足或多人三足、音乐舞蹈等游戏,在课上开展既可以起到锻炼的效果,又能丰富课堂。邹老师还提到体育游戏的创编内容,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课堂教学不在枯燥无味,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眼球,体育游戏的创编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课堂需要什么样的游戏去融合,起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是作为老师授课前必须要考虑的方面。但事实上,却很少有老师能做到。经过学习后,我明白了游戏有分类,怎么样去创编体育游戏,怎么样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我的启发很大,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校可用的体育教学器材很多,没有的我也可以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接着,邹老师又带我们到职业中学的操场去进行活动实践——团体活动。这次活动的安排是10人为一组,推选队长;为队取队名、口号、队歌,然后进行解说,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参与,积极融入到各自的集体中去,为这次活动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总之,在活动中我得出的结论是:创建和谐、团结向上的团体。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都分别上了很多有意义的课程:如太极拳的学习、篮球裁判基础理论与临场实践、体育活动现场观摩、田径项目的学习等,在这些日子里,我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教师业务水平。

总而言之,短时间的培训,长时间的实践;简单的培训过程,丰富的培训结果,就像我经常跟学生说的,老师只能给你们指引通往成功的道路,真正去走的是你们自己,能不能到达终点,也要靠你们自己。同样,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只能是给我们指路,而今后能否在他们所指的道路上指引好我们的学生,就要靠我们自己了。

★其他类似内容

1教师年终总结范文3篇

教师年终总结范文3篇

教师年终总结是每年教师工作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新教师来说更加关键。一份合适的年终总结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过去一年的工作,并...

查看剩余 83% 教师年终总结范文3篇

2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21篇

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21篇

本文以“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为主题,旨在梳理教师在一年中所完成的工作,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总结...

查看剩余 81% 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21篇

3教师的年度总结5篇

教师的年度总结5篇

教师年度总结是教育工作者在一年的工作中总结自己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和工作心得的一次机会。通过年度总结,教师可以反...

查看剩余 82% 教师的年度总结5篇

4教师学期工作总结12篇

教师学期工作总结12篇

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是每位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过去一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掌握教学成果和不足,为今...

查看剩余 84% 教师学期工作总结12篇

5教师工作年终总结30篇

教师工作年终总结30篇

教师工作年终总结是一份衡量教师工作成果的重要文件,它为教师提供了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的机会。在这份总结中,教师需...

查看剩余 73% 教师工作年终总结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