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社区防疫感人事迹材料2篇(倾听·关爱·筑梦:下沉社区防疫感人事迹)
近期,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全民抗击疫情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许多下沉社区涌现出令人感动的防疫感人事迹。他们用普通人的力量,发挥了非凡的作用,展现出社区凝聚力和民众责任感。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令人瞩目的社区防疫感人事迹。
第1篇
一朝是军人,终生报国家。新冠疫情袭来,长春市退役军人从头脑中抹去了“退役”的概念,像当年英勇抗击“非典疫情”一样,奔赴战场。虽然身上戎装不再,但不改的是军人一样的忠诚、军人一样的作风和军人一样的奉献与牺牲。他们正在长春这片热土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有难,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1月28日,长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致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及退役军人的倡议书》,长春市广大退役军人闻令而动,积极响应。“我当过兵,有一副好身板,我先上。”“我打过仗,有上战场经验,出征不能没有我。”“人民有难,我们这些穿过军装的人哪能袖手旁观!”
短短几天,212名退役军人踊跃报名,雪片般的“请战书”和“红手印”成了热血标志。长春市自主择业干部功能型党支部第七党小组全体成员递交的《请战书》中写到:“我们是部队医院自主择业干部,作为曾经受过部队锤炼的转业军人,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78名转业志愿兵(士官)则联名递交《请战书》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随时准备到抗击疫情最需要的前沿阵地。
2月8日,由长春市退役军人组成的疫情防控应急大队正式成立,近300名志愿者被编为4支应急分队——1个医疗应急分队,人员全部为原各部队医院的有行医资质的志愿者;3个后援保障分队,分别负责动员宣传、勤务保障和机动协助。当天,应急大队又临时整编收入1支由清一色退役士官组成的50人车队,后增编为第五机动应急保障分队。队员既有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也有经营网约车的专职司机;有1983年入伍的老兵,也有2010年才退伍的年轻人。大家都抱定一个心愿——不讲条件、不要报酬、志愿服务。
1个医疗分队,3个后援分队,1个机动分队,200多名退役军人,全身心投入到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
2月10日,经长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批准,长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精心组织,由功能型党支部牵头组建的“长春市退役军人疫情防控应急大队”,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沿。2月11日以来,应急大队先后派出247名队员参加一线防控工作,累计出车160人次接送“密接”人员,发现截堵疑似人员4人,发现导诊异常病例3例。在朝阳区医院,23名医护分队队员勇挑重担,分散下沉到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放射科、救护车队、医疗设备维护等主力科室,全程参与院内控制感染、消毒防疫及组建发热病房等工作;在朝阳区疾控中心,6名队员协助转运确诊和疑似患者,开展流行病调查,转运医疗物资;在二道区卫健局,10名队员协助转运发热病人,开展流行病调查,清运医疗垃圾;在南关区防疫站,5名队员负责调查确诊患者的密接人员、疑接人员和行动路线,累计排查活动场所28处,实地调取监控50余次,调查密接人员635人,电话排查相关人员3286人,确认集中隔离70人次、居家隔离1352户3986人,实地贴发检查通知和告知书500余份。
面对疫情,长春市退役军人尽己所能,主动“支前”,积极投身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退役军人主动就近融入所在社区、村屯,配合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入户宣传、社区消杀和摸排调查工作,有力充实了基层防控力量,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渠道。
早在2月16日,十余名退役军人就加入了二道区卫健局防控队伍,负责转运发热病人、开展流调、清运垃圾;2月17日,3名退役军人充实到南关区防疫工作一线;2月18日,6名退役军人在汽开区长沈路附近的绕城高速西北向入口上岗,对来往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和测温……
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11日长春首批退役军人志愿者在朝阳区人民医院上岗以来,已经有247人加入到一线防控队伍中。
56岁的门艳艳是原208医院的一名护师。她以妻子的柔情,目送着丈夫驰援武汉医疗第一线;以军人的责任,投入到退役军人疫情防控应急大队医疗分队的疫情阻击战中。“我目前在朝阳区人民医院负责防疫消杀工作,除了协助科室检查应急情况处理,还要到消杀站对接受转运任务的救护车司机和医生进行防护服穿脱指导。我将发挥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以医者的良知,为战胜疫情贡献退役军人的力量。”门艳艳告诉记者。
“医疗战线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拼命工作,在死亡边缘挽救患者,公安和社区人员在紧急排查,一、二线工作人员缺乏,这就需要有更多人积极主动加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为国家分忧助力,为百姓健康护航。”
第五机动应急保障分队队长于东来,曾在驻长某部队修理营工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利用微信群号召大家加入“战疫情退伍军人志愿者车队”,仅4个小时,就有36人响应。加入防控大军的退役军人志愿者还在不断增加……
“若有战,召必回”,对于退役军人而言,这些话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根植于思想深处的军人意识、坚定信念和灵魂烙印。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对退役军人革命本色的高度凝练。
30万名荣退军人,就是30万点星星之火,爆发出耀眼的荣光,抚照着他们的英雄母亲。点燃这把火的,就是新组建的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更多的退役军人响应号召,主动就近融入所在社区、村屯,配合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入户宣传、社区消杀和摸排调查工作,有力充实了基层防控力量,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渠道。
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工人、农民、老板,不再是父母、子女、爱人。他们的名字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时代铁血退役军!“不战胜疫情,我们绝不收兵”,这是这些队伍军人的铮铮誓言,他们也正在为这句誓言而不懈努力,辛苦付出!
第2篇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第23期中青一班学员、宿迁市宿豫区区长徐源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最新工作要求,按照宿迁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成果。
一是统筹调度疫情防控工作。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徐源带领应急处置专班连续两周集中封闭办公,坚持每天“早研判、晚点调”,构建起“覆盖全区、协同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打通到乡镇、社区的指挥调度神经末梢,实现扁平化指挥、快速化响应、无缝化衔接、高效化运转。
二是高效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徐源始终把全员核酸检测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抓手,相继组织开展了16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640万人次,极大降低了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在覆盖面上,坚持应检尽检,通过对未参检人员发布“特别警告”、社区逐一电话联系等方式,最大限度动员群众参与,单日检测量均超41万人次、检测率达98.7%。在规范检测上,创新设置一米线“悟空圈”,得到市主要领导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在检测速度上,每天7时开始采样,中午12时完成采样,当日24时出结果,保障了每一轮有序衔接。在重点区域上,对封控区实行上门一户一管采样,对管控区实行1:5和1:10采样,确保重点区域先采先送、早出结果。
三是果断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自4月1日夜里发现首例区外返回阳性人员,徐源连夜指挥应急专班进入战时状态,坚持以快制快,第一时间进行人员稳控,迅速开展复采、流调、封控、消杀、转运等工作,将2个乡镇划为管控区,1个村居和1个小区划为封控区,对筛查发现的2.74万名时空伴随者赋黄码,严格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成功将疫情传播风险控制住,未发生扩散外溢。
四是从严从紧抓好外防输入。宿豫区拥有3个高速出口,为全市最多,且宿迁北出口是全市静态管理期间唯一的大货车进出通道,外防输入压力巨大。为此,徐源组织抽调交通、公安、卫健、城管等部门近230人进驻一线三班倒运转,优化查验检测速度,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为畅通物流通道,徐源还在全市率先试点建设货运中转站,货车统一在指定停车场进行抗原核酸检测、车辆集中消杀,由本地司机驾车至企业装卸货物,实行闭环管理,极大减少疫情输入风险、减轻交通卡口压力、缩短货运物流时间。
五是科学有序巩固防疫成果。疫情期间,与全市同步静态管理的同时,结合宿豫防控形势和省疾控专家意见,科学分析研判,将严格管控时限延长1天,有效降低疫情扩散风险。针对社区、小区人员防控力量相对紧张问题,徐源组织13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就地转为志愿者,承担起小区内秩序维护、进出人员登记等工作,保证了一线疫情防控力量充足。他建立机关单位志愿服务应急机制,抽调90余名优秀党员干部,紧急支援管控区防控工作,有效增强了基层的防控力量,以高标准、严措施、快行动,全面细致做好管辖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确保一方平安。
1工厂实习总结3篇
这是一篇关于工厂实习总结的文章,通过实习中的经历和反思,分享关于工作、团队协作以及个人成长的体验与感悟。...
查看剩余 74% 工厂实习总结3篇
2中班下教案7篇
本篇文章介绍了中班下教案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等。这些教案将帮助中班教师们更好地教学,提高幼儿的...
查看剩余 71% 中班下教案7篇
3实习个人总结14篇
本文主题为实习个人总结,探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通过总结与反思,希望对读者有所启...
查看剩余 80% 实习个人总结14篇
4教育实习总结26篇
以下是一篇关于教育实习总结的文章,总结者通过实习经验,探索了课堂教学和学生关系的有效方法、技巧和策略,同时也发现其中一些...
查看剩余 82% 教育实习总结26篇
5药店工作总结10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践,对于药店工作的总结是必须的。本文将对药店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药店工作者加深理解。...
查看剩余 75% 药店工作总结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