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数学悦读,开启数学奇思妙想之旅)
本文将分享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备课和教学。这些教案经过精心编写,包含了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数学知识。教案内容丰富,覆盖了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各个单元,既注重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操作。无论是初次教学还是复习巩固,这些教案都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第1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能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重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问题1:你能猜想小秒针的顶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教师演示小秒针的运动过程,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问题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先计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长,在计算出走60圈的长度。
师:非常好。那么小秒针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又怎么来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小组内交换圆,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测量值精确到毫米。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测量的,并展示一下小组测量的结果。
(设计目的:通过实物投影,向其它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
师:观察一下我们得到的几组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发现:1.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点。2. 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与直径相乘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圆,现在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测量这个圆的周长的。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表格,教师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的热情)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在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确是一个定值。
(设计目的: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得到结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顺利得到圆周率的值)
小结1:圆周率: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数π≈3.14。
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绩的,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
我们有这么伟大的'祖先,相信我们这些站在伟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小结2: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
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
(设计目的:通过简单的图形计算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并强调解题的书写过程)
(设计目的:通过转化把由半径求周长的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3.小组交流错误原因。(可让其他学生避免同样的错误)
(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题打下很好的伏笔)
4.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数据。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题和前面的引入题互相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
五.你能说说在这一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可让学生从知识点,从测量方法——能力点,数学史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
小组合作完成,应用你的知识,想办法测量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圆城楼门口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学习上的学以致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2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4)如果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4、引导学生观察÷2和÷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1)、一辆货车2小时耗油10/3升,平均每小时耗油多少升?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小时走的路程)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已知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
(二)、小结出计算法则: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我们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1、学生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独立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3、总结计算法则: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帮助学困生度过难关。
小组内讲评,发挥组长的作用,以求“兵强兵、兵练兵”。
1、重视分数除法的'意义过程性。我只是让学生理解,并没有强调口述,而是重点让学生应用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给出的一个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使得对除法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2、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集思广益,根据操作计算方法。让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好习惯。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3、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彩带,一共可以做多少朵?
(2)自己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想: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应先求……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2)小组间讨论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题,并正确计算。然后全班校对。
注:第2题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6
1、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
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生发
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
2、当堂测评题将学生置于提高之处,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1)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1)这一例题和复习中的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呢?想一想。
(1)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2)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3)列方程来解决问题。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
(4)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小明的体重)
3、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4、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关键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本堂课我设计了“题目——线段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这样四个环节来教学例题的第(1)个问题,以使学生很清晰地掌握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他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3篇
波利亚提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学习是体验学习过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这意味着教材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素材。
本教学设计从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及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出问题、探究计算方法、对比优劣,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了以前学习的知识,根据数据的'具体特点,学生借助转化思想把分数与小数进行互化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建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灵活性的理解与掌握。
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发散思维而忽视学生思维优化的训练。在学生多种算法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最优算法,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计算小数乘分数的时候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
师:上面的题你会计算吗?它们各是什么类型的分数乘法?你能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吗?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老师为你们知道的这么多而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回顾已学的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
(1)课件出示教材8页例5情境图(不含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图中的信息。(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交流汇报:尾巴的长度是身体长度的,求尾巴的长度,就是求身体长度的是多少)
师:根据刚才的理解,你能用算式表示出这两个问题吗?
生1:求松鼠欢欢尾巴的长度,就是求2.1的是多少,可以用2.1×表示。
生2:求松鼠乐乐尾巴的长度,就是求2.4的是多少,可以用2.4×表示。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分数)
师:那么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第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
跳绳运动,是对付肥胖、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同学们要积极进行跳绳运动,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平,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
用算术方法解:已知单位“1”用乘法,不知单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单位“1”不知道或者题目的条件中含有“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第5篇
4、通过百分数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难点是弄清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数关系。
3.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六(3)班在期中考试中,数学科的及格率是80%,六(2)班的及格率是79.5%,你们知道哪个班的及格率高一些吗?(板书:80%、79.5%)
师:好,分母是100的分数很容易比较大小。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继续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我们把这样的分数叫做百分数。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①百分数有什么好处?(分母相同,便于比较哪个数所占的比率大)
②什么叫做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统计图中应把什么人数看成“一个数”,什么人看成“另一个数”。
③百分数的概念中提到了几个数?(两个数),百分数表示这两个数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4)小结:分数既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又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后面通常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1)说明: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例如:百分之五十二,先写52(分子),再写百分号“%”(分母),即写52%,也就是分母和分数线去掉,换成百分号“%”,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小结:百分数的分母固定是100,不能约分,它的计数单位是 (1%),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小于分母、等于分母、大于分母,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百里挑一( ) 百发百中( )事半功倍( ) 事倍功半( )
1.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以有过接触,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难的就是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所以我采用复习导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了解,为后面百分数与分数的比较做铺垫。
2.为了提高学生对百分数学习的兴趣,我让学生比较两个班的及格率作为新课的导入,在学生已经掌握分数的意义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探究出百分数的意义,突出本课的重点。
3.在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对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了更加清晰的、准确的认识,我设计了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出示以上的三句话让学生进行讨论加深了解。
4.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再次体会百分数的应用和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第6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本班共有7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协调,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用题的解决较差,少数学生数学成绩很差。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提问:求小红可以吃几天,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小组合作讨论并填写预习卡。方法一:每次吃半片,吃3次:
(4)互相交流,请两位同学板演并说一说解题思路。
(6))提问:综合算式里分别含有几级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7)小结: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相同,在同级运算中,如果
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
第7篇
3.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1.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组织学生同桌交流,然后点名学生回答)
2.师:图中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 cm,宽10 cm。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1)用比较多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 cm,宽比长少5 cm。
(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宽是长的10/15。
师: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述外,还可以用“比”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师:这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倍数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那么宽是长的10/15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是几比几呢?
教师小结:长和宽都是表示长度的量,属于同类量。所以无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我们把这类比叫做同类量的比。
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 km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
①师: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②师:除了用除法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外,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也就是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因为这里的42252 km与90分钟是两个非同类的量,所以比也可以表示非同类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试说,教师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比的意义,组织学生齐读)
师: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这里的3/2。(板书: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
教师提示: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下表:
教师总结:比与除法、分数联系紧密,但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各自的意义不同。所以在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要说“相当于”,而不能说成“等于”或“是”。
1.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第52~53页“练习十一”第1、3、5题。(第1、5题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1.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知识点较多,有比的意义、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有比值的概念及其求法;还有比与除法、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等。针对本课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讲导结合,理解比的意义。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比缺乏认知,所以主要通过教师的“导”,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并通过同类量和不同类量的比,引出比的意义。
二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时,采用了让学生看书自学的方式,在学习中通过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教材,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工人种植一批树苗,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2∶5,下午又种植了36棵,这时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5∶8。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
分析: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以将与比有关的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解答。
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2∶5,也就是已种植的棵数是总棵数的2/5。又种了36棵后,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5∶8,即此时已种植的棵数是总棵数的5/8。所以36所对应的分率是5/8-2/5,即36是总棵数的5/8-2/5。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解法归纳:把与比有关的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解决时,关键是根据已知比正确得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张扬和李明在争论一个问题。张扬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可是,前几天中国女足还以3∶0的成绩战胜了美国女足。这里的比的后项就是0,为什么呢?”
李明笑着说:“比赛中的3∶0,与表示倍数关系的比是两码事。虽然读法、写法都一样,可它们的意义不相同。表示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也可以表述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由于除数是0没有意义,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而比赛中记录的3∶0,不表示两个队得分的倍数关系,只表示比赛双方的进球的个数,只是借用了比的写法。”
第8篇
?分数乘整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合理地使用教材,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本课是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正确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4篇
本篇文章为大家带来了小班美术教案范文的精选,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教案示范,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小班美术教学方法与技巧,提升...
查看剩余 82% 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4篇
2手指点画教案7篇
“手指点画教案”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手指点画、模仿画法等方式,让幼儿通过触摸...
查看剩余 74% 手指点画教案7篇
3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4篇
本文汇总了多篇幼儿园教案范文,为幼教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这些教案内容详尽,方案实用,涵盖了多个年龄段的幼儿教学...
查看剩余 77% 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4篇
4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集锦7篇
本文是关于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的集锦,详细介绍了小班儿童心理健康活动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借助教案集锦,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
查看剩余 83%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集锦7篇
5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2篇
本文为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旨在为小班老师提供优秀的教学案例参考。通过案例分享,展示不同主题、不同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教案...
查看剩余 73% 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