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断章》教案5篇(《断章》教案:悟透断章,熔炼修辞力)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节课——《断章》,配有详细的教案。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将了解到诗歌和历史的关系,同时提高对现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第1篇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6)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明确:(1)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6)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示例:(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明确:(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5)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第2篇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3、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 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个千个哈 姆雷特”的说法, 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 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 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 特点便突出体现在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现代诗《断章》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ppt) 卞之琳 193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 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 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 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 人。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 30 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 《断章》写于 1935 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诗 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
三、问题探究: 1、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 4 行诗,是 4 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 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 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子与梦互不相关, 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 人精心构思与组合, 变得耐人寻味。 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 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 (ppt) 3、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ppt)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 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 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 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第3篇
1、鲁迅,原名____,字豫才,现代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
2、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3、《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 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从小说《孔乙己》问世以来,咸亨酒店也随之闻名于世了。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 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开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
1、小说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咸亨酒店)展现人物一生的悲惨遭遇的?
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断。(开端、发展)
(1)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时间:清朝末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2)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地点:咸亨酒店 —— 社会环境)
(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⑴“我”——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⑶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
6、讨论: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
①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特定的环境里展开。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②这样一个势利、冷酷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二、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
请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五个片断的内容。
评析: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味。
“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分析他的地位。
“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 则含蓄地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刻画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预示了他的悲剧命运。他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惟一”说明他和酒店的上层和下层人都有距离,身份很特殊。
2、分析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外貌(整体、肖像、服饰)揭示特殊身份、揭示出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语言 揭示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点。
这些话揭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他存在的全部价值只是“十九个钱”。当“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拭去时,他便从那冷酷的社会上消失了。孔乙己是被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而死的,是被罪恶的封建社会所吞噬的。
4、研讨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
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
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这篇小说,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神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
作者用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①社会关系——是指小说中与孔乙己发生联系的人物。(注明关系)
②生活经历——是指小说中孔乙己做过的一些事,表达准确清楚,可根据课文中
③注意将课文中有关孔乙己的信息都要罗列显示出来。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 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 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这种“笑”带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当时社会人跟人冷漠无情。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 “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这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笑衬悲,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的解脱的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天真无邪的笑。 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是麻木不仁的笑。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众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处境十分难堪的孔乙己,深感气恼和羞耻,想再作一次争辩又有些慌乱心虚时的神态。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首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动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老年读书人的性格。
分析: “大约”表估计、推测, 因为没有人说起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根据 “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小说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一生悲惨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也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第4篇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3、 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第5篇
1.了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深入理解主题。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儿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与愿违,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3.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4.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5.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话剧要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话剧的这一语言特征。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卢孟实: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分析: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赔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分析: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撂杆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福聚德”衰落的原因其实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概括了文章情节,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意识,团结一致才能使一个集体走向辉煌。
1玩得真开心教案2篇
本次教案以“玩得真开心”为主题,力图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查看剩余 90% 玩得真开心教案2篇
2摇篮教案中班8篇
《摇篮教案中班》是一本面向0-3岁儿童的亲子教育指南,旨在帮助父母早期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本书涵盖了情感...
查看剩余 77% 摇篮教案中班8篇
3自我保护教案锦集4篇
本篇文章为公文网站推出的“自我保护教案锦集”,收集了多种自我保护案例并整理成教案,旨在提高读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
查看剩余 83% 自我保护教案锦集4篇
4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4篇
本篇文章为大家带来了小班美术教案范文的精选,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教案示范,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小班美术教学方法与技巧,提升...
查看剩余 90% 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4篇
5手指点画教案7篇
“手指点画教案”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手指点画、模仿画法等方式,让幼儿通过触摸...
查看剩余 76% 手指点画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