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案6篇("树上果实香甜,猴子悟道种")
本篇教案是《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的详细讲解,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编写。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配合绘本,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案包括课前导入、故事讲解和探究、练习、拓展等环节,旨在让学生既能够熟悉故事情节,又能够从中获得启迪和收获。
第1篇
本课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教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在猴子的果树成活的时候,就有鸟儿飞来跟它说,这种果树结果子慢呢?怎么这么巧呢?我一愣,一时之间真不知该如何向她解释这种“无巧不成书”的现象,这时其他学生也叽叽喳喳议论起来,于是我不动声色地把这个问题又丢回去:“是啊,怎么会这么巧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故事是编的,假的,所以这么巧。”他的回答,有人认同,有人反对,教室里声音更大。又一个学生说:“猴子急着吃果子,种树很认真,果树一种下去就能活,所以当鸟儿来时,果树总是活着的。”学生们大多露出了赞同的表情。我又追问了一句:“猴子辛辛苦苦种活了果树,可又因为别人一句话,就拔了果树,你怎么看待它这种行为?”学生纷纷举手,“它太没有耐心了。”“它没有主见,就象《抬驴》中的老头。”“它只想早点吃果子,一点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瞧,脱轨的思维又回来了。所以,相信学生吧,他们解决问题可能比你更圆满。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对猴子的评价可以多元化。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一个道理,让学生以这个寓言故事来教育自己,使自己不会犯小猴子的错误。
第2篇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在整体感知全文后,我请学生用上一个成语来形容猴子,并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上这个成语。开始的10秒种教室里鸦雀无声,接着,第一只手举起来了,“‘有头无尾’,当梨树刚刚成活的时候,他没有接着照料它,而是拔了改种了其他的树。”听了这位孩子的发言,大家顿觉茅塞顿开:
“‘急于求成’,它老想着早点吃到果子,一会种这树,一会种那树,结果什么也没种成。”
“‘三心二意’它一点主张也没有,听这个,听那个,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
“‘前功尽弃’,猴子没有耐心,一会种这一会种那,结果什么也没种成功,前面他做的努力都是白费力气。”
追问:“如果你就在这只猴子旁边,你会提醒它什么呢?”
有的学生回答能抓住文章中心,指出小猴的症结所在;有的学生能从实际出发为小猴想办法出点子,大家都能说出自己的感悟:
“猴哥,猴哥,你不用拔了梨树种桃树啊,你可以在边上再种一棵,那样你不是能吃到更多的果子了吗?”【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猴哥,猴哥,做事要有耐心,那样你才能吃到果子啊。”
“猴哥,你去农民伯伯那里学点种樱桃树的本领啊,那样你就不会老种不活了。”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猴哥,以后做事你可不能三心二意啊,这样什么事都做不好的。”
看来此类课文,学生早已自己读懂,读明白,读透彻了,甚至也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了。教与不教的区别在哪里?
第3篇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课《猴子种果树》。(板书:猴子种果树)《猴子种果树》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我个人认为本文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想象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进行品德的好教材。目前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喜爱读书,朗读水平也不错。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教材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绿线里的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情感。
3、抓住文本语言,通过分角色朗读、情境表演等手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进行简单语言实践活动,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为: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上课尹始,我将借助媒体动画演示小猴子的形象,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的兴趣。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在自读中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三、检查反馈,整体感知。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施肥”、“结果”、“樱桃“等易读错的字词予以关注指导,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的自然停顿。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本课有9个生字,这节课上我将指导学生书写“浇、施”等五个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字型结构和笔画位置。其中重点板书“施”,注意写规范、写美观。最后预留5—6分钟让学生当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细读感悟,指导朗读。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上课尹始,教师以简炼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新词,夯实基础。
首先,学习第一小节时,我将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天天浇水、施肥”,指出梨树的生长是不需要天天浇水施肥的,让学生体会到猴子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文二至八小节描写了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的经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教学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三自然段,以扶为主。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乌鸦对猴子说了些什么?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充分自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抓住词语“等不及”感受猴子的急于求成。(板书:等不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农谚“梨五杏四”的意思,接着重点指导朗读,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情感。乌鸦对猴子说话:“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要读的急;“你有这个耐心吗?”读出对猴子的耐心表示怀疑,还要读出乌鸦的语言个性。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
第四、五和第六、七、八节,以放为主。让学生自己学习,接着引导他们按照前面学习二、三小节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在交流过程中,我重点进行朗读指导:启发每个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可采用图文对照导读、个性体验品读、同桌感悟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由于这部分出现了三种动物,且他们之间进行了较多的对话,紧扣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地去模仿各个动物的言语,通过他们的读去体会各个动物的心理,喜鹊和杜鹃的话 “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要读出对猴子耐心的怀疑,另外还要读出它们不同的语言个性,读喜鹊的话声音要清脆悦耳;读杜鹃的话声音要响亮婉转一些。而猴子所对应的想法“我也等不及”“我还是等不及”则要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心态。
课文最后一小节,我让学生联系前面的课文思考:“就这样:指怎样?引导学生在交流、相互的启发中找到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板书:没种成)紧接着穿插语言实践活动:你想对这只垂头丧气的小猴想说些什么?深化认识。
我将通过一个识字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趣味性强,学生学习兴趣高。接着指导学生书写剩下来的四个生字,其中重点板书“喜”。提醒学生笔画较多,较难写,注意写规范、写美观。最后预留5—6分钟,让学生当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以上是我对《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预设,有许多考虑不周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4篇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四册22课《猴子种果树》。这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组合作,采取生生互动的形式,每个孩子在主动参与排演短剧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感悟能力。通过阅读体会,探究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督导日常行为。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想验证的一个观点是:学生在参与一系列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能促使其自主的学习。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在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就放手让他们将课文排成课本剧演一演。采用课本剧的形式,是根据低年级学生有好说、好动、爱表现的行为特点,这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之所以一反常规,不将排演课本剧安排在课文学习结束后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放在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因为排演短剧的活动能使阅读变成一种目的明确的自觉任务,一种其乐融融的活动。“任务”和“乐趣”促使学生主动投入课文阅读,通过读去体会文中语句。“排演”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当一回文中角色,角色的承担使学生成了课文中的人物,代角色说话,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地体验,有助于他们更真切体察角色特点,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采用了分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学生们先后参加由演不同角色的学生构成的4人“演出组”(也叫异质组)和由扮演不同角色学生组成的“研究组”(又称同质组),两种不同类型的小组交替活动。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小组里与不同的对象相互切磋、沟通交流、相互启发、合作学习。正是这种合作学习形成了一种“对话场效应”,使学生主动地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增强语言感悟力。在合作学习中,接受型的学生以听、读、看的学习方式,努力去把握角色对话、动作,创造型的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赋予角色贴切的动作和神情,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带动其他同学学习,形成自主、活泼、和谐的学习局面。
第二个大环节是:学生在朗读诵读活动中,探究“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在排演课本剧之后,再练习朗读,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以声传情的能力。学生在表演后,很容易做到声情并茂,十分投入地朗读课文。这是因为学生与故事中角色已经沟通了,情感相融了。在这种交融的情感中,让学生为一无所获的小猴子找找没种成果树的原因,就像在为自己的朋友解决困惑一样。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使探究寓意成为一种生硬的教学环节,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让探究寓意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先独立阅读课文思考,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写在纸条上,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这样做是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避免思维敏捷的学生快速说出思考结果,限制其他同学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以保证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差异下的共同发展。
第三个大环节是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活动,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因为没有耐心、急于求成把事情办糟的例子。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就不自觉的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便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努力营造自主、平等、交往的氛围,使课堂成为伙伴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课堂,创造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第5篇
师: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信心上好这堂课吗?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课前小游戏。(出示四个城市名:青岛、桂林、苏州、杭州)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四个美丽的城市,想去看看那里美丽的风景吗?(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师:请第二列火车来开。列车长,请问你们想开到哪里去玩啊?
生:我们想到杭州去。因为你以前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里的景色很美,我们也想去欣赏一下。
师:上节课我们去花果山走了走,发现那里有只猴子特别喜欢吃水果,于是就想自己种果树。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22课——生齐读课题《猴子种果树》,看看这只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自然段,我要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也有任务,你们要想一想,看了第一自然段后,你知道了什么?(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生:我知道了猴子很勤劳,因为它天天都给果树浇水、施肥。
生:我知道了猴子很喜欢吃水果,它天天浇水、施肥是为了早点吃到水果。
生:我知道了猴子的心情有点着急,它等着将来吃梨子呢!
师:说得好,那就请你们一起带着这种着急的心情来读一读吧。
师:那猴子后来吃到水果了吗?从课文中找一找,哪里告诉我们了。
生:我觉得他读得好,因为他读出了猴子后悔、难过的感情。
师:那猴子为什么没有吃到水果呢?学了2-8自然段再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请小朋友们很快地读一读第2-8自然段,想一想:猴子分别听了谁跟它说的话?
生:猴子分别听了乌鸦、喜鹊、杜鹃三只鸟对它说的话。
师:这三只鸟分别对猴子说了什么?请小朋友们第二次读2-8,找一找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生:我已经找到了,乌鸦对猴子说的话在第二节,喜鹊对猴子说的话在第四节,杜鹃对猴子说的话在第六节。
师:有不同答案吗?…都没有?恭喜大家都答对了。看看——(出示二、四、六自然段)
仔细看看这三个自然段,你发现什么没有?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的。
生:我发现了这三种鸟都说了一句农谚。乌鸦说的是“梨五杏四”,喜鹊说的是“杏四桃三”,杜鹃说的是“桃三樱二”。
师:你的眼睛可真锐利啊!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你知道什么叫农谚吗?
生:农谚就是农民伯伯们在劳动的时候总结出来的经验。
师:你真是太棒了,不仅观察得仔细,课前的预习也做得十分充分啊!这三句农谚是什么意思呢?谁来教教我?
生:“梨五杏四”是说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只要四年就能结果。
生:“杏四桃三”是说杏树要四年才能结果,桃树三年就能结果了。
生:“桃三樱二”是说桃树要三年才结果,樱桃树只要两年就行了。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聪明,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能学会了。还能发现什么吗?
师:真是了不起啊。连这个都被你们发现了。既然说意思一样,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师:对呀。“你有这个耐心吗?”意思就是——(你没有这个耐心。)“你等得及吗?”意思就是——(你等不及的。)“你不着急吗?”意思就是——(你会着急的。)他们为什么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师:这些鸟儿可真关心别人啊。你喜欢哪种鸟,把它所在的自然段读一读。
生:我喜欢杜鹃。因为杜鹃就是布谷鸟,它的叫声很好听。所以我喜欢它。
生:他读得很好,特别是最后一句“你不着急吗?”他读出了很着急的感觉。
师:好的,那就请喜欢杜鹃的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吧。
生:我喜欢喜鹊。因为喜鹊叫了就会有好事情来了,人们都喜欢它。(读第四节)
生:我喜欢。因为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上我们学到了一首歌叫《小乌鸦爱妈妈》,小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声音也不好听,但是它很孝顺,所以我喜欢它。
师:这位同学能看到别人的长处,真是太棒了。小朋友们,听了他的话,你们现在喜欢乌鸦了吗?
师:听了鸟儿们说的话,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小朋友们第三次读2-8,找一找在哪几个自然段。
师: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也都答对了,可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可有难度了。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
)结果的时间比( )结果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 ),改种(
生:听了喜鹊说的农谚“杏四桃三”,猴子知道杏树结果的时间比桃树结果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杏树,改种桃树。
师:虽然不太熟练,但他是第一个起来说的,勇气可嘉,大家表扬他。
生:听了乌鸦说的农谚“梨五杏四”,猴子知道梨树结果的时间比杏树结果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生:听了杜鹃说的农谚“桃三樱二”,猴子知道桃树结果的时间比樱桃树结果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
师:说得是越来越好了。那我们连起来把课文读一读。女生读2、4、6、8节,男生读3、5、7节。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前面的问题,这只猴子那么勤劳,到最后为什么什么树也没种成?
生:因为鸟儿们说什么,猴子就做什么,自己不动脑筋,没主见,所以什么树也没种成。
师:我发现你很动脑筋,如果猴子能像你一样就不会什么树也种不成了。(板书:没主见)
生:因为猴子一直想早点吃到水果,性子急,所以什么树都没种成。
师:对呀,也就是书上说的没耐心,老师要用你说的词语——性子急(板书)
生:后来它一直种樱桃树,可是樱桃好吃树难栽,猴子它没本事种好。
师:这只猴子真是太没主见了,太没耐心了,换了你,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把每一种树都种一棵,这样两年就能吃樱桃,三年就能吃桃子,四年就能吃杏子,五年就可以吃梨子,以后每年都会有各种水果吃了。
师:下课后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能想到用什么巧妙的办法记住这篇课文?再找几个小朋友,把这个故事来演一演,好吗?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真是非常出色,谢谢你们,同学们再见。
上课下来总体感觉还可以,但时间好像紧了点,所以在处理猴子的想法、做法那里的填空时仓促了一些,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本来那填空就有一定的难度,时间一短,说得好的同学就少了。
第6篇
本课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猴子种下梨树苗,等着吃梨子。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第九自然段写猴子总是种了拔,拔了种,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
1、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动漫手段,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2、以扶到放,突出重点,运用媒体的声、像效果,读中指导,感受三只鸟儿不同的个性特点。并把数学的相关知识引入语文教学中,通过“年、月、日”的换算,使学生能切身体会猴子的心理,真正实现课程的整合运用。
3、联系全文,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探究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并受到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见的教育。
知识目标:运用动漫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状态下学习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运用媒体声像效果,培养一定的朗读能力,读出乌鸦、喜鹊、布谷三种鸟儿的不同情态。
情感目标:联系文本语言,探究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
2、使学生明白寓言揭示的道理: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准备:学生读熟读通课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猴子是一种非常讨人喜爱的动物,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猴子具有淘气、顽皮、聪明等特点,而且作为猴子的孙悟空,更是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中的主人公——猴子。)
(设计意图: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小猴子的动漫形象,通过让学生猜猜它的心理活动,展示小猴子的动作、神态,并抓住课文中的“天天”一词使学生感受小猴子想早日吃到梨子的着急的心情。)
①自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乌鸦和猴子的话。
②理解乌鸦的说的话,重点理解农谚“梨五杏四”以及一个反问句“你有这个耐心吗?并指导朗读。
③抓住五年到底有多长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小猴子的急切心情。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了两个理念:一为先扶后放,适当点拨。课文二至八自然段意思相近,叙述形式相似。因此,在教学第二第三时,以扶为主,理解“梨五杏四”的意思以及反问句”“你有这个耐心吗?”在教学第四至第八自然段时,以扶到放,教师只作适当点拨。二为抓住重点,指导朗读。由于本课中出现了四种动物,且他们之间进行了较多的对话,紧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乌鸦、喜鹊、杜鹃的语言中体会他们对小猴是否有这个耐心所抱的怀疑态度,结合三种鸟儿边飞边叫的动漫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它们说话的语气。接着把数学“年、月、日”的知识引入到语文教学中,通过换算一年有多少天,多少月来真切感受“五年、四年”的时间之长,从而体会小猴子实在等不及的心态,真正体现课程的整合理念。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去体会各个动物的心理,从而渐悟隐藏在故事情节里的道理。)
3、探究:听了有道理的话怎么还吃不到果子呢?指名交流。相机出现描写猴子心理的语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很容易把猴子吃不到果子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听了鸟儿们的话。因此,需要教师做必要的引导。我首先指导学生从三种鸟儿的话中归结出它们的依据是三句农谚。学生联系上下文很容易理解这三句农谚是农民伯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怎么听了有道理的话却吃不到果子呢?”我以这一问题自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小猴子的内心世界,联系到上文中猴子心里想的那些语句,学生自然能理解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是没有耐心,没有主见,半途而废。这样,动漫效果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展开,又通过朗读,学生的思维回到语言文字中,在悟中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将用七、八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在学习“耐”时,我将采用动画手段,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该字的笔顺。在学习“喜”字时,我将引导学生关注相同笔画“横”的书写以及两个“口”的不同书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指导学生把字写漂亮。而低年级孩子十分喜爱游戏这一形式,运用读词语摘果子的游戏优势有三:一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入到积极地学习状态。二是有效地复习了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三是能较为自然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动漫的使用,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不仅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迁移运用。)
(设计意图:这个板书表示猴子不断地种树、拔树,箭头表示循环往复,组成了阿拉伯数字“0”,表示一无所有,而造成一无所获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耐心”。)
1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5篇
本文整理了多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涵盖了多种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助于教师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供中班教师参考借鉴。...
查看剩余 9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5篇
2大班教案锦集4篇
这是一份集合了大班教学优秀教案的锦集,涵盖了语言、数学、英语、艺术等多个学科。教案结合幼儿认知规律,注重教育教学方法,能...
查看剩余 77% 大班教案锦集4篇
3大班教案集锦4篇
《大班教案集锦》为老师备课提供了优质资源,包含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多个学科的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学等大班级别。其内...
查看剩余 77% 大班教案集锦4篇
4摇篮教案中班7篇
摇篮教案中班是一种针对0-2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理念,通过亲子互动、身体感觉和语言启蒙等方式,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本文将结合...
查看剩余 90% 摇篮教案中班7篇
5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3篇
本文汇总了多个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这些教案旨在为幼儿园大班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体验,锻...
查看剩余 8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