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教案3篇(《齿轮转动》——机械运动教案)

本文主题为《机械运动》教案。机械运动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规律和力学原理,并通过实验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阅读本文,将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机械运动》教案3篇

第1篇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等.

?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设疑引题】尺、 秤、 钟表、 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

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

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

(2)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

(设计意图:对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感性认识,并能准确进行单位之间换算)

?过渡】为了准确测量长度,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测量工具,你都知道哪些常用的测量工具?

2.带着问题阅读,并交流归纳:长度的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提出问题】观察下图刻度尺(或学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

?强调重点】1.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3.分度值是相邻两格间的距离,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设计意图:使用任何测量工具时,首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锻炼学生观察能力.)

p11-p12回答: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在图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它的分度值是1mm.

?引导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能正确使用刻度尺.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各组按要求测量,体会测量的过程和方法,并总结出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首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其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丙所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为,其中69mm是准确值,是估计值.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测量长度,感受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

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cm.)

讲解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深化认识,归纳总结出答案:cm

讨论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因此刻度尺a精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使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估读值为,所以木块长为

1. 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mm.

2. 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你能想办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了解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

思考交流: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准确值是;估计值是0. 00cm;细铜丝的总长度为是:+

讨论交流:先找一段柔软的棉线,让棉线沿着曲线的形状附着在曲线上,在曲线两端处的棉线上做记号.然后将棉线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石英钟、电子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引导实验】组织学生按课本步骤进行分组实验,对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

小组内同学相互帮助,在“知识加油站”的基础上,熟悉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

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大圈指针指示是,因此读数是.

?问题过渡】在刚才测量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中,我们测量的结果一定等于物体的真实值吗?如果不等,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五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②㎜;③㎜;④5㎜;

?强调】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设计意图:利用反馈练习巩固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对错误测量结果的判断) 学生阅读思考课本p14“误差”,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

1.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这个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思考交流:题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第④四个读数187. 65㎜错误.其它四个读数分别为:①㎜;②㎜;③㎜;⑤㎜,它们的平均数为5mm,在这里只平均值有效数字个数应该与测量值有效数字个数相同,则物体的长度应为mm,综上所述,应选d.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见附件1.

四、课堂检测 老师巡视、讲评. 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

2、停表的使用: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机械运动》教案3篇

第2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决定。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够区别位移和路程。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重点是质点和位移的概念,难点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开始处列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在本节一开始,也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参考系的概念,接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学习质点的概念,渗透理想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时刻与时间,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节重点突出,又相互关联,实例鲜明,配图恰当,便于学生的接受,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较多,很多知识初中时学过,并且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建议让同学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

2、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变?什么叫参考系?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同一运动,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虽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实际上总是本着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选取)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讨论问题之间进行)

1、投掷手榴弹时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椅子移动的距高?汽车绕操场一周怎样测量它经过的距离?以上几种情况用不用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3、小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吗?大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吗?请举例说明?

4、什么叫轨迹?什么叫直线运动?什么叫曲线运动?

1、对于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等,如果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就可以把该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2、学习质点概念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

1、“上午8时开始上课”,到“8时45分下课”,这里“8时”和“8时45分”的含义各是什么?“每一节课45分”的含义又是什么?

2、“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中“8点”的含义是什么?

1、请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匀速前进,突然释放石子,观察石子的 **/ 运动情况?再请站在路边的人观察石子的运动情况。二者观察到的运动轨迹一样吗?请解释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车时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车全程运行的总时间?各站点的停留时间?相邻两站间的运行时间?

第3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

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

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15.测量下落高度时,某同学认为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他的看法正确吗?为了减小测量 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还是近些好?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表见解。1.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 s打点一次,在最初的 s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 m,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

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t= 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而只需验证12vn?ghn就行了。23.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尽量减少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作用。4.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5.这个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为了减小测量 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数据处理:

明确本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在右图中,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势能面,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和b的机械能分别为:

ea?1122mva?mgha, eb?mvb?mghb 22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如果动能的改变量等于势能的改变量,于是有

22ea=eb,即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如果实验证明等式成立,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点至任意一点(上图中a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

12mva?mhg.式中2h是物体从o点下落至a点的高度,va是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1.如何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根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右图是竖直纸带由下而上实际打点后的情况。从o点开始依次取点

2、s3??分别为0~2点,1~3点,2~4点??各段间的距离。根据公式v?s,t=2× s(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的t点间所表示的时间都是 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这些平均速度就等于

- 3不仅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放开被压缩的弹簧,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方法引导】

解决某些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往往比较方便。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题剖析】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解析: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还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对降落伞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应选。c.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d.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选。可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力做功情况是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一般程序。[例2]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解析:由于斜面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实际位移方向和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负功),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对斜面体做了功(正功),斜面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斜面体的机械能也不守恒。对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斜面体和物体之间的弹力是内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不消耗机械能。在物体和斜面体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物体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斜面体的动能。所以本题选acd.

- 56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应透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从而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右图)

?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远运动下去。

★其他类似内容

1小班手指游戏教案8篇

小班手指游戏教案8篇

小班手指游戏教案是一种针对幼儿手部协调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案。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

查看剩余 84% 小班手指游戏教案8篇

2小班关于圣诞节的教案8篇

小班关于圣诞节的教案8篇

小班关于圣诞节的教案是一份针对3-4岁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互动游戏和手工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圣诞节文化与习俗,提高...

查看剩余 85% 小班关于圣诞节的教案8篇

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2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2篇

本文为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的汇总,旨在为幼师们提供丰富的语言活动教案,帮助他们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查看剩余 8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2篇

4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集锦8篇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集锦8篇

本文为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集锦,内容丰富而实用,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实践案例,助力孩子健康成...

查看剩余 83%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集锦8篇

5小班关于圣诞节的教案7篇

小班关于圣诞节的教案7篇

《小班关于圣诞节的教案》是一份精心设计的教学教案,适用于小班级孩子的圣诞节主题课程。教案内容兼顾了知识点的掌握和趣味性的...

查看剩余 88% 小班关于圣诞节的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