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6篇(高尔基父子情故事:激励教育的力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制作的教育纪录片,介绍了苏联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与其儿子马克西姆·高尔基 Jr.的成长经历和父子之间的关系。其内容深入浅出,是一部很好的教学资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6篇

第1篇

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5月12日。在三年前的今天我们的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地震。很多同胞不幸遇难,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救援捐助活动,我想问问同学们,当时才上二年级吧?你们还那么小,你都做了些什么?

师:因为我们现在实力有限,我们只能捐我们穿小了的衣服送给灾区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当你送出这份祝福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因为我当时捐了自己的100块零花钱,我觉得我做的是对的。

师:这一百块钱能帮助灾区很多的小朋友,他们可能得到了一瓶矿泉水,可能得到了一块面包,所以你觉得自豪又幸福。

师:今天,来自东营的王老师来给大家上一节课,齐读一遍。

师:课前同学们自学了课文,并且填写了自主学习记录本。在查看三个同学的自主学习记录本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两个生字出错比较多,一个是顾不上的顾,另一个是妻子的妻。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跟老师一块写这两个字。(老师在黑板上示范)顾字注意最后一笔是个点,妻子的妻字,横多距离要相等,一竖正中不出头,撇点撇横女字底,最后一横要拉长。这个字才会稳当,现在就请同学们照着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记录本上,在课堂收获那一栏里一个字只写一个,写完坐好。注意写字姿势。

师:生字会写了,通过自学,你知道了那个或那几个词语的意思?

生:姹紫嫣红,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姹:美丽;嫣:美好,鲜艳。

师:在我平时教学中,我会让我们班的学生每人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不会的词语就要查。

师:姹紫嫣红,有紫的,有红的,表示颜色很多。那为什么要在紫的前面加姹,要在红的前面加嫣呢?姹是什么意思?嫣是什么意思?

师:姹紫嫣红的意思就是说,不但颜色多,而且这些颜色非常的美丽,非常的鲜艳、娇嫩。看这里。

师:以后再遇到这一类型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这种突破关键字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在课前,我们除了学习了生字还熟读了课文,读了几遍?如果用心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效果,我请三个同学来读课文,这篇课文有九个自然段,我只请三个同学起来读。第一个同学前三个自然段,站起来的同学在读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请你认真看,用心思考,你先前提出的不理解的地方,听了他的朗读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呢?

师: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但读书的时候不一定声音高昂就是好的。这里出现一个词镢头,你见过么?没见过?我想大家也没见过,都是在城市里成长的孩子很少干农活(展示镢头的图片)。文中说高尔基的儿子多大年纪?

师:10岁的年纪正是挨打爱闹的年纪啊,再说了,高尔基的儿子书上说了,个头并不高,还没镢头高,可是他做了一件出乎大家意料的事。他见了爸爸没有黏着爸爸,他干什么去了?

(老师示范读课文: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师:同学们看7、8、9这三个自认段,这三段是连续引用高尔基的信,所以引号的用法跟以往不同,你看第七段和第八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结束后才用到后引号,这是引号的一种用法,咱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这样用。

师:课前翻看了同学们的自习记录卡,一共四十个同学,老师发现有三十一个同学对课文中一句话提出了疑问。那一句话?

(学生齐读:给squo;,永远比squo;拿squo;愉快)(老师板书这句话)

师:这个给个拿都带着双引号,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按我们的说法应该是索取更愉快啊,这里为什么是给比拿更愉快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文中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谁给我谁?

师:对,鲜花,儿子的鲜花很美,哪一个自然段写了鲜花很美?

师:你在读书的时候一直是很陶醉的样子,我相信,会读书的孩子,会想象的孩子,在读的过程中眼前都会浮现一个画面,就像放电影似的。

师:所有的东西只有记住了,才会为我所用,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这一段。

师:那高尔基呢?他在看了这样的景象是心情是怎样的?到文中去找。

生: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师:同学们可能不知道,高尔基是因为肺病到意大利疗养的,你想想,当他面对着鲜花,欣赏着美景的时候他的心情该是多么舒畅啊!这对他的病情好转是多么有益啊!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高尔基的儿子给予高尔基的仅仅是鲜花和美景么?还有什么?

师:给予别人,儿子内心感到非常的愉快。高尔基的儿子远在苏联,他想到自己的父亲正在欣赏着他中的花他的心里会怎么样?

师:那反过来老师又要问,仅仅是儿子给了高尔基么?高尔基又给我儿子什么?

师:假设现在,我就是高尔基。同学们就是高尔基的儿子,我给你们写了一封信,我来念,你们听,听后你们一定会有感悟。

师:老师在读这封信的时候发现,短短的一封信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

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鲜花。那第二次美好的东西还仅仅指的是鲜花么?读一读,指的是什么呢?有可能是?

师:具体来说,它有肯能个是别人跌倒是你扶起别人的一双手,还有可能是?

师:有可能是别人失落时你给他的无穷的鼓励,还有可能是?

生:实际的行动,比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还有可能是资助贫困灾区的一床棉被

师:现在再来看高尔基给儿子的仅仅是一封信么?透过这封信,他还给儿子什么?

师:可能同学们想问了,高尔基怎么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呢?来看这里

师:高尔基是伟大的文学家作家,他写了很多有名的作品,像《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母亲》在中国,再没有第二个人外国作者像玛克西姆·高尔基一样带给中国读者如此深远的影响,他给人们奉献了如此高尚的精神食粮,他带给了全世界无数人们快乐、勇气和力量,尽管他积劳成疾在意大利修养,但是他依然感到他的内心是那么的、

师:高尔基的儿子收到这封信后非常的激动,他把这封信反复的读了很多遍,并给父亲写了一封回信,看着自主学习记录本反面。同学们,把你今天上课感悟到的,想说的,想写的全都写到里面,代高尔基的儿子完成这封回信

师:找四个同学起来读一读。三分文章七分读,写的再好,读的不好别人也感受不到。

师总结: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也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够记住这句话,记住这个道理,然后,咱们也去做这样的人。下课。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6篇

第2篇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下面请大家把课文读一遍。(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再读一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生再读,师巡视)

师:很棒,读书很投入,很专心,读了三遍,你认识了哪些字?

生1:我认识了镢。 生2:我认识了嫣。 生3:我认识了妻。

师:拿着书,把它写在黑板上。(让三名学生分别板书)

师:把书盖起来,你记住了哪些词语?考考你的记忆力。

生依次说出了:姹紫嫣红、镢头、红扑扑、彩霞、脸庞、栽种、蜜蜂(师让学生拿着书一一板书,并强调蜜蜂不用写,因为这个词简单,大家早就知道了)

师:你看,这就是收获,读了三遍课文,认识了这些生字,还有词。(师边说边指着黑板上的字、词)来,我们读读这些字。(生读字)

师:记住了才是自己的,记生字,记词语,记得越多越好。

师: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猜错了表扬,(边说边竖起一个大拇指)猜对了也表扬。(竖两个大拇指)

师:什么很鲜艳? 生1:形容花很鲜艳。 生2:形容花颜色很多。

师:姹和嫣有区别吗?老师认真查了词语大字典。姹:鲜嫩。嫣:刚开的花。鲜嫩的,刚开的花,明白吗?接着读

师:三个字要写,(妻 庞 紫)先看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书空。然后拿出钢笔在这,端端正正地写。(生描红,师巡视)

师:指名一生推荐三位书法家。(然后请三位学生上台分别写,其他同学在下边写一遍,写完后对照。)

师:拿出一学生的字展示,然后评讲板演的三个字,画圈,修改,指出优缺点,接着让学生观看老师怎么写,展示自己课前练写的字。

师:写字就应该认真,现在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字是练出来的。——于永正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课文是怎样读的,指名一生读第1段。 (生读)

师:读得真好听,流畅。接着往下读。(随即又指名一生读第二、三自然段)(生读)

师:纠正姹紫嫣红的花儿的读法。指名读第五自然段(生读)

师:目前为止,我非常欣赏你的语气,你比他们自然。

师:下面,老师把课文念一遍,注意听老师读的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师:再听一遍,看老师的脸,听老师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师范读,生听读)

生1:于老师读得很投入。 生2:您读书有感情。生3:您读出了爸爸对儿子的爱,脸上有丰富的表情。生4:您适当的时候都要停顿一下。

生1:老师读的语气很自然 生2:从你的话里我明白了什么叫抑扬顿挫。

师:还有一大特点你们没有听出来,在读第一段与最后一段有什么不同?

师:是呀,因为那是一封信,信是不会讲话的,我是在替高尔基念。

师:你们的优点加上我的优点,你们再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一遍。

师:我认真看每个同学的表情,下面请大家再把信的内容读一遍,看谁笑眯眯的。

师:同学们,这就是朗读,请拿起笔来默读全文,你觉得哪些是要背下来做个记号?你觉得哪些话引起你的思考也做上记号。该背的用一种记号,该思考的用另一种记号。对着要思考的话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学生默读思考,老师巡视)

(通过交流,总结出最后两段,教师让学生读三遍,然后背诵。)

生1:我从中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2:我们应该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快乐。 生3:给:给予 ;取:索取。

师:高尔基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会永远记住他。(师简介高尔基的情况,并展示自己课前写的批注。)

生:我画的是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花比作红扑扑的脸庞,表达了高尔基对儿子的思念。

师:于老师看到这两句话,想到两个词,你们猜猜看。

(等学生猜之后,教师投影展示自己的批注:触景生情 睹物思人)

师:读到这,老师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书是读出来的——于永正

师:还有一道题:请你替他的儿子写一封回信。师引领学生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1、花开了很漂亮 2、思念儿子 3、多助人)提醒学生注意信的格式,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写回信。(师巡视,从中发现学生的佳作)

师:指名上台读自己的信,加以点评,评出其中写得精彩之处。(学生写的信很精彩,体贴入微)

师:于老师也展示自己写的回信,(投影出示)说说最喜欢老师写的哪一段?

生:您会分段;善于引用名言;符号也打在恰当的地方。

?总评】于老师的课朴实而又生动。其一,整个教学过程以读贯穿始终,课堂上,没有教师繁琐的讲解,有的只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乐意从读中去理解字词,从读中去感悟文章的情感,并把文章读得津津有味,语言文字的训练可谓是扎实而有效;其二,识字教学中更注重写字教学,不但要求写得正确,而且要求写得规范,把写字教学渗透于课堂的细微点滴之中;其三,读写结合的训练,待学生悟出情了,方才让学生下笔,并授以写回信的方法,所以学生的回信才会精彩纷呈,情真意切。

第3篇

师:这些内容意思比较深,不容易懂,大家一起来想想弄懂它的办法,好不好?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那么下面就先请大家独立思考,认真读,仔细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师: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把你读明白的告诉同学,讨论讨论是不是这样。

[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弄懂这一段,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尽量让他们自己弄懂,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采用了看谁读懂的多这样的说法来激励学生交流,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就是鲜花。

生:第七自然段。(生读)这里的破折号就告诉我们,这美好的东西就是鲜花。

生: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如果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他的生活就会非常愉快。

师:这里,高尔基是不是希望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别人种鲜花?

师:那么你们认为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留给别人哪些美好的东西呢?

师:老师倒有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我班上的一位同学生病了,我特意去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当时,这位小朋友很感动。望着他那感激的目光,我很高兴,因为我在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了他鼓励。

生: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不敢过马路,我就搀着他一起过。我给了他帮助,感到很高兴!

生:我给贫困学生捐款。让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上学,我也感到很高兴!

生:今天,我的同桌没带钢笔,我借给他用。我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我也很高兴!

师: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课文这么说——(引读)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得真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来读一读,相信我们的理解会深。

[评:理解体会高尔基的信,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然而,由于其中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奥的哲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就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遵循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的、理性的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身边熟悉的事情来理解美好的东西、squo;给squo;,永远比squo;拿squo;愉快等,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同时考虑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采用了读中感悟、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来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样较好地落实了《标准》所要求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教学建议。]

师:读了这封信,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会说些什么呢?

生:爸爸,我会记住你的话,以后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

生:爸爸,感谢你对我的关心,你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

师:课后,请同学们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一封信,谈谈你的感受和想法。

[评:《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能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第4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以无私奉献为单元主题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是高尔基写信教育他的儿子——为人们奉献美好、奉献快乐。由此,课文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高尔基为什么要写信教育他的儿子,另一部分为高尔基教育儿子的内容。

高尔基为什么要写信教育他的儿子?一是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因为很爱儿子,才会有高尔基由赏花到写信教育儿子的事情发生。二是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在说不出高兴的同时,想到了自己还处在懵懂中的儿子——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呀,想到了儿子虽然在岛上种下了姹紫嫣红的鲜花,但他并不明白自己种花的意义。种花对于儿子来讲,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出于好玩……于是高尔基希望通过自己的信,使儿子明白为人们奉献美好、奉献快乐的道理。儿子的种花行为,是高尔基写信教子的基础。高尔基希望儿子把信的内容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来理解自己语言的含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也是我们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信中含义的基础。就如《第八次》中的布鲁斯,他为什么能够从蜘蛛织网中受到启发,因为他的遭遇与蜘蛛结网有着惊人的相似。

高尔基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安排信的内容独具匠心。由儿子熟悉的行为谈起,层层推进中,由现象到本质,逐步使自己的儿子接近自己种花行为背后的深刻含义。高尔基首先提出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意在表扬儿子,唤起了儿子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唤起儿子相似的生活体验,使儿子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进一步说理埋下伏线,提供感性认识基础。信的第二部分,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这里美好的东西,就不仅仅指鲜花了。我想,由于唤起了儿子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他会推而广之,美好的东西非常多。它们都是快乐,都是幸福。也许是一句温馨的话,也许是一个关心的眼神,也许是救人于危难,也许是……并且告诉儿子,如果这样,你会非常幸福、快乐——“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最后高尔基向儿子揭示出这种行为,这种愉快背后隐含着的哲理——“给”永远比“拿”愉快——就像自己种花一样,为别人付出,为别人奉献美好、奉献快乐,永远比向别人索取愉快。

高尔基的信,不仅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编入教材之后,更是写给阅读他的学生的,所以编者要求学生全文背诵。我们在教学时,万不可把信的内容搞的过深、过涩,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老师的水平。只要结合高尔基儿子的行为,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能够理解就可以了。毕竟这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写给年幼的儿子,启发年幼的儿子如何做人的信。

第5篇

1. 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 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 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表达。

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1、问: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

(1)抓住“只有,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来朗读体会子爱父。

(1) 个别学生诵读第四自然段春景图,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3) 出图练说:进入高尔基的内心世界,想象高尔基边赏花边会想些什么?(点评导读:你们真能体会一位父亲的心,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啊!)

(4) 过渡:这样的彩霞这样的花,这样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但仅仅是因为花美高尔基才流连忘返吗?(相机板书“栽花赏花”)

(5)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父亲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 使它更博大更宽泛。

请大家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1)美好的东西--可以是花,能给人愉悦感的事物,还可以是奉献、帮助、付出关爱等。

(父亲认为鲜花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们,不仅仅是他。)

(3) 师:这里,高尔基是不是希望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别人种鲜花?

师:那么你们认为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留给别人哪些美好的东西呢?

师:老师倒有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我班上的一位同学生病了,我特意去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当时,这位小朋友很感动。望着他那感激的目光,我很高兴,因为我在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了他鼓励。

生: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不敢过马路,我就搀着他一起过。我给了他帮助,感到很高兴!

生:我给贫困学生捐款。让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上学,我也感到很高兴!

生:今天,我的同桌没带钢笔,我借给他用。我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我也很高兴!

师: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课文这么说——(引读)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得真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来读一读,相信我们的理解会深。

c、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第6篇

1、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双向的亲子之情;

2、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激起共鸣,乐于倾吐表达。

(现场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出示画面,齐读——高尔基)。今天这节课,将由我和屏幕中的尤老师跟大家共同学习14课——(齐读课题),谁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吗?(爱)(板书)谁能把爱放进课题说一句话呢?

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父子情深的呢?

1、默读2——5小节,找出表现儿子爱父亲的句子。

临行前,高尔基的儿子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_________(现场师组织讨论)

①在高尔基儿子的期盼下,春天来了……(相机出现春天的画面)

儿子收到信后,心中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2、指名背。六、ppt:结合生活,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出示句子)

①文中的给和拿分别指什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分别给予对方什么呢?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更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生哲理,课后请你们读读高尔基的作品《海燕之歌》、《母亲》、《在人间》等等,相信你对他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其他类似内容

1中班下教案7篇

中班下教案7篇

本篇文章介绍了中班下教案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等。这些教案将帮助中班教师们更好地教学,提高幼儿的...

查看剩余 75% 中班下教案7篇

2实习个人总结14篇

实习个人总结14篇

本文主题为实习个人总结,探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通过总结与反思,希望对读者有所启...

查看剩余 81% 实习个人总结14篇

3教育实习总结26篇

教育实习总结26篇

以下是一篇关于教育实习总结的文章,总结者通过实习经验,探索了课堂教学和学生关系的有效方法、技巧和策略,同时也发现其中一些...

查看剩余 89% 教育实习总结26篇

4药店工作总结10篇

药店工作总结10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践,对于药店工作的总结是必须的。本文将对药店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药店工作者加深理解。...

查看剩余 74% 药店工作总结10篇

5工厂实习总结2篇

工厂实习总结2篇

这是一篇工厂实习总结,实习期间学员通过学习与实践,深入了解了工厂的管理和运营,掌握了相应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

查看剩余 83% 工厂实习总结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