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一课的教学设计6篇(教学设计:探索草原生态系统)
本文将围绕《草原》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设计,探讨如何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教学。通过梳理文本结构、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水平。
第1篇
同学们,明天我们将要一起随老舍先生到我国北部的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一下天高云淡、牛羊成群的草原风光,去游览前看看我们需要从《草原》这篇课文掌握哪些知识?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等词语。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收集有关于蒙古草原的资料。(地理位置、范围、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
5、课文都通过哪些描写把蒙古草原的印象现在读者面前?
1、在小组内抽查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一起读读课文
3、交流自主预习中的第4、5、6题,汇总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2篇
?草原》是作家老舍先生亲自去陈巴尔虎旗所看到的美景,所经历的蒙古兄弟姐妹的热情接待的描写,表达了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感受草原独特的景色之美;其次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从远迎、相见、款待、话别、感受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的赞美,对蒙汉情深的讴歌。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悟到文章所描述的草原美,因此,在教学中,我营造了轻松自然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自己的心理状态下,情真意切地感受作者在写文章时表达出来的真情,能够真切地沿作者思路,紧紧抓住课文景美、人美两大部分,渐渐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感情,把景美、人美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景美,为后面体会人美做铺垫,让美丽宽广、富饶生机的草原养育了这里勤劳淳朴、好客热情的人民的美滋润学生的心田,更深地体会蒙汉情深、亲如一家的感情。
生:草原上有白色的羊群和明亮的小河,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作者这次来到草原,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这次,作者来到了草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他觉得这里的天空是明朗的,是可爱的。
生:这次,作者来到了草原,心很快就愉悦起来了,他想用歌声来表达这种感受。
生:作者看到了明朗的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眺望着四周,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好!作者想用歌声来表达初到草原的感受,那请同学们用朗读也来表达一下对草原的这种喜爱之情吧!
生感情饱满地齐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部分内容。
生:来到草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大片的绿包围着其中的人们。
生:来到草原,作者如同走进了绿的画卷中,这些草的色彩,浓淡相宜,形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生:在这些浓淡相宜的天然水墨画中,作者还看到了流动着的大白花。
师:是啊!在作者眼里,草原的绿已经陶醉着每个游人的心了。因为草原的绿,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使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草原上的草绿得生机勃勃,因为草原到处翠色欲流。
生:草原很大,“一碧千里”“流入云际”这两个词语可以使我有这种感受。
师:草原上除了这些静态的景物,还有动态的。它们就是生活在这恬静、舒适的草原上的白羊、骏马、大牛。你们觉得这种境界如何?
生:这真是如同仙境一样啊!在这里,不用大画家的勾勒,就可以欣赏到天然的画,真是妙极了,我的心里真的很愉快。
生:我最想静静地坐在草原上,望望天空,把这里的天好好地记在脑子里,因为它太可爱了。
生:我最想在草原上打几个滚,舒舒服服地与青草接触接触。
生:我是想听听天然的音乐,听听大自然中的静谧之音。
生:我最想用眼睛多看看这可爱的草原,因为在繁华的城市里,是看不到这么肥壮,这么茂盛的绿草的。
师:你们说的多好啊,想得多贴切呀!我们的大作家老舍先生也想在这美丽、舒适、怡人的草原里,表达自己的心情。他的表达方式是想──?(给学生补白)
生:既愿意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师: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写写骏马和大牛曾经有过的快乐生活。
生:骏马此时静立着,一定是在回味着它第一次穿带着节日的盛装,和游人们驰骋在草原上的情景,它的心里一定美极了。不信,你看,它高昂的脖颈不正在自豪地眺望着远方吗?
生:此时大牛,哞哞地叫了几声,似乎在说,这样的生活太舒服了,绿绿的草原永远都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生活多么无忧无虑啊!
生:骏马在回味着自己与一群马共同玩耍时的快乐场景,那时,它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奔跑,跑到了河边,在河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澡。当落日染红了天边的时候,它们依旧驻足在景色怡人的河边,久久都不曾离去。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在文章内容是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活生生的自然风景画,他用精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用挚诚的心,表达着蒙汉之间的深情厚谊。在他的这篇文章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同时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情意的浓重,真可谓“情到而辞发”!
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将“文本──作者──学生”三者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树”式的教学结构,多维度地审视、理解、感悟文本,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文本是作者思维和智慧的结晶,因此,在学习本文时,我首先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境,让学生学会用作者眼睛来读文本。从作者的角度来感受草原,这样的感受会更真切!
为此,我提出了“作者这次来到草原,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问题。引导着学生去理解文本,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境。只有这样,才能冲破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隔膜冲破,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文本原来的面目,让学生有情真意切地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当学生理解了文本,感知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境后,再倡议学生用深情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理解到的情景,又怎能不感人肺腑呢?因此,他们情感饱满的朗读,至今都回荡在我的耳边。
草原的美景给作者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因此,作者不管多么华丽的语言,都是在向人们描绘着一个清新、自然的大草原。那如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草原诗情画意般的天然美呢?我在教学时,做了以下安排:
这样可以充分掌握文本的内容,为学生的写作做日常的准备,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了解此类文章的写作内容和作者的构思情况。
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周围的事物,当学生从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后,必定会引发思考,也必定会产生体会。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体会产生呢?是因为学生从这些重点词句当中理解到的。因此,这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体会,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重点词句。
学生的情感被一步步点染起来的时候,教师顺势提出了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在这时候,你最想做点什么呢?”学生的思维如平静的湖面上被投掷了一颗小小的石子,击起了一圈圈涟漪,思维的潮水随之阔散开去,为本节课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学生在思维进行撞击后,语言变得清晰、灵动,有感染力;思维变得活跃,有创造力。此时,教师用精炼的语言总结了作者所描绘的骏马、大牛映衬下的草原风光的无限魅力,再次点染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布置了课堂小练笔──“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写写骏马和大牛曾经有过的快乐生活。”
这样的设计,顺延了学生的思维,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思维状况,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的产物。通过这样的练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文本的内涵,同时,还从另一个视角回味了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教学中,只要能够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踏实地分析教材,动真情地引导学生也动真心地去学习、感受、品味教材,那么,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3篇
师:(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什么地方才有这样的景色?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十二课《草原》(板书课题)
师:在学习课文以前,请听蒙古族歌手给我们带来的嘹亮的草原牧歌,请大家结合图画欣赏。
师:听着这优美的歌声,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我的心和你们一样已飞到那辽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如此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部分作了详细描绘?
师:请听第一部分的课文录音,在听的时候,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播放录音)
生1:我好像看到了草原的天空,天空是那么明朗,又是那么可爱。(板书:天空、明朗、可爱)
生2:我好像看到了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板书:地、一碧千里)
生4:我好像看到了羊群、大牛和骏马。(板书:马、牛、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听的时候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翻开书,认真读这一部分,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生2:“勾勒”就是用线勾边,“渲染”就是用颜色直接涂抹。
生2:到黑板上用粉笔演示:“勾勒”就是……“渲染”就是……
师: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发现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查找工具书相互作了解答,扫清了阅读中的“拦路虎”,这种学习方法很好。
现在同学们比赛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情感。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有感情,看来,每位同学都被草原的美景陶醉了。现在,再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草原上的什么最使你留恋?
师:同学们都想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好景象告诉别人,现在老师给每个同学提供一次机会,自由结合,相互讨论,把你们喜欢的部分设计成一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
(学生非常高兴,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1组:游览后,我们觉得草原景色太美了,天空那么明朗,空气那么清新,让人心情舒畅,我们小组想给大家高歌一曲《蓝蓝的天空》(接着)唱起了歌曲。
2组:我们知道了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大花,把小丘比作中国画。
3组:我们知道了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找出了与“碧”有关的词语: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绿毯,绿色渲染,翠色欲流。
4组:我们知道了那只有草原才具有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绿,我们就画了一幅“只有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看,那都是绿的,这些深浅起伏的就是柔美的小丘,洁白的羊群不正像无边绿毯上的白色大花吗?(展示图画)
5组:草原的景色让我们看也看不够,我们像作者那样既惊叹,又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组:如果要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我们觉得《敕勒歌》最恰当了。
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好一幅美妙的草原风景图。看来,同学们都陶醉于这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了,这完全得益于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传神的描绘。(看板书,连线),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写了草原的天:天空明朗、可爱、空气清鲜,使人心情舒畅;然后写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滴,小丘柔美,羊群似花,这样的迷人境界(板书:景色迷人)让人留恋,令人陶醉。
师:让我们把这优美的语言,这令人陶醉的景色永远留在记忆中吧!(大声背诵这一段,看谁背得快。)
师:同学们背得非常好,我们欣赏了草原上如此美好的风光,你们能不能仿照这种写法,向内蒙古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呢?
师:现在进行课堂交流,有勇气的同学请到讲台上来读。
生1:我的家乡在山东菏泽,这里是“牡丹之乡”,也是“武术之乡”。每年春天,牡丹花开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牡丹是花中之王,有人说,牡丹象征着富贵,所以,我们这里每年都要举行牡丹花会,象征着菏泽逐步走向富裕。每年都有五洲四海的朋友来看牡丹,观看花会上的表演。我们曹州武术学校的节目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呢,朋友,欢迎你们来我们家乡做客。
生2:大家肯定对大蒜有所了解。你知道“大蒜之乡”在哪儿吗?大家肯定有过耳闻──山东金乡。进入金乡境内,一块“中华蒜都”的牌子便映入眼帘。等大蒜丰收时,一辆辆农用三轮车忙了起来,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蒜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食物,它的好处说也说不尽。“大蒜之乡”金乡随时欢迎你们来参观。
生3:我的家乡在哈尔滨,那里的景色可美了。春天,柳树刚发芽,为春天添了一份新绿;夏天,小草长得很茂盛,为夏天添加了浓浓的绿;秋天,树木的叶子大都黄了,松柏还穿着绿衣裳;冬天大雪纷飞,树枝变成了银条,天地之间形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请到我们家乡冰城来,我们热烈地欢迎您!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不但领略了优美的内蒙古风光,而且能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色告诉内蒙古的小朋友。当你们走进蒙古包的时候,你们会觉得,内蒙古草原不但景美,人的心灵更美,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4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第5篇
第五单元备课《草原》、《珍珠鸟》、《零点降生的女孩》、《母爱》及练习五。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学生可从课文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随作家代表团去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感受到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地辽阔,有很多的牛羊,草原很大很美很绿等。)
2、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
1、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请看画面。(出示课件迎客画面)下面大家自己读书希望能做到边看边想边划出你感受或体会最深的句子,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
说说你的收获吧。懂得几十里外迎接、骑马带路是蒙古人的特点,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
从“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立刻扭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车左右与前面引路”等地方体会主人的热情礼重。
⑴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⑵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
这些比喻的特点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建议大家把它背熟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课文又是怎样写我们的亲切相见、主人热情款待及蒙汉同胞联欢的呢?同学们,书要自己读,以下几部分内容让大家自主学习。怎么学?让我们看看刚才是怎么学的呢?
同学们可选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学习,喜欢一个人静静看的就自个儿学,喜欢跟同学共同研究的同学可几个人商量好学习内容,自主组合一个小组。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就互相讨论,学完一部分内容弄懂后再去学习另一部分。
(在汇报介绍过程中随机出示有关课文片段,以幻灯画笔指导,在学习热情款待部分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
从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等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招待我们,干部老翁这些有地位的人给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给我们唱歌,小伙子给我们表演赛马踤跤等,饭后进行一系列的联欢活动可见主人的热情好客豪爽 。
播放《草原迎宾曲》──听了这首歌,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5、师: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如果说草原美景是自然美,那么蒙古族同胞对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这样热情而不辞劳苦远道迎接,这般的盛情款待,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
人情美,从中可看出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
自然美人情美,这一切都是辽阔美丽的草原所赋予的,这也就是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心声?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是啊,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1、课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然而,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这里老师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我们来看看,也许从这些图片中你也可以想像出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出示)看了这些图片你心里想说些什么?
2、让学生现场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广告词),喜欢哪一部分就设计哪一部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请到我们草原来 ,草原之花永盛开大草原,乳飘香,人情美,客常在草原大,草原美,草原的牛羊肥。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聆听一首草原的赞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好吗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6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我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这是哪里呀?(板书: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
师:自由地、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你对草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一会儿把你感受最深、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点拨,指导朗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分享经验,指导朗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借助经验,唤起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以读代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成长励志演讲稿6篇
成长励志演讲稿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欢迎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激励和启迪人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无论...
查看剩余 74% 成长励志演讲稿6篇
2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6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还能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个人总结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
查看剩余 84% 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6篇
3工厂实习总结3篇
这是一篇关于工厂实习总结的文章,通过实习中的经历和反思,分享关于工作、团队协作以及个人成长的体验与感悟。...
查看剩余 87% 工厂实习总结3篇
4中班下教案7篇
本篇文章介绍了中班下教案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等。这些教案将帮助中班教师们更好地教学,提高幼儿的...
查看剩余 90% 中班下教案7篇
5实习个人总结14篇
本文主题为实习个人总结,探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通过总结与反思,希望对读者有所启...
查看剩余 81% 实习个人总结14篇